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67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延续的载体,其质量是衡量个人、科研单位乃至国家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根据科技论文的特点,结合多年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经验,从如何确保论文学术水平、选题方向和写作思路、杜绝学术不端、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就科技论文撰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科技论文的层次结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和可重复性、表格插图的规范使用、规范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从编辑角度分析了如何提高科技论文的质量,以期为科技论文的撰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该研究在建立贵州省野生苦苣苔科植物名录和地理分布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其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从物种组成、特有性、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相似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采用筛除算法确定贵州苦苣苔科植物分布的热点地区。结果表明:(1)贵州省苦苣苔科植物共计2族8亚族28属153种(含种下等级),分布在75个县级行政区,有128/45个中国/贵州特有种,垂直分布以900~1300 m海拔段最为丰富。(2)通过计算省级相似性系数,发现贵州与广西的相似程度最高,最后筛选得到10个热点县,共代表了75%的苦苣苔科植物。(3)贵州省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地,苦苣苔科植物种类丰富,尤其是广义马铃苣苔属、广义报春苣苔属、广义石山苣苔属和蛛毛苣苔属等,有着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区域特有性。该研究可以为贵州省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3.
该文系统介绍了植物子平台所采取的以数字标本质量为导向的数字化技术规范和管理策略,以及CVH网站数据共享规则, 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4.
研究利用3种雄性化因素, 包括17α-甲基睾丸酮(MT, 5 mg/kg)、来曲唑(LZ, 300 mg/kg)和高温(33.5℃) 联合处理12—65日龄黄颡鱼幼鱼, 并将性成熟的XX伪雄鱼与正常XX雌鱼进行人工繁殖, 开展了全雌黄颡鱼(Tachysurus fulvidraco)规模化繁殖与苗种培育工作。研究发现, MT、LZ和高温共同作用可诱导XX黄颡鱼逆转为生理型雄性, 完全性逆转个体运动型精子比例与XY雄鱼无显著性差异, 组织学切片也显示其精巢中存在大量精子细胞, 推测XX伪雄鱼具有正常的繁殖功能。随后, 以XX伪雄鱼为父本, 正常XX雌鱼为母本开展了规模化人工繁殖, 获得了57万尾基因型全部为XX的黄颡鱼苗种, 并将其成功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在幼鱼60日龄和120日龄时取样发现, 分别有2.8%和12.0%的个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雄性化, 推测其可能受到池塘自然高温的影响而发生了性逆转。其余XX雌鱼卵巢发育良好, 来年繁殖季节可作为规模化人工繁殖的雌性亲本。研究成功开展了全雌黄颡鱼规模化繁育工作, 为全雌黄颡鱼规模化繁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也为黄颡鱼新品种选育中雌性选育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5.
美国西北部森林动物危害控制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北部森林动物危害控制研究动态张知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动物危害控制,森林生态系统,免疫不育,美国1危害状况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是美国西部的重要森林基地。松树(Pinusponderosa)、雪杉(Pseudotsugat...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南方二叠纪礁类型及成礁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我国南方的二叠纪礁主要分布在黔、桂、川东、湘鄂西以及中下扬子地区,有两次大的成礁期,即茅口期和长兴期,且以长兴期礁发育好、分布普遍。根据礁的成因、组构及礁岩类型,将南方二叠纪礁分成4类:生物礁,生物丘,灰泥丘和地层礁。各类礁均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同时它们的形成、演化和消亡,明显地受到古构造(尤其是古断裂)、古地理、古环境和海水进退、海平面升降的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07.
Liang PJ 《生理学报》1999,51(4):377-385
本文应用胞内记录和动态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离体鲫鱼视网膜视锥驱动的高度型水平细胞(LHC)上不同视锥信号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绿背景光的作用可以提高LHC的红光反应,这种增强作用与绿敏锥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模型分析表明,背景光 的作用谷氨酸介导的前馈性通路和GABA介导的反馈性通路活动同时得以增强,水平细胞对光反应的增强效应不能为外泊性GABA所消除。则其程度为前馈性通路和反馈性通路活动增加的相对  相似文献   
108.
Correlation of behavior changes and BOLD signal in Alzheimer-like rat model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Memory impairment is usually the early and most promi-nent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Alzheimer disease (AD), aprogressive neurodegenerative illness characterized bygradual deposition of neuritic plaques and neurofibrillarytangles in the brain of the patie…  相似文献   
109.
体重和摄食水平对鳜和乌鳢身体的生化组成和能值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实验结果表明,野生鳜和乌鳢的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值均随体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野生鳜灰分含量变随体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但野生乌鳢灰分含量与体重关系的回归方程则不显著(P<0.05);实验鳜和乌鳢干物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值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实验鳜蛋白含量和灰分含量与摄食水平关系的回归方程不显著(P<0.05),实验乌鳢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0.
西双版纳人工林林窗光照剖线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林窗北缘为中心,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林窗及周边N-S样带上光照水平梯度分布。结果表明:林窗的发生导致光照明显增加,从林内到林窗中央,光强呈明显增大趋势,上午雾末消退时,相对光照强度水平梯度变化曲线峰值出现于林窗中央,午后雾消退后,林窗边缘为相对光强梯度变化最甚的地段,峰值由林窗中央向林窗北缘移进。林窗边缘,林窗中央及林内光照强度日变化曲线均为不对称的单峰型,但峰值出现和振幅不同。在太阳高度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