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01.
古道健 《蛇志》1995,7(4):28-29
转移因子治疗慢性喉炎60例分析古道健南宁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530012转移因子(TF)是一种免疫调节和促进剂,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我们用以治疗慢性喉炎收效颇好,现整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均来自门诊慢性喉炎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和对...  相似文献   
102.
103.
催眠术一直给人神秘、魔术般的印象,但是,当我们认真研究就会知道,催眠并不是像魔术、占卜那样虚幻的东西,实际上,它有看非常严密、完整的理论,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大有作为的科学,这篇文章在简单回顾催眠术发展的同时,也能纠正我们很多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04.
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卫民 《微生物与感染》2000,23(1):15-17,23
  相似文献   
105.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很多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根除H.pylori就显得至关重要。从1999年至今,我国共颁布了5次H.pylori感染共识,根除H.pylori方案经过不断改进,从最初的PPI/RBC+2种抗生素的标准三联方案到目前第五次H.pylori感染共识推出的含铋剂四联方案,我国学者在根除H.pylori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目前的含铋剂四联方案仍有不足之处,抗生素的耐药问题严重影响了H.pylori的根除率,加之再感染率有上升趋势,故H.pylori的根除治疗还面临着许多困惑。所以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中到了联合中药治疗上面。已有研究证实,某些中药不仅在体外有抑菌作用,而且与PPI、抗生素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减少抗生素耐药的发生。本文将近年来中西药联合根除H.pylori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14 C呼气试验(14 C-UBT)检测确定为H.pylori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情况、溃疡愈合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留取全部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和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B/E值)。结果观察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8.3%、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和76.7%(P0.05),不良反应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与治疗前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内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肠杆菌、肠球菌及酵母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B/E值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肠杆菌、肠球菌及酵母菌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B/E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规抗H.pylori治疗易引起消化性溃疡患者肠道菌群紊乱,降低肠道定植抗力。益生菌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提高H.pylori根除率和溃疡愈合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是世界范围关注的焦点,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是世界各国针对感染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但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率,尤其是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的增加,标准三联疗法根除效果逐渐不能满足需求,更多的疗法得以推出。但是新推出的诸多疗法都应用了比以前更大剂量、更多种类甚至更长疗程的抗生素,这对于肠道微生物的微生态结构和数量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同时也可能会对其耐药性产生影响。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和一些新型实验疗法的研究结果,以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放射线引导下经椎间盘入路毁损内脏神经治疗上腹部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上腹部癌痛患者26例,在放射线引导下经T11~12椎间盘入路穿刺,注射无水乙醇5.0 mL毁损内脏大、小神经,观察穿刺成功率,并记录术前、术后1天、1周、2周、1月、2月的疼痛强度(N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以及手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到位,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和术前相比,术后各时点的NRS评分、每日吗啡消耗量下降,QOL评分增加(P0.05)。其中,6例患者发生暂时性腹泻,一周内恢复;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背部烧灼感,未经特殊处理24 h后症状消失。结论:在放射线引导下经椎间盘入路毁损内脏神经治疗上腹部癌痛的操作简单,疗效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9.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生物靶标上的光敏剂,从而产生活性氧并有效杀伤多种耐药病原体的新型治疗方式,具有作用广、安全可控、不易耐受等优点。大量体外实验已证实了PDT疗效,但目前动物实验数据较少,且治疗参数不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DT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本文综述近年来PDT用于体内抗感染治疗的动物模型构建、治疗方案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未来PDT抗感染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对74只豚鼠,通过颈静脉注入大剂量的速尿,建立了豚鼠急性耳蜗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利用动态观测手段中的激光多普勒测试技术及静态观察方法的螺旋韧带血管纹红细胞计数技术,探讨了微波对成年豚鼠耳蜗微循环的保护作用。为保护和改善动物的听力水平提供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