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雷中电 《遗传》1989,11(2):26-28
对500例楚雄彝族皮纹正常值进行调查,罗罗卜支系斗型纹最多,双手十指全为斗型纹的比例很 高,而弓型纹、箕型纹、atd角、通关手、小鱼际花纹都少于白种人和汉、维、哈、蒙古等民族,也少于彝族 撒梅支系。表明指纹图型不但有种族和民族差异,而且同族中的不同支系也有差异。 关锥词:楚雄彝族,指纹,稳定性,特异性  相似文献   
92.
遗传标记是遗传分析的基础。直至80年代中期,所有法医物证鉴定的遗传标记都局限于用血清或凝胶电泳测定的蛋白质多态。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问世,才有可能在基因组DNA的水平上直接分析其可变性。致的人  相似文献   
93.
新疆八个民族指纹崎线离解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我国新疆8个民族的中小学生8000人(男女各4000人)的指纹蜻线离解出现频率。结果表明,十指指腹有肤纹覆盖的任何区域均可出现蜻线离解,其频剖男高于女。民族间频率高低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4.
采用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GATA)~4|分别与近交系小鼠BALB/c和经10年 30代培育而成的自发突变型近交系先天遗传性白内障BALB/cBk-Cat小鼠进行DNA分杂交,DNA指纹显示:(1)BALB/c小鼠个体之间以及BALB/cBk-C at小鼠个体之间没有差异;(2)BALB/c小鼠与BALB/cBk-Cat小鼠的DNA指纹在23-6kb之间的区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5.
赫哲族掌指纹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对166名健康赫哲族人的掌指纹进行了研究,其中男性86名,女性80名。本文列出了58个赫哲族掌指纹参数,将其中52个掌指纹特征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了相关及主成份分析。并且,将赫哲族的掌指纹特征与汉族的掌指纹特征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赫哲族的掌指纹特征是与汉族相似的,并且有自己的特征;双手同名指的相关系数大于非同名指,单手相邻指的相关系数大于相隔指;在有关掌指纹特征的研究中,指纹的重要性大于掌纹。  相似文献   
96.
几种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娟 《菌物研究》2005,3(1):58-62
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与降解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约90%的真菌种类仍然未知,且大部分难于分离和培养。因此核酸杂交;核酸序列分析;DNA指纹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于真菌分类、鉴定、种群结构、群落多样性研究。本文综述了这几种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真菌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7.
白僵菌不同菌株DNA扩增图谱与其来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林华峰  胡萃 《菌物系统》1999,18(1):73-78
采用RAPD技术对28个不同来源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进行了测定。菌株间显示了DNA图谱的多态性,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其多态性与菌株的原寄主和原采集地之间未表现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
为实现活性细菌的快速和原位检测,使用无机碱性双氧水作为"清洁"还原剂,还原制备了一种毛丹状Au@Ag合金纳米颗粒,并将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材料。研究发现:构建的毛丹状Au@Ag合金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和致密的表面纳米毛刺,该结构对细菌表面的吸附能力较强,且不影响细菌的生物活性;构建的毛丹状Au@Ag合金纳米颗粒在单颗粒表面具有大量的"纳米针尖"和"纳米间隙",这种结构可产生较强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将毛丹状Au@Ag合金纳米颗粒吸附于细菌表面,可以有效地增加细菌表面的SERS"热点",且在实际检测中容易操作。利用以上特点,在633 nm的激发光激发下,可以有效获得活性细菌的SERS指纹谱信号,该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效率高,能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细胞的SERS传感分析。  相似文献   
99.
以95%乙醇作为提取的溶媒,将加热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水浴挥干得到浸膏,并用甲醇配制成1 mg·m L~(-1)供试液。采用phenomenex-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0 nm HPLC色谱法测定,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了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均较好的5味山姜属中药乙酸乙酯部位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6个强峰;其中高良姜、大高良姜含有5个共有峰,高良姜和草豆蔻含有3个共有峰,大高良姜和红豆蔻含有2个共有峰,高良姜和益智含有3个共有峰。对5味山姜属中药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相似度分析,得出其相似度分别为0.955、0.805、0.371、0.794、0.345。所建立的5味山姜属中药乙酸乙酯部位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简便、可靠,其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的相似性不尽相同,高良姜、大高良姜、草豆蔻的相似性较大,红豆蔻、益智的相似性较小,说明同基原中药之间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为探讨山姜属中药亲缘关系与化学成分相关性提供了思路与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周天华  黎君  杨恒 《西北植物学报》2017,37(12):2378-2388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中国重要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同属近缘种繁多。该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17个种群的51份乌头样本和13个同属近缘种的65份样本进行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析了乌头及其同属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和系统发育关系,筛选出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SSR引物构建乌头及其近缘种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1)11对乌头微卫星引物均表现出高的多态性,共检测出109个复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9.91。(2)乌头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丰富(A=3.090 9,I=0.889 7,h=0.540 2),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显著(Gst=0.277 4);乌头属14种植物表现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A=9.909 1,I=1.526 2,h=0.690 5),物种间遗传分化显著(Fst=0.437),基因流微弱(Nm=0.451 8)。(3)聚类分析表明,同一种群的乌头样本首先聚在一起各自形成小支,17个小支聚为一支;13个乌头近缘种材料中,相同物种的样本分别聚为一支;乌头属14个物种聚为5个大支,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4)利用基因型丰富、多态性高的6对SSR引物(Tchin03、Tchin04Tchin20、Tchin26、Tchin29、Tchin32)可有效区分14种乌头属植物,并以此建立了乌头种质资源和近缘种的DNA指纹图谱。该研究为乌头的种质资源鉴定及混伪品鉴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