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四川盆地南部重庆合川炭坝剖面须家河组中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共计73属150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孢子41属89种,裸子植物花粉29属56种,苔藓植物孢子1属3种,藻类化石2属2种。建立一个孢粉组合,命名为Dictyophyllidites-Lunzisporites-Chasmatosporites组合(简称DLC组合),并进一步分为下亚组合和上亚组合。根据孢粉组合内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代延限及与国内外有关孢粉组合的对比,确定其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晚期,相当于诺利期—瑞替期(Norian—Rhaetian),并且倾向于瑞替期(Rhaetian)。  相似文献   
82.
记述了新疆玛纳斯古近纪安集海河组发现的鲤科(Cyprinidae)一新属、种——刘氏天山鱼(Tianshanicus liui gen.et sp.nov.)。新属具有臀鳍分叉鳍条多于7根、体长形稍侧扁、口端位、下咽齿近锥形而齿尖前后略侧扁、背鳍和臀鳍均无硬棘、背鳍起点略在腹鳍起点之后以及尾鳍深分叉等特征,表明它应属于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 sensu Cavender & Coburn,1992)。然而,它又具有额骨前宽后窄、顶骨长方形、膜质蝶耳骨很大、齿骨冠状突较低、鳃盖骨近长方形等特征而有别于本亚科中其他属。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特征却见诸于现生的胭脂鱼类Myxocyprinus中,这将对研究雅罗鱼类的起源很有意义。根据鱼化石和哺乳化石的证据,认为含鱼层的时代为晚始新世。  相似文献   
83.
<正>本专辑起因于200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新近纪陆生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和年代学"研讨会。作为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一个研究亚洲的古哺乳动物学家和地层学家的聚会(图1),这次会议还同时庆贺了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成立80周年。作为对目前亚洲新近纪哺乳动物年代学的一  相似文献   
84.
河南西峡盆地晚白垩世含恐龙蛋地层中的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西峡盆地含恐龙蛋地层高沟组、马家村组和寺沟组共发现介形类13属(亚属)20种,其中高沟组和寺沟组的介形类为首次报道.文章重点讨论了介形类Talicyridea动物群,其中Talicypridea,Altanicypris,Ruficypris和Lunicypris属的地质历程均限于晚白垩世.依据Talicyprid...  相似文献   
85.
西藏台错TT-1剖面厚369 cm,为一套碳酸盐粘土和粘土碳酸盐沉积,地层测年为41.4-4.5 ka,含丰富的轮藻化石,分属于11个轮藻植物群,群落所在地层的碳酸盐和钙质含量分别为80%和33%.从老到新(剖面自下而上):①41.4-26.64 ka(369-319 cm),处于末次冰期间冰阶MIS3a暖期,湖区气候...  相似文献   
86.
美洲化石小览菲尔德自然博物馆中的超级巨星是位陈列于中庭的暴龙——苏,威猛的它在二楼还有一家专门的纪念品商店。暴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恐龙,在距今6500万-67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它们是北美西部地区的霸主。  相似文献   
87.
记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4种跳鼠(Dipodidae,Rodentia)化石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描述了陕西蓝田晚中新世早期灞河组的4属4种跳鼠:蓝田原跳鼠(新种)(Protalacta- ga lantianensis sp.nov.)、副跳鼠(未定种)(Paralactaga sp.)、原始三趾心颅跳鼠(新种)(Sal- pingotus primitivus sp.nov.)和小五趾心颅跳鼠(新种)(Cardiocranius pusillus sp.nov.)。蓝田原跳鼠兼有原跳鼠和副跳鼠的特征,可能是原跳鼠向副跳鼠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类型。副跳鼠和原始三趾心颅跳鼠及小五趾心颅跳鼠分别代表了副跳鼠属在中国的最早记录和心颅跳鼠亚科(Cardiocraniinae)在地史上的首次出现。4种跳鼠指示了蓝田地区当时的自然环境可能比现代更加干旱。  相似文献   
88.
任东 《昆虫知识》2006,43(1):138-138
本期封面化石照片为美丽花网翅虻 Florinemestrius pulcherrimus Ren,1998,隶属于双翅目短角亚目网翅虻科,采自中国辽宁省北票市晚侏罗世义县组地层。虫体保存十分完整,小仅翅脉、足、腹部清晰可见,口器以及虫体的细毛均保存良好。在辽西义县地层中还有夫量该科的化石,分别归于2属3种。  相似文献   
89.
灌溉对孕穗期冬小麦农田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卫东  成林 《生态学杂志》2012,31(7):1701-1706
灌溉是抵御和减轻冬小麦晚霜冻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针对黄淮地区2010年4月的一次强降温过程,通过郑州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灌溉防霜试验,对比分析了冬小麦孕穗期田间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特征。结果表明:在外界环境温度下降时,灌溉可以提高田间最低气温0.1~0.6℃,增温效应主要集中在地上5cm处,灌溉可减少气温≤0℃的持续时间1~2h;对土壤温度的影响随着深度而存在差异,0cm土壤温度以增加为主,5~20cm土壤以降温效应为主;灌溉减小了气温和0~5cm土壤温度的变异系数和平均相对变率,而增大了10~20cm土壤温度的变异系数和相对变率;灌溉引起的温度差异只在15和20cm土壤处比较显著,其余各层温度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
描述原蝎蛉科化石1新种,优秀云状原蝎蛉Typhothauma excelsa sp.nov.。对新种与模式种做了比较。化石标本采自辽宁省北票市炒米甸村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模式标本保存于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