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9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349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469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530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458篇
  1998年   429篇
  1997年   527篇
  1996年   447篇
  1995年   550篇
  1994年   509篇
  1993年   479篇
  1992年   512篇
  1991年   477篇
  1990年   424篇
  1989年   417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142篇
  1984年   113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陆昭岑  邹春玉  彭华 《广西植物》2019,39(10):1412-1415
该文报道了广西禾本科(Poaceae)植物二新记录属,即菵草属( Beckmannia Host)和草沙蚕属( Tripogon Roem. et Schult.)。菵草属有2种及1变种,分布较广,我国有1种1变种,广西首次记录到该属的菵草[ 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 Fern.]。草沙蚕属约有30种,多分布于亚洲和非洲,我国有11种,广西首次记录到该属的线形草沙蚕( Tripogon filiformis Nees ex Steud.)。同时,还提供了2个新记录属、种的形态描述与照片。  相似文献   
992.
以疏花卫矛(Euonymus laxiflorus)、丝棉木(E.maackii)和卫矛(E.alatus)3种卫矛属植物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转色期叶色参数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探讨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内在联系,为优良色叶植物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转色期,疏花卫矛的明亮度参数L~*和色素参数b~*(黄/蓝)呈上升趋势,色素参数a~*(红/绿)变化不大;丝棉木的L~*和b~*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a~*呈上升趋势;卫矛的L~*和b~*变化不大,a~*呈上升趋势。(2)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在转色期呈明显下降趋势;疏花卫矛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花色素苷/叶绿素的值较为平稳,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值呈上升趋势;丝棉木和卫矛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花色素苷/叶绿素的值均呈上升趋势,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值保持平稳。(3)3种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下降趋势,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卫矛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保持平稳,疏花卫矛和丝棉木的POD活性呈上升趋势,疏花卫矛的PPO活性保持平稳,丝棉木的PPO活性呈下降趋势。(4)疏花卫矛和卫矛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丝棉木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5)相关性分析显示,疏花卫矛呈现黄色主要是因为叶绿素的分解,丝棉木和卫矛呈现红色是因为花色素苷的合成,可溶性糖、淀粉、CHI对花色素苷的合成有一定作用,POD对叶片呈现红色有促进作用,PAL和PPO活性对花色素苷的合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曲霉属真菌活性代谢产物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是一类分布广泛的丝状真菌,种类繁多,代谢产物丰富,应用广泛,在农业、医药、生物能源、化妆品、食品发酵等行业均有应用。对近年来曲霉属真菌活性代谢产物在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合实验室研究成果,对近年来曲霉属真菌代谢产物在秸秆腐熟菌剂、溶磷生物菌剂、拮抗植物寄生线虫等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应用曲霉属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奶子藤属植物为傣族传统常用药材,含有大量结构复杂,生物活性良好的生物碱类成分。本文针对奶子藤属植物中已分离鉴定的95个生物碱及其体外抗肿瘤和抗HIV活性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为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奶子藤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扫描电镜对来自北美和东亚的变豆菜属植物(美国7个种,中国8个种)的果实表面微形态进行观察,结合前人对伞形科其他类群果实微形态特征的研究及近年来分子系统学证据,对变豆菜属的种间分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变豆菜属植物果实的形态大小、皮刺弯曲程度和果柄蜡质纹饰丰富多样。研究表明变豆菜属是一个自然类群,果实表面钩刺结构有利于该属植物的传播及扩散,果实微形态特征具有分类学价值,可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根据变豆菜属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编制了该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96.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进行硅藻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单壳缝目硅藻中国新记录8种1变种(隶属于4属),分别为:原子曲丝藻Achnanthidium atomus Monnier,Lange-Bertalot&Ector、施特劳宾曲丝藻A.straubianum (Lange-Bertalot) Lange-Bertalot、亚显曲丝藻A. pseudoconspicuum (Foged) Jüttner&Cox、半孔曲丝藻A. semiapertum (Guermeur) Andresen,Stoermer&Kreis、阿雷塔斯真卵形藻Eucocconeis aretassii(Manguin) Lange-Bertalot、披针平面藻微小变种Planothidium lanceolatum var. minor Cleve、厄氏平面藻P.oestrupii (Cleve-Euler) Edlund、球囊沙生藻Psammothidium sacculus (Carter) Bukhtiyarova和双生沙生藻P.didymum (Hustedt) Bukhtiyarova&Round。利用光学显微镜(LM)及扫描电镜(SEM)对8种1变种进行观察,并对其形态特征和生境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七角星蜡蚧(半翅目:蚧次目:蚧科:蜡蚧属)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自2013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仑镇发现以来,中国大陆再无系统性的调查。近年来作者在云南省收集蚧虫期间,在多地发现七角星蜡蚧为害,现对其在云南省的发生情况进行报道,以期为其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0月—2021年9月,对云南省15州(市)的64个县(区市)进行了系统调查,详细研究了七角星蜡蚧的分布、寄主及一些生物学习性。[结果]七角星蜡蚧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勐腊县(勐仑镇和磨憨镇)、勐海县(打洛镇),普洱市的宁洱县,德宏州的盈江县(那邦镇),红河州的河口县、金平县(勐拉乡和者米乡)4州(市)7县(市)9地有分布,新增8个分布点。除宁洱县外,其余发生地均位于边境线上,表明其可能为境外多点入侵。在云南该虫危害寄主植物共4科4属5种,包括杧果和莲雾2种经济树种。七角星蜡蚧多寄生在叶片背面,沿叶脉分布,1年发生多代。在河口县的龙船花上,该虫每雌产卵38~50粒,虫口密度达185~250头·叶-1。[结论]七角星蜡蚧在云南省零星分布,尚未造成严重损害,但有向内扩散的趋势,应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998.
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微生物,不同于其他的生物资源,真菌菌种相对容易选育和保藏、适应力较强,可通过大规模发酵获取产物,更具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利用价值。篮状菌(Talaromyces sp.)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在天然色素上的研究受到科学家的青睐,同时在食品、环境、农业和医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海洋来源的篮状菌及其次级代谢物表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例如杀虫、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近来研究表明,篮状菌次级代谢产物根据生物合成的方式可以分为六大类:萜类(terpenes)、生物碱类(fumiquinazolines)、聚酮类(polyketides)、聚酯类(lactones)、醌类(quinones)和甾体类(steroids),这些活性物质对促进药物的先导物质挖掘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和资料的查阅,总结了近年来篮状菌及其次级代谢物的研究开发进展,希望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报道了贵州省凤仙花属(Impatiens)6个新记录种(含1变种),分别是锐齿凤仙花(Impatiens arguta Hook.f.& Thomson.)、线萼凤仙花(Impatiens linearisepala S.Akiyama, H.Ohba & S.K.Wu)、川鄂凤仙花(Impatiens fargesii Hook.f.)、林生凤仙花(Impatiens lucorum Hook.f.)、雅致黄金凤(Impatiens siculifer var. mitis Lingelsheim & Borza)和田林凤仙花(Impatiens tianlinensis S.X.Yu & L.J.Zhang)。该文提供了新记录种形态特征照片和地理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GZAC)。  相似文献   
1000.
Orbilia Fr. and Hyalorbilia Baral & G. Marson are the only genera currently accepted in the family Orbiliaceae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Nannfeldt (Baral, 1994; Kirk et al., 2001). Hyalorbilia was erected by Baral and Marson (2001) based on unstalked asci arising from crosiers, with hemispherical apices without wall thickenings, some bipolar-symmetrical globose inclusion bodies in ascospores (living state), asci and paraphyses cohere in a gelatinous matrix, paraphyses with not or only slightly inflated apices, and an ectal excipulum of horizontally oriented textura rectangul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