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苏珠英  黄翔  杨容 《蛇志》2008,20(2):163-164
输尿管镜与气压弹道碎石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碎石效果确切可靠,损伤轻微,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等优点.有文献报导,其成功率在80%~90%[1].  相似文献   
92.
目的完善大鼠左心室插管技术并确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功能指标参数。方法将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组(CAA)。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制作CHF大鼠模型,BL-420E+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测定心功能参数。观察比较2组大鼠第6周后测定的心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1)经进一步完善大鼠左心室插管技术,成功率明显提高。(2)CAA组大鼠心功能明显减低,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左心室内压上升、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下降(P〈0.01)。结论改良大鼠左心室插管术提高成功率,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3.
目的测试气管插管法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恒河猴的优势效果及疾病分析,为有效感染恒河猴、制备H5N1疾病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人源H5N1病毒液经气管插管滴入恒河猴上呼吸道进行感染,观察感染恒河猴的临床表现,每天采集咽拭子、鼻灌洗液,在感染前2d感染后第3、5、7天采血,感染后第3和7天分别解剖1只恒河猴,取支气管淋巴结、肠淋巴结、鼻甲、心、肝、脾、肺、肾、肠、气管、脑及血液进行病毒分离、核酸载量检测和血常规测定。结果感染后第2天恒河猴出现食欲下降,活动减少,并伴有一过性体温升高,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下降。咽拭子、鼻灌洗液、肺、心、气管、脑、肝、肾、肠和血液中都能分离到H5N1病毒。结论气管插管法接种H5N1病毒能有效感染恒河猴,并在猴体内多组织中分离、检测到病毒,为制备完善的H5N1模型和检测指标确定、进一步研究H5N1病毒的致病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胃排空是衡量消化道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探讨消化道疾病病因学、药物动力学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一系列成熟的检测方法已经被用来测量人体胃排空,包括插管法、实时超声、放射性显像及呼吸试验等,但这些检测方法在实验动物及动物临床医学的应用还相对较少,正确评估实验动物胃排空能力的技术对于药物药理学、生物利用度和胃肠疾病诊断等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就常用的几个胃排空检测方法做一阐述,希望这些方法能为动物胃排空检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经胰管预切开与双导丝技术在困难胆管插管中的插管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反复进入胰管的困难胆管插管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经胰管预切开及双导丝技术辅助插管,对两组患者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成功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困难胆管插管患者,采用经胰管预切开的方式辅助插管操作简单,插管时间短,成功率高,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健康人群百日咳免疫现状及疫苗免疫成功率。方法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按照<1岁、1岁~、2岁~、3岁~、4岁~、5岁~、10岁~、15岁~、≥20岁共9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50~60人共508人进行观察,采用ELISA检测其百日咳抗体水平,免疫成功率监测选定监测对象为50人,同一对象于基础免疫前和完成基础免疫后1个月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健康人群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44.3%,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21.69 U/m L。免疫成功率的免疫前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94.0%、临界4.0%、阳性2.0%,抗体GMC为3.39 U/m L;免疫后抗体检测结果:阴性38.0%、临界16.0%、阳性46.0%,抗体GMC为20.75 U/m L。结论深圳市南山区健康人群百日咳抗体阳性率和免疫成功率均不高,提示要提高百日咳疫苗的免疫成功率和接种率,必要时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97.
亲体量和环境对东海小黄鱼补充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补充成功率通常可用多个假说机制进行解释,模型选择方法通过选择最优模型而支持某种特定假说.然而,由于忽略模型不确定性,将单一模型结果应用到衰退种类的资源管理或许并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案.本研究利用1992—2012年东海区海洋渔业统计、渔业资源监测和渔业资源同步调查获得的小黄鱼亲体量丰度、补充量丰度资料,以及同年东海北部5—8月海表温度(SST)、经向风应力(MWS)、纬向风应力(ZWS)、海平面气压(SSP)和长江径流量(RCR)等水文环境数据,采用AIC、最大校正R2和变量显著性3种独立的模型选择方法对竞争模型进行优化,根据模型选择结果探寻影响小黄鱼补充成功率的显著因素.同时,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在模型不确定性假设背景下对多种变量进行了概率集成.选取平均绝对误差、均方预测误差和连续排序概率评分3种概率检验方法评估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和标准模型选择方法的预报系统的整体性能.结果表明:3种模型选择方法获得的模型形式并不一致,AIC选择的预测变量有亲体量和经向风应力,变量显著性方法为亲体量,最大校正R2为亲体量、经向风应力和长江径流量.亲体量与补充成功率为显著负线性关系(P<0.01),表明种群可能通过自相蚕食、饵料竞争等过度补偿效应控制补充成功率;经向风应力强度和长江径流分别对补充成功率有近似显著的正效应(P=0.06)和负效应影响(P=0.07).在平均绝对误差和连续排序概率评分分析指标中,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均最小,变量显著性方法最大,最大校正R2模型在均方预测误差中估计精度最高.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亲体-补充量集成预报不仅可以提供精度较高的预报均值,而且可以通过概率分布定量评价模型预报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ICU困难气管插管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方法及护理配合。方法:对我院ICU51例采用丙泊酚镇静配合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心率(HR)、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患者配合情况和鼻腔出血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平均插管时间35s-75s,无心跳骤停和喉头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配合佳,生命体征变化不犬,4例患者出现轻度鼻腔出血,予稀释后肾上腺素滴鼻后缓解。结论:气管插管的成功与专业医师的操作技巧密切相关外,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程观察是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9.
黑胸散白蚁多对脱翅成虫群养的产卵及孵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多对脱翅成虫群养的方法对黑胸散白蚁群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体产卵及孵化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多对脱翅成虫群养,黑胸散白蚁表现出群居行为,会共同产卵、护卵;1~5对脱翅成虫群养的产卵历期分别为9.00,8.25,8.17,7.33,7.13d;孵化历期分别为36.67,39.33,31.33,35.88,36.33d;经分析差异均不显著。在1~4对脱翅成虫群养范围内,群体产卵成功率随原始脱翅成虫配对数量的增加而升高;4~5对产卵成功率比1~2对的显著要高(P<0.05)。  相似文献   
100.
邓海霞 《蛇志》2012,(4):429-431
目的研究Glidescope可视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科的临床技能教学。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学习的实习生、住院医师、进修生共137人,在进行气管插管培训时,采用模拟教学法,培训结束进行考核,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学生对此方法教学的评价。结果气管插管考核通过率91.24%,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并能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结论以Glidescope可视喉镜为媒介的教学方式,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操作机会,弥补传统教学的薄弱环节,推动教学改革,并为心肺复苏奠定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