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50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背景] 布鲁氏菌可经口、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感染人和动物。小鼠是布鲁氏菌研究中最常用的模型动物。[目的] 建立牛种布鲁氏菌2308不同途径和剂量感染BALB/c小鼠的模型,为布鲁氏菌小鼠感染试验提供参考。[方法] 用101-105 CFU这5个不同感染剂量,分别经注射、口服和点眼方式感染BALB/c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采集小鼠血清,检测IgG、IgM、IgA抗体含量、脾脏重量及脾脏含菌量,评价布鲁氏菌经不同途径感染BALB/c小鼠的效果。[结果] 10 CFU是注射感染BALB/c小鼠的最小感染剂量;105 CFU是口服感染BALB/c小鼠的最小感染剂量。101-105 CFU这5个不同感染剂量经点眼途径均未能成功感染BALB/c小鼠。在105 CFU感染剂量下,口服与注射感染组小鼠每克脾脏平均含菌量分别为105.673 CFU/g和105.009 CFU/g,无显著差异(P>0.05),但口服感染组小鼠脾脏平均重量为0.310 g,显著高于注射感染组0.165 g (P<0.01)。在试验期内,注射感染组和口服感染组小鼠体内IgG抗体的滴度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整体上,口服感染组IgG抗体峰值显著高于注射感染组;2组IgM抗体变化趋势一致;口服感染组有2只小鼠在感染28 d后产生IgA抗体,注射感染组均未检测到IgA抗体。[结论] 建立了牛种布鲁氏菌2308通过不同途径感染BALB/c小鼠的模型。  相似文献   
942.
刘洪艳  袁媛  张姗  李凯强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2):4521-4529
[背景] 一些异化铁还原细菌兼具铁还原和发酵产氢能力,可作为发酵型异化铁还原细菌还原机制研究的对象。[目的] 筛选出一株发酵型异化铁还原细菌。在异化铁还原细菌培养体系中,设置不同电子供体并分析电子供体。[方法] 通过三层平板法从海洋沉积物中筛选纯菌株,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菌株鉴定。通过测定细菌培养液Fe (II)浓度及发酵产氢量分析菌株异化铁还原和产氢性质。[结果] 菌株LQ25与Clostridium butyricum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100%,结合电镜形态观察,菌株命名为Clostridium sp.LQ25。在氢氧化铁为电子受体培养条件下,菌株生长较对照组(未添加氢氧化铁)显著提高。菌株LQ25能够利用丙酮酸钠、葡萄糖和乳酸钠进行生长。丙酮酸钠为电子供体时,菌株LQ25细胞生长和异化铁还原效率最高,菌体蛋白质含量是(78.88±3.40) mg/L,累积产生Fe (II)浓度为(8.27±0.23) mg/L。以葡萄糖为电子供体时,菌株LQ25发酵产氢量最高,达(475.2±14.4) mL/L,相比对照组(未添加氢氧化铁)产氢量提高87.7%。[结论] 筛选到一株具有异化铁还原和发酵产氢能力的菌株Clostridium sp.LQ25,为探究发酵型异化铁还原细菌胞外电子传递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943.
以番茄品种‘184’为材料,采用水肥一体化番茄设施基质栽培模式,以甘肃农业大学植物营养液配方C中钾肥为对照(T1常规钾肥量),再在配方C中添加不同量钾肥组成T2(钾肥增量25%)、T3(钾肥增量50%)、T4(钾肥增量75%)等处理,探究不同施钾量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生长、生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筛选设施基质栽培条件下最佳施钾量。结果显示:(1)与常规施钾肥量(T1)相比,增施钾肥处理(T2-T4)均可显著提高番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且T3处理的各指标均最高,但增施钾肥对叶片数的影响不显著。(2)增施钾肥处理较T1均能够显著提高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增强光合和荧光过程,进一步促进光能的吸收与转化,且T3处理的增幅最高。(3)随着施钾量的升高,增施钾肥处理的番茄单果重、果实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适量增施钾肥处理增幅均达到显著水平,并以T3番茄产量最高,且较T1显著增产20.87%。(4)与T1相比,各施钾处理番茄果实硬度、可溶性总糖、Vc、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各指标均随着施钾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在T3处理下达到最优。(5)主成分分析表明,各处理的综合得分依次为T3>T4>T2>T1。研究发现,在设施基质栽培条件下,适量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番茄植株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株生长,达到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目的,并以常规钾肥增量50%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44.
泥炭沼泽是长期储存碳最有效的陆地生态系统。水文特征和微地貌可能会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影响泥炭地碳储存。本研究以长白山金川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选取-10、-1、0、4、10、13、14和18 cm八个水位埋深,并在各水位埋深点采集臌囊薹草(Carexs chmidtii)草丘和丘间微地貌的土壤样品,以探究水位埋深和微地貌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酶活性及甲烷功能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量碳氮受水位埋深影响因土壤层不同而不同,两者在草丘30~45 cm和丘间0~15 cm土壤层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碳氮循环相关的酶(β-1,4-葡萄糖苷酶和β-1,4-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活性与水位埋深呈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层调控,磷酸酶活性与水位埋深无关。此外,水位埋深与甲烷还原菌丰度(每克干土的mcrA功能基因拷贝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甲烷氧化菌丰度(每克干土的pmoA功能基因拷贝数)呈显著正相关,且水位埋深对甲烷还原菌丰度的影响更大。草丘微地貌显著影响微生物量碳,同为15~30 cm土壤层,其含量表现为草丘>丘间;处于相同海拔的草丘15~30 cm和丘间0~15 cm,其含量表现为丘间>草丘。草丘微地貌也显著影响甲烷氧化菌丰度,同为15~30 cm土壤层,甲烷氧化菌丰度表现为草丘>丘间。本研究表明,泥炭地空间异质性对微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从定点研究到大尺度估算的尺度放大过程中,应对这一现象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945.
养殖水体作为不可忽视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国内养殖水体N2O溶存浓度、饱和度及排放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N2O产生机制探讨了养殖水体N2O排放的影响因素。我国养殖水体N2O介于饱和与过饱和状态,水-气界面排放通量范围为-9.82×10-3~143.25×10-3mg·m-2·h-1,养殖水体成为N2O的重要排放源;空间变异特征表现为南方地区的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养殖水体N2O排放通量整体高于本区自然水体,而南方地区相反;从时间变化特征看,各养殖塘排放通量变化规律较为相似,大致表现为养殖中期排放量最高,养殖末期和养殖初期较低;季节变化上,夏季最高、冬春季较低。养殖水体N2O的产生机制与其他水生生态系统相似,主要为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影响养殖水体N2O在排放的因素除温度、pH、营养盐、盐度、叶绿素a等环境因素外,还与曝气活动、饵料投放、排水活动和养殖种类等人为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46.
为了定量评估我国鲜食葡萄主产区降水量对葡萄生长发育过程需水量的满足程度,本研究基于研究区域内(东北地区的吉林和辽宁,华北地区的山西和河北,西北地区的甘肃、宁夏和陕西,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和云南以及东南地区的江苏、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和广西)1981—2016年429个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分析葡萄不同生育阶段降水量、需水量和水分亏缺量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葡萄各生育阶段降水量整体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增加;萌芽-开花阶段的降水量最少且呈下降趋势,成熟-落叶阶段也呈下降趋势,开花-着色和着色-成熟阶段呈上升趋势。研究区各生育阶段的葡萄需水量均呈上升趋势,新疆和甘肃省北部的葡萄需水量最高。新疆、甘肃省北部、宁夏、陕西省北部、山西省北部、河北省、辽宁省西部和吉林省西部各生育阶段以及云南省北部、四川省南部萌芽-开花生育阶段的降水量无法满足葡萄需水量,其他地区,特别是我国东南和西南部部分地区水分盈余明显;萌芽-开花和成熟-落叶阶段的葡萄水分亏缺量呈上升趋势,开花-着色和着色-成熟阶段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47.
目的:通过小样本调查,利用称重法和评估法获取学校食堂带量食谱,比较两种方法食物摄入量、能量及主要营养素的相关性与差异性。方法:2019年6—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扶绥县、吉林省辽源市、公主岭市的10个学校食堂中,使用称重法和厨师评估法获取学校食堂连续2天的带量食谱,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食物摄入量、能量及主要营养素,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称重法与厨师评估法得出的结果相似,能量和营养素方面,除α-维生素E外,其他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与称重法的相对差异均在10%以内,两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量方面,评估法得出的摄入量较高的食物与称重法接近,大米、谷类、薯类、大豆及其制品、蔬菜、畜肉类、禽肉类、动物内脏、蛋类、鱼虾类、植物油、食盐、其他调味品的摄入量与称重法的相对差异均在15%以内,两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获得的能量、营养素摄入量以及食物摄入量呈现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在0.58~1.00之间。结论:以称重法为标准的验证结果表明,支持厨师评估法在学生群体中进行膳食调查,对于消费量较高的食物,其调查结果与称重法的相关性较好,并建议学校或供餐单位制定营养带量食谱。  相似文献   
948.
目的:了解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下各向异性分数(FA)的动态变化,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足月HIE患儿90例,将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的差异分成轻度HIE组45例、中度HIE组27例、重度HIE组18例,另取同期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进行颅脑常规磁共振成像(MRI)以及DTI扫描,测量并对比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以及豆状核的FA值。通过ROC曲线分析各FA值的诊断效能,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FA值和HIE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中度HIE组、重度HIE组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的FA值均低于对照组,且轻度HIE组、中度HIE组患儿上述FA值高于重度HIE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内囊后肢FA值对HIE的诊断效能最高,FA值的截断点为0.545,曲线下面积为0.804,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以及Youden指数分别为61.4%、85.9%、0.47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HIE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足月HIE患儿中,中、重度HIE患儿的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的FA值较正常足月新生儿存在明显的降低,且上述FA值与HIE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内囊后肢FA值对HIE的诊断效能最高,或可作为临床诊断足月新生儿HIE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明静电喷雾与电动喷雾对噻虫嗪防治害虫效果及烟田昆虫群落的影响,为静电喷雾在烟草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静电喷雾与电动喷雾法喷施0.66 g·L~(-1)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施药1、3、7 d后,测定2种方法对烟蚜与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在烟株与土壤中的沉积以及对昆虫群落的影响。【结果】喷施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3、7 d后,静电喷雾对烟蚜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电动喷雾的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噻虫嗪在静电喷雾处理区烟叶上的沉积量高于电动喷雾处理区烟叶上的沉积量,而在静电喷雾处理区土壤中的沉积量低于电动喷雾处理区土壤中的沉积量,且都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静电喷雾与电动喷雾均引起烟田昆虫群落的变化,静电喷雾引起的害虫和中性昆虫的数量变化大于电动喷雾,但天敌昆虫的数量变化小于电动喷雾,且静电喷雾区烟田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电动喷雾区,可见静电喷雾施药对烟田昆虫群落的影响小于电动喷雾施药。静电喷雾的S_t/S_i与S_n/S_p比值明显高于电动喷雾,说明静电喷雾烟田中昆虫群落稳定性高于电动喷雾烟田中昆虫群落的稳定性。【结论】相比电动喷雾,静电喷雾能够提高噻虫嗪在烟叶上的沉积量,从而提高噻虫嗪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噻虫嗪在土壤中的沉积量,提高噻虫嗪的生态安全性,因此,静电喷雾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0.
为探讨大水面网箱养殖俄罗斯鲟后备亲鱼的适宜投喂量与养殖效益,将平均体质量为(6.15±0.23) kg的4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后备亲鱼(雌性)养殖在网箱中,以养殖基地日常投饵率(feeding rate, FR)计算的投喂量(feeding quantity, FQ)为基准,设置C-1(80%×FQ)、C-2(90%×FQ)、C-3(100%×FQ)、C-4(110%×FQ)四个投喂水平,研究不同投喂水平对俄罗斯鲟后备亲鱼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的影响,并设置上游、实验点和下游三个水质监测点,评价养殖生产对湖区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C-1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2、C-3、C-4组成活率均超过99%,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C-4组增重率显著高于C-1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系数C-3对照组和C-4组都显著高于C-1组(P<0.05),而其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活率、增重率和饵料系数均随着投喂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但C-3和C-4组较C-2组提高不显著(P>0.05)。C-2组所发生的养殖成本是(6.35±0.28)元/kg,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相应地,C-2组获得的养殖效益是(11.66±0.28)元/kg,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实验区域及上下游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水环境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养殖活动,尤其是投喂量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水温和pH值呈现季节性变化,各监测点总氮(total nitrogen, TN)、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氨氮(ammonia nitrogen, AN)和高锰酸盐指数(hypermanganate index, HI)的值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监测值除TN外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Ⅱ类水质标准。因此,建议将目前日常投喂量从100%×FQ降至90%×FQ,以达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