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7篇
  免费   867篇
  国内免费   7130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422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439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道路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寻找高效的微生物资源用于环境修复已迫在眉睫。【目的】从乌鲁木齐市道路林带土壤中筛选抗重金属菌株,并对其重金属去除能力进行探究。【方法】使用含5种重金属离子(铅、镉、锌、铜、镍)的4种培养基进行抗性菌株筛选,通过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鉴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OES)检测分离株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情况。【结果】4种分离培养基中,TSA是抗重金属菌株筛选的最适培养基,共筛选出16株抗重金属菌,其中4株抗Pb菌、4株抗Cd菌、4株抗Zn菌、3株抗Cu菌和1株抗Ni菌,其抗性分别高达3 000、800、600、300和400mg/L,16株菌中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数量最多。在初始浓度为700mg/L Pb2+下,菌株Pb6的去除率高达92.48%,菌株Pb11、Pb3和Pb9的去除率分别为27.70%、40.37%和58.88%;在200mg/L Cd2+...  相似文献   
92.
台萃  张薇  许杰  欧一新  罗倩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7):3058-3072
【背景】由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泛用和滥用,致使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耐药株与日俱增,产碳青霉烯酶是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目前对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耐药株的检测方法存在费时费力、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等问题。【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的双重芯片式数字PCR方法。【方法】依据肺炎克雷伯菌的特有基因yhaI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KPC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确定双重芯片式数字PCR同时对yhaIblaKPC两个基因核酸浓度绝对定量的检测范围、检出限和最佳实验体系,并进行方法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分析及临床菌株的检测。【结果】双重芯片式数字PCR检测灵敏度比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提高了约1.5个数量级,在两基因同时检出的情况下,最低检出限分别为3.74 copies/μL (yhaI基因)和1.93 copies/μL (blaKPC基因);优化后的双重芯片式数字PCR对参考菌株检测特异性的结果与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利用优化后的双重芯片式数字PCR方法共检测58株临床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3株,属肺炎克雷伯菌且含有blaKPC基因的菌株13株,这与质谱及耐药谱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利用双重芯片式数字PCR技术建立了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绝对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检测具有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核酸检测和定量分析,也为产其他类型碳青霉烯酶的病原菌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3.
高原鼢鼠土丘对矮嵩草草甸植被演替及土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4.
生物医药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多肽类药物因其生物学活性高、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在肿瘤治疗、细胞活性模拟、抗体检测等领域展开广泛应用,多肽的检测分析也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传统的色谱法、溶剂沉淀法、离心超滤法和固相萃取法对多肽能够展现富集效果,但富集的效率往往不够理想。近年来,以有机框架材料为代表的纳米材料,在气体吸附、荧光、传感和催化等领域展开了广泛应用。有机框架材料凭借着独特的结构尺寸,成为了一类理想的生物吸附剂。由于其具有表面可修饰性,能够大大提高对多肽的富集效率。本文着重介绍近5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organic frameworks,COFs)在多肽富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集约高产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动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约高产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动态初探崔玉亭,韩纯儒(北京农业大学,100094)DynamicsofSoilOrganicMatter(SOM)intheProcessofAgriculturalIntensification¥.CuiYuting;HanChunru(Bei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100094).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2):37—38.Inthispaper,thebalanceofsoilorganicmatter(SOM)intheprocessofagriculturalintensificationinChangzhouregionisstudiedandamedium-andlong-termpredictionofitsdynamicsismade。There-sultsshowthatduringthisprocess,thebalanceofSOMisgettingbetter,andafteramediumorlongpe-riod(e.g,10—20yeats),theSOMcontentcangett  相似文献   
96.
浸润垄作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浸润垄作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魏朝富,高明,车福才,邓春(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重庆630716)AStudyonInfiltrated-RidgedPaddySoilEcosystem¥.WeiChaofu;GaoMing,CheFuchai;DengChun(SouthwestAgriculluralUniversity,).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3):26-30;Thispaperdealswichaninfiltrated-ridgedpaddysoilecosystemwhichisconstructedbyridgingandcon-tinuousfurrowinfiItratiOnirrigation,ComparingwithlevelinfiItratedpaddysoilecosystem,thisecosys-temhascoexistedgas-liquid,gas-solidandliquid-solidinterfaces,enlargessoilsurfaceby38%andincreasescuItivatedlayerby5-10cm.  相似文献   
97.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根系的研究李振问,杨玉盛,吴擢溪,赖仕嶂(福建林学院,南平353001)(福建尤溪县林业科学研究所,365200)RootSystemofMixedStandofChineseFirandHomana ¥LiZhenwen;YangYusheng(FujianForestryCollege,Nanping353001),WuZhouxi;LaiShizhang(ForestryResearchInstituteofYouxiCounty,Fu-jianProvince365200).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1):20-24。Therootsystemofa6-yearmixedstandofChinesefirandHomanaisstudiedby"soilcolumn"and"standardsampletree"methods.Thefineroot(lessthan2mmindiameter)biomassofindividualtreeofChinesefirinmixedstandis14.5%higherthaninpurestand,w  相似文献   
98.
黄土高原的土壤水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土高原的土壤水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韩仕峰,黄旭(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RelationshipBetweenSoilWaterUtilizationand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eLoessPlateau¥HanShifeng;HuangXu(NorthwesternInstituteofSoilandWaterConsereation,AcademiaSinica,Yangling,ShaanxiProvince712100).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1):25-28。It'sconsideredbytheauthorsthattherearethreekindsofproblemsinutilizationofsoilwaterresourcesintheLoessPlateau:1.formationofadefinitethicknessofdrysoillayerduetointensivewaterabsorp-tionand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99.
为明确植物的用水策略及适应性机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4个放牧梯度,其载畜率分别为每1 hm^(2)每年0、0.93、1.82和2.71个羊单位的放牧强度,调查建群种短花针茅的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的理化性状,并且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法和红外光合仪法对短花针茅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定,旨在阐明短花针茅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响应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放牧对短花针茅盖度、密度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显著;随着载畜率的增大,有利于短花针茅的扩散使其分布面积增加,且在中度放牧条件下尤为明显。(2)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土壤速效钾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对土壤全碳含量和pH无显著影响,说明适度放牧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促进土壤氮含量的积累,但放牧会导致土壤速效钾减少。(3)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短花针茅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 l)呈现“V”形变化趋势,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 t)与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 i)总体呈降低的变化趋势。(4)相关分析显示,放牧强度与短花针茅密度、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全氮含量与有机碳、pH、WUE 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WUE t与WUE 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短花针茅内在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重度放牧导致短花针茅株丛破碎化,增加了种群的扩散面积,是短花针茅长期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直接原因;短花针茅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可能是由其内在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以‘丹红’杨(美洲黑杨)和‘通辽1号’杨(小叶杨)为材料,在田间进行施氮肥和不施氮肥处理,分析2个杨树品种的生长性状、碳氮相关代谢物和发育木质部转录组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杨树品种氮肥利用的生理机制,为杨树的氮高效利用遗传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的总生物量在施氮处理后分别比不施氮处理提高了1.69倍和1.10倍;‘丹红’杨的总生物量在施氮肥和不施氮肥条件下分别是‘通辽1号’杨的13倍和10倍。(2)施氮处理显著抑制‘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树皮和木质部中总氮和多种水解氨基酸的含量,但是没有明显影响木质部的总碳、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3)施氮处理显著影响了2个杨树品种发育木质部碳固定、糖代谢、氨基酸合成等碳氮代谢途径的基因的高表达,从而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积累。研究发现,施氮处理可以显著促进杨树发育木质部碳氮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高表达,从而促进了杨树生物量的积累和生长;‘丹红’杨的木材产量在不同的氮素环境下都远远高于‘通辽1号’杨,更加适合人工林的大面积推广和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