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芥菜型油菜抗虫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株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带有1 ~2 m m 子叶柄的芥菜型油菜子叶经农杆菌感染后,培养在附加10 ~20 mg/ L卡那霉素的 M S 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转化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卡那霉素抗性苗相继在含30 ~50 m g/ L 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再转移到含20 mg/ L 卡那霉素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以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为探针,进行 Southern blot 分子杂交,得到阳性结果。 P C R 分析也证明外源基因整合到油菜基因组并稳定传递到后代。转基因植株的抗虫性和卡那霉素抗性在自交后代中得到保持,筛选得到纯合的转基因植株后代株系  相似文献   
52.
遗传工程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最近取得的一个进展是转移基因到类谷中,表达了对昆虫抗性;另一个进展是植物次生代谢的基因操作。本期刊载两篇论文,详细报导了这两方面的重要成果,并闸述了目前迅速发展的状况。 蒙山都公司的David Fischhoff和他的同事们介绍了一种细菌杀虫基因在作物中得到表达: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a thuringiensis var、kurstaki)基因在西红柿中表达后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53.
菜缢管蚜、棉铃虫对杀虫混剂及其单剂的抗性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阈性状分析法,估算了菜缢管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uer)对菊马混剂及其单剂、棉铃虫对灭铃威混剂及其单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抗性风险和混剂延缓抗性的作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菜缢管蚜和棉铃虫对混剂的现实抗性遗传力均明显小于各单剂,依次为: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有机磷>混剂。混剂的使用寿命大于组成其各个单剂的使用寿命之和,抗性风险依次为:拟除虫菊脂>氨基甲酸酯>有机磷>混剂。菊马混剂对菜缢管蚜和棉铃虫,灭铃威混剂对棉铃虫均有延缓抗性发展的作用。灭铃威对棉铃虫抗性发展的延缓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54.
程萍  王清锋  喻子牛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2):130-134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是一种G+土壤杆菌,其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生物杀虫剂,是因为它能在细胞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效的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Proteins, ICPs...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两个分离株(SeMNPV-M,SeMNPV-Z)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对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的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病毒生物测定结果显示,SeNPV-M和SeNPV-Z感染三龄幼虫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195.8 PIBs/克饲料和242.4 PIBs/克饲料.使用6000PIB/克饲料的病毒剂量感染三龄幼虫,其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3.50d和3.68d.甜菜夜蛾病毒杀虫悬浮剂已在工厂生产,田问实验结果表明,甜菜夜蛾病毒杀虫悬浮剂可有效控制目标害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56.
多裂骆驼蓬提取液的抑菌杀虫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裂骆驼蓬(Peganum multisectum Bobr)系蒺藜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的乙醇提取物对供试的3种植物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对小麦锈菌抑制活性最显著,其孢子的校正抑制率达78%。对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发现对桃粉蚜(Appeug schwartzi Borner)、桃蚜(Myzus persicae)、麦二叉蚜(Schizaphis gay-minun Rondin)有明显的触杀活性。  相似文献   
57.
美人蕉对水体三唑磷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唑磷(O,O-二乙基-O-(1-苯基-1,2,4-三唑-3-基)硫代磷酸酯, C12H1 6N3O3PS,TAP)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低残留等特点,逐步取代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高毒农药,成为我国使用较多的新型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58.
小果博落回中2种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a)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2种活性成分,经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二氢血根碱和二氢白屈菜红碱。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试了2种化合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拒食及毒杀活性。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对粘虫3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拒食活性,48 h的拒食AFC50分别为0.168和0.231 mg.mL-1,同时,二氢血根碱对粘虫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96 h的LC50为0.085 mg.mL-1。分析认为二氢血根碱可能是小果博落回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59.
雷公藤的杀虫作用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li Hook)是我国著名的杀虫植物。文章对雷公藤的杀虫活性、主要有效成分、作用机理及田间药效4个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雷公藤对多种昆虫有毒杀、拒食、麻醉、生长发育抑制和种群抑制作用;雷公藤定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春碱、雷公藤吉碱、雷公藤嗪碱、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是其主要杀虫活性成分;雷公藤生物碱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和中肠肠壁细胞,Na+,K+-ATP酶可能是雷公藤甲素的靶标之一;雷公藤还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最后,对雷公藤作为杀虫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
《昆虫知识》2009,(3):332-332
多杀菌素(spinosad)是一种土壤放线菌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因其具有低毒、低残留、对天敌昆虫安全但对多种重要害虫高杀虫活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多种害虫的防治。目前,在亚致死剂量下多杀菌素对重要害虫棉铃虫的作用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