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探讨在新型综合手术救治方舱中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肾血管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在新型综合手术救治方舱中构建3例动物肾腹(背)干动脉损伤模型、3例肾段动脉损伤模型,先用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对损伤血管进行栓塞治疗,若未能止血,改用2mm×2mm×2mm颗粒栓塞,观察栓塞后15分钟、1月后的肾动脉造影,栓塞后1月的组织病理表现。结果:3例肾段动脉和1例肾腹干动脉使用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一次栓塞成功;1例肾腹干动脉和1例肾背干动脉用1mm×1mm×1mm颗粒栓塞未能完全止血,改用2mm×2mm×2mm颗粒栓塞成功。6例动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全部存活,一个月后造影复查见栓塞动脉来再通,但其余分支动脉血供得到保留。大体标本观栓塞侧肾明显缩小,来见脓腔和脓性分泌物,病理切片示栓塞后局部肾组织有不同范围缺血性梗死。结论:野战方舱中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出血效果明确,对于一般肾血管损伤定位准确,止血迅速、彻底,有良好的可行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32.
摘要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效果和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PPCI术的AMI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急诊模式,研究组患者予以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满意度、确诊时间、心肌再灌注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研究组抢救时间、急救反应时间、确诊时间、心肌再灌注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91.00%(91/100),高于对照组的76.00%(76/100)(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心血管发生事件发生率为2.00%(2/100),低于对照组的17.00%(17/100)(P<0.05)。结论:行PPCI术的AMI患者给予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救治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3.
165例毒蛇咬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剑明 《蛇志》2007,19(4):286-287
毒蛇咬伤是湛江地区的常见病。我院于2005~2006年,共救治165例毒蛇咬伤病人,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毒蛇咬伤165例,男100例,女65例,年龄6~76岁,平均32岁。就诊时间:1~96 h,平均12 h。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蛇伤急救学组通过的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的标准进行分型[1]:轻型96例,重型38例,危型31例。其中竹叶青蛇咬伤81例,眼镜蛇咬伤54例,银环蛇咬伤30例。1·2治疗方法伤口及时行清创术:分别用双氧水、生理盐水、0·3%碘伏冲洗伤口,2%利多卡因10 ml 地塞米松5~10 mg封闭伤口周围;应用相应的抗蛇毒血清,本…  相似文献   
34.
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近年来,我国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就地保护形势极为严峻。本研究搜集和整理了1999~2013年我国与直接人为干扰相关的野生丹顶鹤死伤事件,并分析了其对丹顶鹤野生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5年,因直接人为干扰导致死亡和受伤的丹顶鹤总数为174只,平均11.6只/年;其中,死亡丹顶鹤67只,受伤丹顶鹤107只。也就是说,每年约2.1%的野生丹顶鹤种群因直接人为干扰而丧失。1999~2013年,丹顶鹤死亡数量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受伤丹顶鹤数量并未减少;丹顶鹤因中毒导致的伤亡事件比例随时间推移呈直线下降趋势。1999~2013年,全国有10个省、市、自治区发生了野生丹顶鹤的死伤事件;其中,江苏省、辽宁省和吉林省的死伤丹顶鹤总数最多,分别达到62只、46只和23只;江苏省和辽宁省的死亡丹顶鹤分别占总数的52.2%和29.9%。从丹顶鹤死伤原因分析,中毒事件占死伤事件总数的38.5%,受伤原因不明的占48.7%;因中毒而死亡的丹顶鹤有62只,占死亡总数的92.5%;因中毒而受伤的丹顶鹤有51只,占受伤总数的47.7%。中毒是近15年我国野生丹顶鹤死亡或受伤的最主要原因。本研究为了解直接人为干扰对丹顶鹤野生种群的影响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为解释我国丹顶鹤野生种群持续减少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进一步加强丹顶鹤保护与管理、促进丹顶鹤野生种群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5.
蛇伤救治及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蓝海  李金荣  胡征林 《蛇志》2005,17(3):176-180
毒蛇咬伤是一种突发的急性中毒事件之一,病情变化快,症状凶险复杂,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往往造成不良后果,轻者致残,重者丧失生命,这一直是医学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6.
赖江卉 《蛇志》2017,(2):182-183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采用急诊系统干预方案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120例,按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干预方案进行救治,观察组采用急诊系统干预方案进行救治,比较两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救治后苏醒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急诊救治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急诊救治总有效率达91.7%,高于对照组的71.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后苏醒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救治期间发生不良事件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8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采用急诊系统干预方案实施救治,能促使患者短时间内苏醒,维持血糖稳定,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改变,大气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而且炎热的气候持续时问延长,促使蛇的活动增加,原来罕见的郊区地带也有蛇类频繁地出现;夏季人们户外活动多,着装少,这些因素导致近年北京蛇咬伤患者增加。另外,由于人们膳食结构中对毒蛇肉的青睐,在捕蛇、贩蛇、养蛇、杀蛇  相似文献   
38.
苗新兰 《蛇志》2004,16(4):28-29
重症蝮蛇咬伤患者常因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导致呼吸、循环、肾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此类病人由于使用呼吸机,并插有各种导管,不宜搬动,故需进行床边透析.  相似文献   
39.
40.
李峥  李其斌 《蛇志》2010,22(1):35-36
目的探讨急性乐果中毒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救治提供的依据。方法选取急性乐果中毒(ARP)与同期非乐果急性有机磷中毒(NAOPP)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RP与NAOPP比较,前者在阿托品治疗维持时间和CHE活性恢复时间均比后者长(均P0.01),反跳和治愈率均比后者高(均P0.05)。结论急性乐果中毒CHE活性恢复时间慢,对阿托品耐受量大,应用时间长,容易反跳,且治愈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