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吐鲁番-哈密盆地早二叠世晚期植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次记述了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早二叠世晚期植物11属13种(包括4新种和4未定种),这是一个以科达类及其相关属为主的安加拉植物群。典型的安加拉植物Vojnovskya属的发现,不但在时代的判定上,而且在植物地理区划上都具重要意义。文中还对这一植物群的特征和时代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2.
本文记述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出自山西省榆次市东赵乡大发村附近潇河Ⅱ级阶地砂砾堆积中。石制品有刮削器、端刮器、凹缺刮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钻、刮削器—凹缺刮器和石钻—端刮器等。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63.
河北迁安县爪村地点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记述了河北迁安县爪村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发现的21件石制品。通过对1958年发现的标本的研究和1973年的野外工作,对1958年发现的7件石质标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肯定其人工性质;在1973年,在该地点还找到一些新的石制品。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依陈铁梅等用同层出土的牛化石(1973年采)做铀系法年代测定,其年代为距今4.8±0.2万年或4.4土0.2万年。  相似文献   
64.
王建 《人类学学报》1986,5(2):172-178
山西下川遗址和丁村遗址群7701地点均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细石器。前者也于下川富益河圪梁第二级阶地上部;后者位于汾河第二级阶地底部。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7701地点比下川稍早。 本文根据地貌、地层和所含的文化遗物,结合碳-14测据,与安志敏先生在《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中对下川、丁村提出的异议,进行了讨论,认为两遗址的时代与性质依然可信无疑。  相似文献   
65.
泥河湾盆地内发现了众多以精致楔形细石核为特色的细石器遗址。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对此类石制品组合进行了技术、类型等方面的研究,但其石料来源、石料是否经过热处理等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本文开展了盆地内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常用原料火山角砾岩的调查和热处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泥河湾盆地六棱山基岩中的火山角砾岩,直接使用时,难以满足楔形细石核压制剥片对原料品质的要求;经过600°C的热处理后,其抗力性降低、延展性提高,剥片性能显著提高,可很好地进行楔形细石核的系统压制剥片。基于实验观察,同时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下卜庄遗址的相关材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了石料热处理行为的线索。对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开展系统的石料热处理研究,有望揭示盆地内古人类对石料热处理的复杂行为。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人骨形成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过表达BMP9基因的腺病毒(AdBMP9)感染BIU-87细胞,采用定量PCR检测BMP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MP9蛋白及BMP9下游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MTT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BIU-87细胞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 TM小室迁移实验检测BIU-87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感染AdBMP9后,BIU-87细胞中BMP9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显著增加;过表达BMP9后,BIU-87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MP9可明显激活AKT信号通路。结论:高表达BMP9可能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促进人膀胱癌BIU-8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67.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牙齿磨耗与使用痕迹,牙齿崩裂与古人类及古代人群食物质地、获取与制作食物方式、某些行为活动、生活习俗密切相关。然而,迄今对人类牙齿崩裂的关注程度及开展的研究还不多,尤其缺乏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崩裂出现率和表现特点方面的数据。本文对发现于贵州兴义猫猫洞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釉质崩裂痕迹大小、出现率、表现特点进行了观测分析。研究发现,附连在3件猫猫洞人类下颌骨上的牙齿具有明显的釉质崩裂现象,出现率与生活环境恶劣的狩猎-采集人群接近。值得注意的是猫猫洞人类牙齿釉质崩裂出现在几乎所有臼齿的咬合面边缘。作者认为出现在猫猫洞人类臼齿的釉质崩裂是由于强力咀嚼和研磨坚硬食物所致,推测当时人类的食物粗糙,坚硬,富含颗粒(如坚果、种子等)。在猫猫洞下颌骨上观察到的波及几乎全部牙齿的牙周病也为猫猫洞人类严酷生活环境和粗糙食物的推测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此外,几乎所有具有釉质崩裂的臼齿都呈现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的釉质崩裂痕迹的表现特点提示猫猫洞人类长时间大量食用这种粗糙、坚硬食物。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膀胱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5年2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膀胱癌患者66例纳入本次研究,为膀胱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6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记为膀胱炎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5例记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不同类型和临床分期的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分析IL-2、IFN-γ及TNF-α水平与其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组的IL-2和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膀胱炎组和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膀胱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类型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4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Tis~T1者,TNF-α水平明显高于Tis~T1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与其临床分期均呈负相关(P0.05),TNF-α与其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与其病理类型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L-2、IFN-γ在膀胱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下降,而TNF-α表达明显上升,且患者的上述三种指标与其临床分期有关,但与其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FOLFIRI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健脾益气解毒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疾病控制率、CD4~+以及CD4~+/CD8~+、KP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侯评分及脾虚证候评分、白细胞减少、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肝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解毒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采用埃克替尼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角蛋白21-1(Cyfre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DF)、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yfre21-1、SCCA、CD8~+、LI-8、TNF-α、MMP-2及MMP-9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K、CD4~+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肯定,可下调血清VEGF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