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173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青海湖裸鲤寄生舌状绦虫的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舌状绦虫裂头蚴只寄生在体长小于220mm的青海湖裸鲤中,其种群在宿主种群中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分布的强度随寄生虫种群平均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舌状绦虫在宿主体腔生长,产生明显的空间拥挤效应,可能导致宿主死亡或被食鱼鸟类捕食而转移到终末宿主中。在体长小于120mm的宿主中,密度依赖的死亡过程可能是使聚集强度降低的原因;而体长140-200mm的鱼中,则是非密度依赖的全死过程使聚集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32.
桃儿七分布格局与生态适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云南产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它的分布格局及生态适应。指出桃儿七是一个分布范围较广、生态适应幅度大的物种;在分布区内它主要出现在具有次生植被的山谷中,个体在居群内的分布格局,由于受到放牧活动的影响而呈聚群式分布,植株常出现在灌木丛下和树根附近。它适应夏秋湿润凉爽,冬季及早春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并具有相应的生长与发育节律。人类  相似文献   
33.
杨树光肩星天牛种群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根据在宁夏青铜峡市4块不同类型样地上收集到的光肩星天牛卵、幼虫和成虫的数量和位置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其处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林型中天牛卵和幼虫的数量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其变程分别为20-40m和28-170m,局部空间连续性强度分别为0.26-0.47和0.14-0.555;而成虫的数量没有表现出空间依赖性,在空间呈随机分布。对不同样方大小的变异曲线图进行比较得知;在一定  相似文献   
34.
利用最大墒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柯属(Lithocarpus)5种资源植物在我国的适宜分布区进行了定量预测,并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其分布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木姜叶柯(L.litseifolius(Hance)Chun.)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广泛分布,短尾柯(L.brevicaudatus(Skan)Hay.)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中东部区域;木姜叶柯在未来气候(2061-2080年)RCP2.6、RCP8.5两种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分别减少了5.1%和3.0%,而短尾柯却分别增加了0.5%和1.5%。白柯(L.dealbatus(Hook.f.et Thoms.ex DC.)Rehd.)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北部、四川南部,烟斗柯(L.corneus(Lour.)Rehd.)主要分布在两广省份的南亚热带地区。白柯和烟斗柯在RCP2.6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分别减少了12.1%和17.8%,在RCP8.5情景下分别减少了3.5%和15.9%,这两个种的适宜区面积减少较多。厚斗柯(L.elizabethae(Tutch.)Rehd.)主要分布于广西,在两种情景下适宜区面积分别增加了7.3%和6.3%。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分布区存在差异,同属不同物种的未来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35.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sinensis Rousi)自由授粉的种子进行父本分析,研究其子代的父本来源和花粉散布模式。结果显示:在80%的置信水平上,193个子代中有104个个体可以确定花粉来源;在20个确定的父本中,16个为中国沙棘,4个为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W.Liu et T.N.He)。传粉格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沙棘有效花粉散布范围为3~71 m,平均距离为20.4 m,2株母本分别有87.23%和78.95%的有效花粉来自距其30 m的范围之内,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沙棘自然种群以近距离传粉为主。此外,在黑河上游沙棘杂交带中,中国沙棘子代中的肋果沙棘花粉平均贡献率达到14.84%,表明中国沙棘与肋果沙棘存在较高的种间当代花粉流。  相似文献   
36.
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物候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三棱藨草群落是生长在海岸带滩涂原生裸地上的原生植被,在上海地区分布面积达20多万亩。本项工作研究了上海市南汇县东海农场海堤外侧滩涂上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物候和分布格局。根据滩涂高程以及海三棱藨草种群生长状况,可以划分成三个地带,即地带A,海三棱藨草与芦苇群落交错区;地带B,海三棱藨草种群生长最适的中潮位地带;地带C,梅三棱藨草种群定居地带。由于三个地带内,生境条件不同,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物候有明显差异。从地带A至C,海三棱藨草种群的分布格局依次为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或群聚分布。其空间分布格局在随时间变化的同时也在空间上改变其位置。  相似文献   
37.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优势鼠种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宗浩  于福溪 《生态学报》1991,11(2):125-129
  相似文献   
38.
布氏田鼠空间分布格局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房继明  孙儒泳 《生态学报》1991,11(2):111-116
  相似文献   
39.
矢尖蚧及其主要天敌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0.
以沈抚新城为研究对象, 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 分析得到基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侵蚀敏感性、地质灾害敏感性四种单一生态过程评价的生态用地, 将评价结果叠加重分类为一般重要生态用地、重要生态用地、极重要生态用地, 并以面积>1 km2的极重要生态用地为生态源, 现状土地类型为阻力因子, 基于MCR模型构建了沈抚新城综合安全格局体系。结果表明: 研究区内高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112.96 km2, 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18.66%; 中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94.43 km2, 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15.60%; 低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176.23 km2, 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29.11%; 生态廊道60条, 总长275.77 km; 生态战略点49个。本研究可以摸清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 同时可以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及生态用地空间的保护提供定量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