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对14例慢性高山病(CMS)患者的低氧肺泡通气不足的发病机理和肺功能作了研究。与对照组比较,CMS组的PETCO2高,VT低,低氧通气反应(HVR)A值低;吸入高浓度O2后,CMS已降低的HVR。CMS的FEV1/VC比值降低并加重动脉低氧血症。结果表明:周围性HVR降低和中枢性低氧通气抑制是引起高原低氧肺泡通气不足的因素。而肺泡通气不足与阻塞性肺疾病是导致CMS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2.
针对笼式通气搅拌生物反应器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可信的测量丝网内外液体交换速率的实验方法,根据此方法,在CellCul-20 A生物反应器中得出了通过丝网的液体交换速率关联式: 单层丝网:Qs=1.93×1O-5N1.81+1.13×10-4UG0.61(Ⅰ) 双层丝网:Qs=3.42×10-5N1.49+1.46×10-4UG 0.68 (Ⅱ)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台适的深层通气的氧传递模型,得到: 1- 1- 1- (KLa)d.Vc Qs + Vb.[(KLa)b-(KLa)d](Ⅲ)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增大丝网内的液体体积和提高丝网内的氧传递速率,可以有效地提高反应器的体积氧传递系数。  相似文献   
473.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mechanosensitive channels,MSCs)是一类分布于各种细胞膜上可将细胞受到的机械刺激转化为电信号或化学信号的特殊膜蛋白。由于机械敏感通道所具有的特性,使其成为超声调控的重要潜在靶点。超声由于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聚焦效果,并且理论上可实现无创条件下的全脑范围定位,具有用于进行物理性神经调制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离子通道被鉴定出具有机械敏感特性,但其中有明确报道可以被超声激活的依然数量较少。此外,现阶段超声激励下机械敏感通道的开放过程和机制仍未被阐明。本文着重介绍了大电导机械敏感通道、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退化蛋白/上皮钠通道、双孔钾通道和Piezo通道等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在超声神经调制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为未来超声神经调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4.
观察了高频双向喷射通气(HFTJV)时反喷驱动压和通气频率对麻醉犬CO_2排除效能的影响以及潮气量(V_T)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通气频率、正喷驱动压及吸/呼比均相同时,HFTJV时的Paco_2,V_T及FRC较高频喷射通气(HFJV)时均显著降低(P<0.05),Vco_2及pH均显著升高(P<0.01),而Pao_2和气道压则无明显改变。当HFTJV的反喷驱动压从2.06,4.31增加到6.57kPa/kg时,Paco_2,Vco_2,Pao_2,V_T及FRC等均无明显改变。无论在HFJV或HFTJV时,当通气频率从60,100增加到200次/min时,Paco_2均随之升高,并与V_T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HFTJV较HFJV具有更强的CO_2排除作用,HFTJV时的CO_2排除主要受潮气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5.
急性低氧下兔结合臂旁核灌流液中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室既往的研究工作表明结合臂旁核可能参与了由内啡肽介导的低氧呼吸抑制机制。本实验在麻醉、自然呼吸的去除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兔上,用核团推挽灌流和放射免疫方法,观察到低氧通气抑制的同时,NPB区推挽灌流液中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并与每分通气量和动脉氧分压之间存在指数负相关,进一步证实低氧下弓状核释放出的β-内啡肽作用于NPB而导致呼吸抑制的假设。  相似文献   
476.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热休克蛋白70(HSP-70)、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睡眠结构参数的相关性以及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OSAHS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将OSAHS患者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54例、重度组3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其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71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26分,51例)。检测血清NPY、HSP-70、GABA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NPY、HSP-70、GABA与OSAHS患者睡眠结构参数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重度组血清NPY、HSP-70水平、快波睡眠次数、入睡后觉醒次数、快波睡眠百分比高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血清GABA水平、慢波睡眠次数、慢波睡眠百分比低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OSAHS患者血清NPY、HSP-70水平与快波睡眠次数、入睡后觉醒次数、快波睡眠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与慢波睡眠次数、慢波睡眠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血清GABA水平与快波睡眠次数、入睡后觉醒次数、快波睡眠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与慢波睡眠次数、慢波睡眠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重度OSAHS、入睡后觉醒次数增加、NPY(升高)、HSP-70(升高)是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GABA(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NPY、HSP -70水平升高,GABA水平下降与OSAHS患者睡眠结构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有关,检测血清NPY、HSP-70、GABA可以辅助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77.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针刺疗法联合治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膈肌功能及炎症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46例)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46例)。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膈肌功能、炎症免疫指标及胃肠功能,同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撤机前氧合指数(OI)、pH、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撤机前右侧膈肌呼气末厚度(Tdi-ee)、吸气末厚度(Tdi-ei)、膈肌增厚分数(TFdi)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撤机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低于对照组,CD4+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撤机前胃肠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膈肌功能、炎症免疫指标中的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478.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机械通气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果及对远期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急诊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重型颅脑损伤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损伤后立即给予机械通气,并采取常规液体复苏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损伤后立即给予机械通气,并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急救治疗前与急救治疗后1 h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急救治疗前与急救治疗后1 d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乳酸、肌酸激酶(CK)相关生化指标表达水平,最后分别在患者苏醒时、术后3 d、6 d、10 d检测两组患者S100B蛋白与褪黑素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说话时间、总输液量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SpO2水平降低,观察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PaCO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乳酸、CK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K水平升高,观察组无明显变化,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BUN、Scr、乳酸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S100B 蛋白、褪黑素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 d、6 d、10 d S100B 蛋白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3 d、6 d、10 d褪黑素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机械通气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提升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且能够及时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相关血气指标水平,减轻对患者心功能、肾功能带来的损伤,同时能够降低对患者神经功能产生的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479.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时机,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治疗的161例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气管插管时间分为早期组(n=89)和延期组(n=72),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28 d内病死率(预后)。根据预后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29)和存活组(n=13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早期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延期组(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下降,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升高,且早期组变化程度大于延期组(P<0.05)。延期组28 d内病死率为15/72(20.83%)。早期组28 d内病死率为14/89(15.73%),两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对比无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与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年龄、PaCO2、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pH值、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B型尿钠肽有关(P<0.05)。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PaCO2偏高、年龄偏大、Hb偏低、pH值偏低、D-D偏高(P<0.05)。结论: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早期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血气分析,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PaCO2偏高、年龄偏大、Hb偏低、pH值偏低、D-D偏高均是导致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0.
《昆虫知识》2007,44(1):104-104
研究人员发现了桑蚕丝和蜘蛛丝在流动行为方面的显相似性,这一最新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006年11月号的《自然—材料学》上。新发现令人惊讶,因为这些自然丝质产品历经岁月的演化拥有不同功能,它们的蛋白质组成和机械特性截然相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