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42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亚洲棉与比克氏棉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观察分析了亚洲棉×比克氏棉杂种后代的形态表现及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野生比克氏棉的形态性状遗传传递力较强,F_1在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为15.14Ⅰ+5.29Ⅱ,二价体的平均交叉数为1.07;F_2的染色体构型为2.55Ⅰ+24.5Ⅱ+0.15 Ⅲ,二价体交叉数为1.83。F_2的开花习性表现异常,完全自花受精将有利于后代性状的快速稳定。F_2中分离出无腺体的植株,为将“油腺延缓形成”特性转育到栽培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13.
14.
陆生草本,株高130—160厘米,全体无毛。假鳞茎圆柱形,粗壮,高25—40厘米,直径4—4.5厘米,多纵棱,榄绿色,常具10—11节,节间长0.2—11厘米。叶片6—7,纸质,阔椭圆形至狭椭圆形,长98—140厘米,宽13—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全缘,叶脉9—11条,在叶腹面下陷,在叶背面隆起;叶柄不明显。叶鞘6,阔卵状  相似文献   
15.
烟草与枸杞叶片组织培养中的无丝分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草莓花药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花粉发育为单核期的花药接种,在MS附加IAA 4ppm、K 2ppm、BA 2ppm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可直接分化出“沙尔普斯”、“红岗利德”、“春香”3个品种的花药植株。稍加调整附加激素成分和浓度,可在“索非亚”、“宝交早生”、“戈雷拉”、“红衣”、“丽红”等品种的花药上直接经愈伤组织分化出植株。其中有“沙尔普斯”、“红岗利德”、“春香”、“宝交早生”、“索非亚”等5个品种的花药植株经过病毒检测确认不带SMoV、SCrV、SMYEV和SVBV4种病毒。对无病毒植株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植株生长势和果实产量都明显超过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s5例,随机分无环鸟苷长程组22例,短程组11例和对照组22例。经一年随访观察,无环鸟苷治疗组见血清HBeAg、DNA-P和HBV-DNA有规律性阴转,短程组于12个月又有部分指标阳转,长程组阴转较多,其血清HBeAg、DNA-P和HBV-DNA阴转率与短程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一年结果四项病毒复制指标全部阴转例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无环鸟苷长疗程是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国产开唇兰属(兰科)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种与西南齿唇兰A.elwesii(Charke ex Hook.f.)King et Pantl,相近,区别点在于  相似文献   
19.
鹤顶兰胚囊发育过程中微管变化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镜的观察确定了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胚囊发育属单孢子蓼型。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及共焦镜观察了胚囊发育过程中微管分布的变化。当孢原细胞初形成时,细胞内的微管呈网状分布。之后,孢原细胞体积增大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延长,进入减数分裂Ⅰ。微管由分裂前的网状分布变为辐射状排列。二分体的两个细胞内的微管分布一样,呈辐射状。四分体的近珠孔端的3 个大孢子解体,细胞内的微管消失。靠合点端的功能大孢子内有许多微管呈网状分布。当功能大孢子进入第一次有丝分裂时,细胞内的微管由网状变为辐射状,从核膜伸展至周质。再经两次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在核分裂之前微管一般是呈网状分布并紧包围着核。在分裂期间二核和四核胚囊都呈极性现象,微管系统也呈极性分布。微管在八核胚囊内的分布变化情形特别复杂。首先,八核分别作不同程度的移动,其中两个核移向胚囊中央,珠孔端和合点端的3 个核分别互相靠拢,形成3 个区,即中央区、反足区和卵器区。胚囊未形成区时,8 个核都被网状分布的微管包围着。当胚囊明显分成区时,反足区内的微管仍作网状分布。中央区的微管分布则趋疏松,形成篮形结构,包围着液泡和两个极核。在  相似文献   
20.
从水稻同源三倍体中鉴定出无融合生殖种质TAR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稻杂种优势的成功应用使水稻单产提高了20%,这主要得益于70年代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利用。但传统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必须做到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选育程序和杂交种子生产环节较复杂,以致培育目标组合的周期长、效率低、推广环节多,同时种子成本高、价格贵[1]。80年代光敏核不育水稻以其“一系两用、配组自由”等优越性大有取代三系杂交水稻的趋势。但是,光敏核不育特性同时又受温度的调控,加之育性波动等缺陷使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利用受到严重制约[2]。80年代后期,科技工作者开始探索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