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6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5455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509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984—1987年对人工饲养蓝马鸡的发情、交配、产卵、繁殖等进行了观察。65枚卵平均长度52.78×38.52毫米,平均卵重53.66克。孵化天数为25.23(25—26.13)天,受精率为60.94%,出雏率为90.94%。孵化1—7天平均每日水份散失0.24克,散失率为0.42%。8—14天平均每日水分散失0.27克,散失率为0.48%。15—21天平均每日水分散失0.24克,散失率为0.44%。22—25天平均每日水分散失0.4克,散失率为0.76%。蓝马鸡卵从入孵到出壳平均水分散失6.9克,散失率为11.89%。平均每日水分散失0.27克,散失率为0.47%。蓝马鸡卵在人工孵化期间,卵重的变化尚未见到报道。  相似文献   
92.
通过试验分析,结果得出,油菜菌核病菌生长温度范围在0~34℃之间,23℃以下菌丝生长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25℃以上则呈负相关,23~25℃最适宜,菌丝和菌核致死温度分别为45℃和75℃.该菌对酸碱度适应范围很广,PH1~14范围内只在PH_1条件下不能生长,其最适PH值为5~6。病菌利用铵态氮源能力最强,硝态氮源次之,不能利用亚硝态氮;对氨基酸利用能力以精氨酸最强,其次是酪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赖氨酸最差。植株内精氨酸和赖氨酸比值大的白菜型油菜“黄鳝籽”病情扩展最快。  相似文献   
93.
一类Holling功能性反应模型极限环的唯一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虑功能性反应的捕食-食饵模型这里y表示捕食者种群的密度,当a-(22)≠0时它具有线性密度制约,x表示食饵种群密度,当φ(x)≡ax/(1+ωx)时称(1)为第二类功能性反应模型.文〔1〕研究了捕食者没有密度制约(对应于a_(22)=0)、食饵具有线性密度制约(对应于g(x)=b_1-a_(11)x)的Ⅱ类功能性反应模型(1),得到了极限环存在性及唯一性的完整结论.最近文〔2〕在a_(22)≠O的条件下讨论了系统(1),得到了极限环的存在性与不存在性等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371069号).本文第一作者现为浙江大学访问学…  相似文献   
94.
为在PrinceRupert林区的“亚北方”部分建立生态立地质量与森林生产力的联系,对从93个小杆松林分和77个白云杉林分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所研究的林分处于两个气候状况、8个土壤水分状况以及5个土壤养分状况.这些气候、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被视为等级变量用于林地分类和回归分析.小杆松和白云杉的立地指数随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变化而变化,但不依赖于气候变化.与土壤水分相关的变化格局对两个种来说很相似,但与土壤养分相关的变化格局则全然不同.在所建立的5类回归模型中,土壤小区模型对于两个种都显示出立地指数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具有很强的相互关系(R2>0.80,SEE≤1.6m).可以认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等级度量在大范围内可作为小杆松和白云杉立地指数的预测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95.
植被制图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制图学进展潘代远(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THEADVANCESINVEGETATIONMAPPING¥PanDai-yuan(InstitueofBotany,AcademiaSinica,Beijing100044)植被制图...  相似文献   
96.
本文报道民间药用植物“一粒癀”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福建的自然分布,并对分布局限性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7.
试论珠海市东部岛屿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珠海市东部岛屿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邓爱清(珠海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珠海市是我国最早开办的经济特区之一。地处改革开发的前沿,经过多年的建设,珠海市已从昔日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隆小镇发展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中等城市。珠海市毗连港澳,三面临海,有诸多的岛...  相似文献   
98.
东方蝾螈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报道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的繁殖生态,内容有精巢分叶、精子形态、怀卵量、性征、性比、求偶、交配、纳精、产卵及孵化等,并对产卵场中性比的周年变化、精包形态、精子存活力及与蓝尾蝾螈的种间差异进行了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初步探讨妇科门诊阴道镜检查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其阴道微生态改变的相关性,以了解妇科疾病患者病原体感染与其阴道稳态和生殖道健康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4月到2022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130例,均进行阴道微生态和宫颈HPV检测。根据HPV DNA基因分型结果进行分组,检测HPV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人群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病原体和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对阴道微生态改变和HPV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0例研究对象中,HPV感染者101例(77.69%)。101例HPV感染者中,以单一感染(76例,58.46%)为主,其中又以单一HR-HPV(high-risk HPV)感染(72例,55.38%)为主。101例HPV感染者中,有21种HPV亚型被检出,排名前5位的亚型分别为HPV16、HPV52、HPV58、HPV53、HPV18,占比分别为16.15%、9.23%、8.46%、6.92%、5.38%。101例HPV感染者和29例HPV未感染者相比,阴道清洁度、阴道pH值、白细胞数量异常、白细胞酯酶...  相似文献   
100.
<正>人体的健康状况不仅取决于自身的遗传因素,还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的作用密切相关。正常微生物群是人体生理性组成部分。人体携带与其自身细胞相当(1∶1)的微生物细胞,这些细胞参与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如消化、吸收、代谢、免疫、酶活性以及内分泌等,在微生态平衡时,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不可替代的生理保健作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