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71.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营养(NH4^+/NO3^-分别为0/100、50/50和100/0)对小麦光合作用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铵营养较单—NO3-营养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可溶性糖含量,叶、根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而对谷铵酰胺合成酶活性影响较小.与单—NO3-营养相比。增氨营养下叶片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的提高相关。而维持较高的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比例有利于氮同化和生长.因此,增铵营养下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维持较高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蛋白质比例。从而促进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72.
利用放射型根瘤菌WSH2 6 0 1(RhizobiumradiobacterWSH2 6 0 1)重点考察了葡萄糖、蔗糖、玉米浆和蛋白胨、添加物以及流加发酵对细胞生长和产辅酶Q1 0 的影响 ,结果表明 ,葡萄糖和蔗糖适合于生产辅酶Q1 0 的最佳浓度分别为 30g L和 40g L ;辅酶Q1 0 发酵时玉米浆和蛋白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 11g L和 16g L ;添加蕃茄汁、玉米浆能提高发酵液的生物量 ,玉米浆、异戊醇、L 甲硫氨基酸等能促进辅酶Q1 0 的积累 ;与分批发酵相比 ,在 7L罐上流加蔗糖其细胞生物量 (DCW)和辅酶Q1 0 积累量增加 ,若在流加蔗糖的同时流加适当浓度的玉米浆能显著提高辅酶Q1 0 的产量 ,最大产量达到 5 2 .4mg L ;最大生物量 (DCW)和胞内辅酶Q1 0 含量 (C B值 )分别达到 2 6 .4g L和 2 .38mg g DCW ,比不流加的分批发酵分别提高 5 3 %和 33% ,比只流加蔗糖分别提高 2 4%和 2 6 %。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外源性PTEN在乏氧及放射前后对胰腺癌细胞系ASPC-1细胞周期及克隆形成的影响。方法将质粒pEAK8和pEAK8-PTEN分别转染ASPC-1细胞,获得ASPC-1-pEAK8细胞及ASPC-1-pEAK8-PTEN细胞,将ASPC-1、ASPC-1-pEAK8和ASPC-1-pEAK8-PTEN细胞各分成常氧组、乏氧组、照射组、乏氧照射组。乏氧组施加乏氧(1%O2)处理,乏氧时间为24 h,照射组接受4Gy单次照射,乏氧照射组在乏氧下进行照射。应用Western印迹杂交、流式细胞术、成克隆分析法检测外源性PTEN对ASPC-1细胞PTEN蛋白表达、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ASPC-1-pEAK8-PTEN细胞较ASPC-1、ASPC-1-pEAK8细胞PTEN蛋白增加明显。常氧下,ASPC-1-pEAK8-PTEN细胞较ASPC-1、ASPC-1-pEAK8细胞G2/M期细胞增多,并且放射线进一步增强了G2/M期细胞阻滞。乏氧8h后,ASPC-1-pEAK8-PTEN细胞较ASPC-1、ASPC-1-pEAK8细胞凋亡比例显著提高。常氧及放射后,ASPC-1、ASPC-1-pEAK8、ASPC-1-pEAK8-PTEN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3.33±8.38%、31.67±4.32%、24.00±3.90%和5.53±0.52%、5.33±0.74%、3.73±1.20%。乏氧及放射后,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9.67±4.97%、29.50±3.39%、19.83±5.12%和12.08±0.78%、11.17±0.73%和7.38±0.58%。结果表明,ASPC-1-pEAK8-PTEN细胞较ASPC-1,ASPC-1-pEAK8细胞在照射及乏氧前后克隆形成率均明显降低。结论外源性PTEN可使胰腺癌ASPC-1细胞阻滞在G2/M期,增强乏氧诱导细胞凋亡,增强放射线诱导ASPC-1细胞G2/M期阻滞的能力,提高放射线对ASPC-1细胞在常氧及乏氧下的细胞杀伤。  相似文献   
74.
征稿启事     
《激光生物学报》是中国遗传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  相似文献   
75.
巧购调料     
我们都知道,调料在我们的烹饪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调料既能去腥除味,又能增香添色,在做任何一道莱肴的时候都离不开它。但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上购买到品质上乘的调料,调料购买后又能正确地储存,却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76.
胡璟  胡可锦  赵素萍  唐瑶云 《生物磁学》2009,(13):2472-2475
目的:构建融合启动子E6.hTERTp,以探讨放射干预后放射敏感启动子片段E6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hTERTp)启动活性以及对鼻咽癌靶向调控的影响。方法:通过Overlap PCR法合成融合启动子E6.hTERTp,连接至PGL3 basic质粒。构建含EGR-1启动子(EGR-1p)以及hTERTp的PGL3 basic载体做对照。使用Lipo2000将报告载体以及pRL-SV40质粒共转染正常人成纤维细胞HDF以及人鼻咽癌CNE-2细胞,并给予不同剂量放射干预,双荧光素酶法检测其启动活性。t检验分析不同细胞系中不同放射条件下各启动子启动活性差别。结果:在正常HDF细胞系内,无论放射与否,hTERTp组以及E6.hTERTp组的启动活性均很低;而在CNE2细胞系中,三种启动子启动活性均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其增长幅度从大到小分别是EGR-1p组、E6.hTERTp组、hTERTp组。在相同放射剂量干预下,EGR-1P组、E6.hTERTp组与hTERTp组三组间的启动活性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别(p〈0.01)。结论:放射诱导型增强子E6能够明显提高hTERTp放射敏感性,且不影响其在鼻咽癌中靶向性调控作用,为该类肿瘤的放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7.
《生物磁学》2009,(23):I0003-I0003
在近期召开的意大利米兰乳腺癌国际会议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人员提出的乳癌”低剂量持续靶向给药方式”。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这种低剂量持续化疗给药方式即将中药与低剂量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于乳腺癌治疗,显示出高效、低毒、不易耐药等优点。美国权威期刊《癌症生物治疗和放射药理》去年底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8.
《生物磁学》2009,(16):I0003-I0003
在近期召开的意大利米兰乳腺癌国际会议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人员提出的乳癌“低剂量持续靶向给药方式”,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这种低剂量持续化疗给药方式即将中药与低剂量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于乳腺癌治疗。显示出高效、低毒、不易耐药等优点,美国权威期刊《癌症生物治疗和放射药理》去年底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剂量学研究明确非小细胞肺癌各照射方法中食管放射损伤.方法:分为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组.3D-CRT分为全纵隔预防照射(TNI)、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SNI)、不做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N-SNI)三组.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肿瘤控制率(TCP)评价各治疗计划.结果:常规放疗、TNI、SNI和N.SNI组PTV-2的TCP分别为:0.92、0.95、0.95、0.96;食管修稿≥45Gy照射的百分比(V45)分别为37.45%、48.04%、38.4%、29.67%;NTCP分别为0.0762、0.1142、0.0612、0.0551.结论:3D-CRT在靶区剂量分布上明显优于常规放疗,选择性和不做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可以更好的减少食管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80.
急性放射性损伤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重要类型,目前未有较理想的治疗方案。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够多向分化、自我更新,且具有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抗炎、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其在促进组织修复的优势显而易见,而移植的时机、剂量长期以来莫衷一是。致瘤性等安全问题制约其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近年来,MSCs趋向于无细胞化移植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一研究新进展势必迎来急性放射性损伤治疗的新格局,本文对此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