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导读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2):395-398
得益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生命科学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许多重要农作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公布,如何快速高效地评估验证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是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应用的关键.自1943年德国植物学家Friedrich Laibach首次提出将十字花科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作为模式植物以来[1],全球科研团队先后对这一物种展开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并逐步积累建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基因组数据库(The Arabidopsis Information Resource,TAIR).  相似文献   
22.
梁畴芬   《广西植物》1993,(2):196-196
<正> 从学校毕业出来参加工作,做上专业性很强的研究工作。在学校学过的课程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用得上的就有限了。这样说,并不等于否定许多学科的作用。所学的课程再多,也都是增加我的科学知识,训练我的科学头脑的基础,都不是白学。但在诸多的课程中,总有一些是与我现在从事的工作有直接的关系或关系密切一些的课程。从实事求是而言,除了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学拉丁语两门有直接关系之外,关系比较密切一些的课程,要数普通植物学一门了。不论是在植物分类研究中,或在植物区系学、植物群落学、植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银杏外种皮(Ginkgo biloba sarcotesta)与垂序商陆叶(Phytolacca americana leaf)提取物复配剂对小菜蛾及其主要危害对象十字花科植物幼苗的生理影响,本研究利用直接测量、显微解剖、分光光度法等多种方法测定了复配剂作用前后小菜蛾及十字花科代表性植物萝卜幼苗的生理变化。结果发现:复配剂处理下未被致死小菜蛾幼虫继续完成发育并化蛹结茧,但茧重及羽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配剂未致小菜蛾幼虫肠道出现明显形状、颜色、表观结构变化,但显著降低了幼虫体内神经传导、解毒、抗氧化相关的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复配剂对萝卜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有一定抑制效应,并引发幼苗体内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叶片电导率增加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先降后升)。结果提示,复配剂协同影响了小菜蛾幼虫体内神经、解毒、抗氧化多种生理机能,且复配剂毒性效应可持续小菜蛾整个生命阶段;其施用还诱发十字花科植物幼苗出现生长抑制及生理应激,因此在达到防治效果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复配剂的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24.
作物杂种后代基因型值和杂种优良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57,自引:4,他引:53  
本文提出了利用作物亲本和F1预测杂种后代基因型值和杂种优势的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运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双列杂交试验资料,用MINQUE(1)法估算方差分量以及预测遗传效应值。由加性和显笥效应预测值可进一步预测F1,F2,BC1,BC2,等不同世代的基因型值,在预测F1群体平均优势和 群丛超亲优势的基础上,可以推导出其它各世代的杂种优势。提出了预测杂种后代保持超亲优热世代数的简单公式,根据杂交组合F1群体平均优势和双亲相对遗传差异,便可预测该组合能的生产上直接利用的世代数。以棉花六个品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资料为例,分析了各组合F1和F2的 基因型值、超亲优势和保持5%超亲优势的世代数。  相似文献   
25.
我国从1991年开始引进美国高美施系列产品,在广东、山东、河北、陕西、山西、东北三省以及北京等地对几十种作物进行了多次试验和示范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深受各地生产单位和农户的欢迎.这里主要介绍北京地区的试验结果: 粮食作物北京的顺义、通县、朝阳等区县以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分别对小麦、大麦、玉米、水  相似文献   
26.
砂仁不同品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振兴  冯世鑫   《广西植物》1996,16(2):186-187
砂仁不同品种同工酶的研究何振兴,冯世鑫(广西药用植物园,南宁530023)同工酶是近代研究植物起源、分类、遗传变异和杂种优势的一种新科学方法。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遗传育种工作。本研究试图探讨砂仁不同品种同工酶的酶谱带特点,通过酶谱差...  相似文献   
27.
棉麦套作不同种植方式棉田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
N-(2-吡啶基)-N'-苯基脲(2PU),属苯基脲衍生物,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有关其合成和应用的研究未见报道。作者合成了2PU并进行了生物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PU对作物种子萌发时胚根、胚芽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根、芽生长与2PU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Y=a+bX+eX2+的数学模型。2PU对小麦根芽和赤豆根芽生长最佳浓度分别是0.001~0.0lppm、0.005~0.05ppm,对黄豆根生长以0.001~0.06ppm最佳。  相似文献   
29.
超低能重离子注入作物育种的原初物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原子核物理学观点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测量并举的方法对超级能(〈200kev)重离子(Z≥6)注入作物(小麦)种子进行诱变育种的原初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注入离子本身的射程,还是次级电子,自由基扩散,高温热穗,级联原子和冲击波等次级作用范围都无法触及表皮下面的胚细胞,但注入离子在麦胚内主要元素(C,N,O,S,P,K,Ca)上激发出的特征X-射线,在其强度减弱为原来的10^-3时  相似文献   
30.
旱地玉米农田棵间蒸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中子微区模拟装置测量旱地玉农田棵间蒸发,实验表明,本实验装置实用可行。晋西棵间蒸发量占降水量(510nm)的55%以上,棵间蒸发与蒸散的比值同时叶面积指数呈反相关,玉米产量与作物蒸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