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罗明  周妍  鞠正山  魏洪斌  张世文 《生态学报》2019,39(23):8911-8919
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地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两屏三带”中的南方丘陵山地带的核心区,由于历史上有色金属矿产无序开采、选矿和冶炼等活动,导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并造成下游区域土壤、水、农作物污染。修复历史遗留矿山、做好源头控制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以典型矿山废弃地单元(废土堆)为例,提出其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与关键技术,开展修复效益预评估方法和实践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粤北南岭山区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矿山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较大、矿山周边水土污染严重几个方面;矿山生态修复应以防控安全隐患为基础,以恢复生态功能为主要目标,同时治理矿山水土污染。构建了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共治的“依山就势”重塑地形、“因势利导”疏导水流、“柔性防护”稳定边坡的粤北南岭废土堆立体生态修复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场地平整、清污分流、土壤改良、边坡生态袋植生、立体植被配置等生态恢复关键技术;建立了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及净化水质4个方面的生态效益评估模型,废土堆修复后生态效益预计可达到66754.25元/a。研究结果可为粤北南岭山区及类似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共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2.
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建设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甘爽  肖玉  徐洁  王洋洋  余付勤  谢高地 《生态学报》2019,39(16):5874-5884
生态工程费用效益评价是对生态工程实施有效性及合理性的评估。基于费用效益理论,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建设费用投入情况,在区分气候与人类活动因素对生态效益变化的贡献率的基础上,采用遥感和统计数据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评价了该功能区的综合效益,计算功能区建设工程的效益-费用比,综合评估了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经济性。结果表明:(1)2010—2014年该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相关领域建设总投入为84.31亿元,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投入为1.18亿元,占总投入的1.40%;(2)利用残差趋势分析法计算出人类活动因素对研究区产生生态效益变化的贡献率为37.25%,2011—2015年该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为12458.13万元;(3)2011—2015年该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为4877.74万元和2804.85万元;(4)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工程效益-费用比为1.71,效益高于费用,证明该工程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研究将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工程的不断完善以及加快推进实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3.
交通绿化带植物配置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效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交通绿化带有显著的净化街道空气的环境效益。通过对上海浦东某交通干道旁侧绿化带不同季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定量研究了绿化带对TSP的净化效益;同时对研究区域内植物的配置情况用郁闭度和疏透度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与TSP的净化效益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交通绿化带对由机动车引起的TSP污染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其中夏、秋季净化百分率较高,春、冬季较低;为达到较高的TSP净化效益,交通绿化带宽度应不小于5m,最佳为10m,采用先灌后乔的配置方式,并更多的选用常绿树种;绿地对TSP的净化百分率同植物群落的郁闭度成正相关,同疏透度成负相关关系;绿地内植物郁闭度的最佳范围为0.70~0.85,疏透度的最佳范围为0.25~0.33。研究结果可为评价现有交通绿化带植物配置情况和日后的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固碳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淑娟  张伟  王克林  苏以荣 《生态学报》2016,36(17):5528-5536
退耕还林还草作为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转变方式,对该区域产生了积极的生态效益。就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对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将剖面碳密度与深度做对数拟合得到的参数进行协同克里格插值的方法能较准确估算研究区碳密度,R2为0.723;2)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耕地(19.3 g/kg)转变为牧草(23.5 g/kg,退耕近10a)和草地(34.6 g/kg,退耕30a)的SOC含量均有增加,转变为人工林(17.8 g/kg,退耕8a)的SOC含量略有下降;3)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研究区土壤碳储量提高了23.43%,退耕后单位面积土壤碳储量为2938 t C/km~2;4)种植牧草兼顾固碳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种较好的退耕模式。  相似文献   
105.
山东鲁山侧柏、油松混交林混交效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6.
为了科学、定量地评价污水土地处理生态工程的综合效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和综合效益计算方法。应用此方法对霍林河森林型慢速渗滤土地处理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霍林河森林型慢速渗滤土地处理工程的综合效益值CE=0.64,属于中级生态经济系统,而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7.
绿地系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州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 对其效益和现状、特征进行分析讨论, 并就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为改善和优化广州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品化情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1996年到1998年,8个国家(5工业化国家和3个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使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增长了15倍以上。根据农业企业标准,转基因作物品种的被采纳率几乎是新技术中最高的。认可度高反映种植者对产品满意,说明种植者从更便于作物管理、生产力较高和通过...  相似文献   
109.
雉鸡又称山鸡、野鸡、环颈雉。由于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观赏、狩猎价值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发展养雉业既保护了野生雉鸡种群 ,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是 ,近年来养雉业出现了影响发展的两个问题 ,即 :一是春夏季节 ( 2 -5月 )肉用雉鸡十分缺乏 ,供不应求 ;二是秋冬季节雉鸡大量过剩 ,造成无效饲养。我们经过对养雉户的调查 ,结合本中心试验与实践 ,对于提高饲养雉鸡的综合效益提出以下建议供同行参考。1 应用反季节生产技术在自然条件下 ,雉鸡繁殖产蛋期在每年 3 -8月 ,9月底至翌年 2月底为休产期 ,停止产…  相似文献   
110.
选取100个与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群感效应(quorum-sens-ing,QS)相关的基因,克隆这些基因片段于pMD-18T载体,测序鉴定,点样制备cDNA基因芯片。制备cy3-dCTP/cy5-dCTP标记的探针,与芯片杂交。初步研究了处于不同生长期的铜绿假单胞杆菌基因的表达差异。指数中期和平台初期相比,有9个QS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有6个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利用芯片做针对铜绿菌假单胞杆菌药物的筛选妥布霉素(Tobramycin)给药后细菌基因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