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3篇
  免费   1122篇
  国内免费   7820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463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445篇
  2017年   461篇
  2016年   475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605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65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01.
本文报导了根霉属(Rhizopus) 9个菌株天然态及解聚态可溶性蛋白、酯酶同工酶、葡萄糖淀粉酶和SOD电泳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图谱和酯酶同工酶谱能显示五种已知供试菌种间的差异,尤其酯酶同工酶谱还能显示米根霉两个供试菌株之间的微小差异。经综合分析全部试验结果后得出的系统树图显示了9个供试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为未知菌株F1(BR12)和Q303提供了鉴定和命名依据。文中首次报导了根霉的SOD同工酶,并对蛋白质和酶电泳图谱用于根霉分类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2.
茶叶中硒素总量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含硒量的高低是直接影响茶叶中硒的总量。茶树根、茎、叶、果中均有硒元素,叶片是茶硒积累的主要器官,尤其是老叶,其含量是嫩叶的几倍.茶树品种间含量的差异显著,最大差异达10倍以上.毛茶加工的成品茶含硒量受加工技术措施影响较大,其不同等级的含硒量与级别没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安徽霍山三种石斛与其栽培土壤中15种微量元素分布状况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其关联序为γ_根>γ_叶>γ_茎;γ_(-年茎)≈γ_(二年茎)≈γ_(三年茎);γ_(霍斛)>γ_(铁斛)>γ_(铜斛).可见霍山石斛与其栽培土壤间的微量元素相关性比其它石斛强,因而可通过增施微肥的办法来提高霍山石解中某些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4.
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猕猴的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跟踪观察法对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猕猴种群的食性及其与植被类型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猕猴主要选择季雨林或次生季雨林为其觅食场所,栖息地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种类直接影响其食性,猕猴对植物各部位的采食频度随植物生长期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上5种作物品种根际微生态环境中Fe、Mn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交换态Fe(EX-Fe)、碳酸盐结合态Fe(CARB-Fe)、无定形氧化铁(AO-Fe)和交换态Mn(E-Mn)、碳酸盐结合态Mn(CARB-Mn)在根际土壤中都呈现明显的累积.各品种根际中的累积量有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黄潮土上植株含Fe量、吸Fe量与根际土壤AO-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际有效态Fe累积不仅是根际pH作用的结果,与根系分泌物对难溶性Fe活化有关.根际有效态Mn累积则受到根际土壤E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有机络合态Cr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污染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7.
不同树种混交林及其纯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1,他引:30  
对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针阔混交林比针叶树纯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要好,它使土壤总孔隙度增加2—19%,水分含量增加6—31%,枯枝落叶年凋落量增加2—200%;土壤养分含量全N、NH4-N、代换性Ca、代换性Mg和腐殖质含量分别增加45—75%、33—82%、55—85%、44—84%和37—46%.  相似文献   
108.
热带—亚热带林林中猕猴的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9.
杉木连栽土壤对其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在会同林区采用3种不同连栽杉木次数的土壤,进行杉木幼树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连栽不利其幼树生长.连裁使幼树高生长下降37—40%,基径下降19—28%,冠幅下降21—29%,总生物量减少45—50%.杉木连栽还造成土壤养分递减,即腐殖质减少7—28%,速效养分下降23—28%,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也大大降低.因此,杉木纯林连栽经营方式应尽快改变.  相似文献   
110.
为在PrinceRupert林区的“亚北方”部分建立生态立地质量与森林生产力的联系,对从93个小杆松林分和77个白云杉林分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所研究的林分处于两个气候状况、8个土壤水分状况以及5个土壤养分状况.这些气候、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被视为等级变量用于林地分类和回归分析.小杆松和白云杉的立地指数随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变化而变化,但不依赖于气候变化.与土壤水分相关的变化格局对两个种来说很相似,但与土壤养分相关的变化格局则全然不同.在所建立的5类回归模型中,土壤小区模型对于两个种都显示出立地指数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具有很强的相互关系(R2>0.80,SEE≤1.6m).可以认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等级度量在大范围内可作为小杆松和白云杉立地指数的预测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