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该研究以疣壶藓尖叶变种(Gymnostomiella vernicosa var.acuminata)为实验材料,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观察并记录其芽胞产生及脱落过程,以揭示该分类群及相关类群的芽胞形成过程和机制,为疣壶藓尖叶变种的分类提供参考性特征指标,明确苔藓植物芽胞的进化和生态学意义。结果显示,疣壶藓尖叶变种的芽胞形成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1)茎表皮细胞的外切向壁局部向外隆起,外突的疣壶藓尖叶变种表皮细胞富含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2)芽胞起始细胞横向分裂,形成一个基细胞和一个顶细胞;基细胞经数次横向分裂,下部形成柄状结构,上部的细胞常呈喇叭形的“柄托”;顶细胞经多方向细胞分裂,形成椭球状至圆球状芽胞体,形成初期为富含叶绿体的厚壁细胞,成熟后叶绿体数目逐渐减少,最终变成深棕色至红棕色。(3)由薄壁的柄细胞随机破损使芽胞从母株上脱落。研究表明,在无法预测的多变栖息环境中,相对于有较高的能量、遗传和生态消耗的有性生殖,疣壶藓尖叶变种产生芽胞是一种风险分担策略,可以提高生存几率和有效利用资源,可视为一种扩大和维持种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2.
InvitroClonalPropagationofSpathoglottisplicataCHENYong-Qin(GuizhouAgriculturalCollege,Guiyang550025)1植物名称苞舌兰(Spathoglottisplicata)。2材料类别茎段。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VW大量元素+MS微量元素+15%(体积比)椰子水。茎段培养基:基本培养基+6-BA5.0mg·L-1(单位下同)+NAA1.0;原球茎增殖培养基:基本培养基+6-BA0.5+NAA0.5;壮苗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十香蕉50.0g·L-1+活性炭1.0g·L-1。以上培养基中蔗糖用量除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为7.0g·L-1外,均为20.0g·L-1,琼脂用量为8.0…  相似文献   
103.
104.
普通小麦×栽培大麦杂种体细胞无性繁殖系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取小大麦杂种幼穗在含有2,4-D 2mg/l的N_6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不断产生胚状体和再生植株。经过筛选,N_6+KT1.0mg/l+IBA0.5mg/l和N_6+KT1.0mg/l+ZT0.1mg/l,为较好的继代分化培养基。培养近三年,继代23次,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小植株移入土中均能成活及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5.
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含有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基因片段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的cDNA,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N2A,得到重组质粒N2A/CMV/hGM-CSF.经脂质体包装并转染包装细胞,通过G418药物筛选,得到抗性克隆。经PCR和Southemblot检测证实,GM-CSF基因已整合到该克隆细胞的染色体上,获得的逆转录病毒滴度达10 ̄4CFU/ml,克隆细胞培养上清用TF-1细胞可检测到GM-CSF活性。  相似文献   
106.
地钱在离体条件下的无性繁殖及脱分化与再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胞芽和配子体先在 MS 培养基上补加1mg/l 2,4-D和3%蔗糖,经过启动部分脱分化后,再移入1/2KNOP 培养基补加4—8mg/l 2,4-D,0.25~0.5mg/l BA 与 MS 的铁盐,20g 蔗糖,此后愈伤组织肉眼可见,但仍伴有假根。最后移入 White 培养基添加丙酮酸、延胡索酸与柠檬酸三者混合物(5mmol/l)及1mg/l 2,4-D与4%葡萄糖后,始呈现彻底的脱分化状态,愈伤组织才能正常生长。整个脱分化时间长达10个月。而再分化成配子体却比高等植物容易,甚至移入不含激素的 MS 基本培养基即可形成正常的配子体。  相似文献   
107.
半夏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泰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和珠芽栽培观察结果表明:(1)不同繁殖体的叶形和珠芽所发生的变化与实验用的播种材料有关,珠芽发生频率与叶形变化呈正相关;(2)半夏倒苗既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也是一种有效的无性繁殖方式;(3)半夏有性繁殖是属于同株异花传粉类型,但与无性繁殖相比,有性繁殖在种质繁衍上仅起着次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利用遥感技术实现作物模拟模型区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物模拟模型从单点发展到区域应用时,模型中一些宏观资料的获取和参数的区域化方面出现困难,利用遥感技术将实现作物模拟模型的区域应用.文中综述了近年来遥感反演作物模型所需的地表生物物理参数的方法、利用遥感信息直接获取生物量的途径和遥感信息与作物模拟模型之间时空匹配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实现作物模拟模型区域应用的3种解决方案(强迫型、调控型和验证型)及其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9.
不同光照质量和刈割强度对小糠草无性繁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实验于1996年在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草原,野生动物和渔类系的温室和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材料均为盆栽糠草,实验设计为在自然光照下(R/FR=1.1),以不同留茬高度(10,15,20cm和不刈割)作为不同刈割强度,用不同红光/远红光比例(R/FR=1.3和0.7)处理不同刈割强度的小糠草,观测不同处理对小糠草无性繁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糠草净增蘖数随刈割强度增加而减少,除不刈割处理外,光照质量变化(R/FR的比例)对分蘖性能影响不大,所有刈割强度下都不存在分蘖的补偿性生长效应,但幼叶伸长速度随刈割强度的增大而加快,可以认为小糠草应适度利用,强度利用或不利均不利于该草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和中国采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研究历史。综述了细胞核移植的程序、方法和影响因素,包括受体卵母细胞的去核、供体细胞核的制备、核移植、激活、受体细胞与供体细胞的融合、重组胚的体内和体外培养以及胚胎移植产生克隆动物。对克隆动物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多代克隆可产生大量遗传性相同的动物,不久的将来克隆技术在商业上的应用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