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4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1580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物种的全球性丧失能得到制止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苏娟 《生物多样性》1995,3(4):242-244
物种的全球性丧失能得到制止吗?1物种绝灭危机问题是否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地球上的物种正以惊人的速度绝灭!1986年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史密森研究院共同发起的“生物多样性全国论坛”,论证了人类对自然生境破坏致使物种绝灭的危机正日益严重,甚至比得上约在6千5...  相似文献   
52.
作者清理采自中国南部大戟科标本过程,发现一些需增补的分类群,现报道其中2个新种:分布于广东封开县的印禅铁苋菜Acalyphawui和印禅三宝木Trigonostemonwui;2个新纪录种:分布于云南勐海县的短序白桐树Claoxylonsubsessiliflorum和生长于海南南沙群岛的南沙大戟Euphorbiareniformis;1个近代生长于广东、贵州和四川的归化种-桃叶猩猩草Euphorbiaheterophylla,而将依据四川渡口的标本命名的柳叶大戟E.epilibiifolia作为它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53.
云南小孢发属地衣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云南小孢发属地衣13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6个,它们是:喜马拉雅小孢发,尼泊尔小孢发,光滑小孢发,光亮小孢发,多叉小孢发,波氏小孢发,另外7种的形态及分布也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4.
55.
中国杂盲蝽属新种和新记录(半翅目:盲蝽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6.
模糊C-均值聚类和TWINSPAN分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英国威尔士北部Snowdonia山地Aber山谷植被为例,对模糊c-均值聚类和TWINSPAN分类进行了应用和比较研究。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模糊c-均值聚类结果给出样地和植被类型间的隶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TWINSPAN。  相似文献   
57.
安徽散血丹属(茄科)一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种子附属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桃叶卫矛、东北细辛、东北延胡索、狼毒的种子附属物的结构。以新的分类方法,澄清了假种皮、拟假种皮、种阜、种翅等这些文献上比较混乱的名词。  相似文献   
59.
中国龙葵复合种细胞学分析和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杨永年  张海洋 《植物研究》1994,14(2):208-213
本文根据15省30余个县的实地考察,和对采自25省的66份中国龙葵种籽进行种植观察,并与国外的有关研究资料对比分析,在国内首次提出;(1)中国龙葵复合种的四个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18.6-53.5°N),分别属于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种;(2)从中国南方到北方,自然形成了二倍体,六倍体与二倍体交叉,六倍体与四倍体交叉三个地理分布区。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