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河南汝阳盆地上东沟组和郝岭组的腹足类主要由个体微小的Mesocochliopa,Scaevicochlea,Bithynia,Proauricula,Zaptychius,Physa,Gyraulus,Pseudarinia和口盖化石Reesidella multilaminate xiazhuangensis Pan and Zhu等组成,其中,Bithynia个体相对稍大,Gyraulus和口盖化石个体最为丰富。该腹足类动物群与北京西山的夏庄组,辽宁阜新的阜新组和内蒙古潮水盆地庙沟群的腹足类动物群很相似,应归入Mesocoshliopa cretacea-Zaptychius costatus-口盖化石Reesidella multilaminate xiazhuangensis Pan and Zhu种群中,其时代为早白垩世(Aptian—Albian期)。该腹足类动物群可能栖息于泥底而且水体很浅的河漫滩和河边水潭环境中。  相似文献   
72.
"雄性早现"(protandry)是指雄性相对于雌性更早进入繁殖状态或更早到达繁殖地的现象.该文针对候鸟的雄性比雌性在春季时更早到达繁殖地这一现象,介绍了雄性早现的6种假说,即等级优势(rank advantage)假说、敏感性(susceptibility)假说、限制性(constraint)假说、交配机会(mate opportunity)假说、等待代价(waiting cost)假说和配偶选择(mate choice)假说,并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证据阐述了上述假说对解释候鸟雄性早现的适用性.此外,对鸟类雄性早现未来研究中可能的热点问题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
刘庆国 《化石》2010,(1):62-64
化石名称:锯齿似剑齿虎 Homotherium crenatidens 化石描述:近乎完整的头骨(侧面暴露其发育的显著裂齿)和下颌骨 生活时代:早更新世(距今约200万年前) 化石产地:安徽省繁昌县  相似文献   
74.
早幼粒白血病蛋白核体(promyelocytic leukaemia nuclear bodies,PMLNBs)是哺乳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亚核结构,广泛参与如转录调节、基因组稳定性维持、抗病毒、细胞凋亡、肿瘤抑制等一系列的生物学事件.SUMO(smallubiquitinmodifier)修饰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领域中的研究热点,SUMO修饰对PML核体的形成与降解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的E3泛素连接酶RNF4(RING finger protein4),可促进依赖SUMO-2/3修饰的PML核体的泛素化连接,并且ATO(三氧化二砷)可加速其对PML核体的降解.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可完全应用于活细胞内PML核体和SUMO蛋白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精确互作.因此,更深入地研究PML核体形成和降解的机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重要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本文描述了产自华南贵州下奥陶统红花园组(桐梓红花园标准剖面,沿河甘溪剖面和贵阳黄花冲剖面)的四个镰箭类牙形刺种:Drepanoistodus sp.cf.nowlani,Paltodus sp.cf.P.subaequalis,Paltodus sp.A和Paroisto-dus sp.。D.sp.cf.nowlani为红花园组常见种,但另三种则相对稀少。在红花园组标准剖面,Paltodus sp.cf.P.subaequalis最低出现于该组底部,证实此层位为晚特马豆克期。文中详细图示了产于瑞典下奥陶统的两个带化石种:Paltodus deltifer和Paroistodus proteus,以及瑞典镰箭刺属的三个常见种:Drepanoistodus forceps,D.basiovalis和D.sp.cf.D.suberectus。通过与瑞典材料的详细对比,我们认为华南以前关于P.proteus和P.deltifer两种的记述多有误,须重新厘定。  相似文献   
76.
新疆塔里木拜城地区早白垩世舒善河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拜城卡普沙良河剖面下白垩统舒善河组发现的29属48种孢子花粉的研究,建立舒善河组自下而上的4个孢粉亚组合,分别为Classopollis-Cycadopites-Lygodioisporites-Biretisporites(CCLB)亚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Schizaeoisporites-Klukisporites(CDSK)亚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Par-visaccites-Lygodiumsporites(CDPL)亚组合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Pinuspollenites-Impardecispora(CDPI)亚组合。舒善河组孢粉植物群以松柏类掌鳞杉科植物占优势以及真蕨类海金沙科的繁盛为主要特征。该孢粉植物群与欧洲、亚洲、美洲和澳大利亚早白垩世尼欧克姆期孢粉植物群可以对比。根据孢粉学证据,舒善河组的时代属于尼欧克姆期或欧特里夫期至巴列姆期。  相似文献   
77.
辽宁铁岭盆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铁岭盆地白垩系发育,1990年以来辽河油田公司在该区钻探了3口参数井,并在下白垩统采获了较丰富的孢粉化石,建立了3个早白垩世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Cicatricosisporites-Concavissimisporites-Protoconiferus组合,Cicatricosisporites-Abdiverrucospora-Piceaepollenites组合以及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Laevigato-sporites-Tricolpopollenites组合,分别产自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本文叙述了组合特征,通过与国内外孢粉组合的对比及特征分子的时代分布,确立了本区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层序及地质时代。孢粉植物群反映了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78.
<正>新华社电美国《科学》杂志2014年12月18日公布了其评出的2014年十大科学突破,这是对全球科学研究每年一度的年终盘点,人造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被选为本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欧洲"罗塞塔"探测器在飞行10年约64亿公里后,2014年8月成功追上"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然后又于2014年11月释放着陆器"菲莱"登陆彗星表面。"‘菲莱’着陆是一个惊人壮举,它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科学》杂志  相似文献   
79.
编码核层蛋白A(lamin A)的LMNA基因突变导致法尼基化的核层蛋白A前体(prelamin A)不能被进一步加工成成熟的核层蛋白A,从而导致一种Hutchinson-Gilford早老症综合征(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HGPS)。一种更严重的早老症——限制性皮肤病(restrictive dermopathy,RD),是由于缺失核层蛋白A前体加工过程中的剪切酶ZMPSTE24引起的。ZMPSTE24的缺失阻止了法尼基化的核层蛋白A前体不能正常加工成为成熟的核层蛋白A,同时导致法尼基化的核层蛋白A前体的堆积。在HGPS和RD病人的成纤维细胞中,发现法尼基化的核层蛋白A前体都定位在核膜,从而影响细胞核膜的完整性,并导致细胞核形的异常,进而导致衰老。最近研究表明经过法尼基酰转移酶抑制剂(farnesyltransferase inhibitor,FTI)处理后的细胞的核形异常减少。同时,FTI能够改善HGPS和RD小鼠的早老症状。本文就核层蛋白A前体的法尼基化对衰老的影响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王世骐 《化石》2011,(3):2-6
最近,在中国临夏盆地大浪沟地点的早中新世地层中,出土了一件长着一对长牙的大家伙。大家不禁为这个发现欢欣鼓舞,因为即使没有经验的人也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件象类的头骨化石,而且保存得相当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