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75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81.
为探究外源物质对干旱胁迫下笔筒树生长的缓解效应和生理机制,对实验室培养的笔筒树幼苗进行了自然干旱胁迫,期间分别叶面喷施1.0 mmol/L水杨酸(SA)、150μmol/L褪黑素(MT)、100 mg/L多效唑(PP_(333))、2.5 mmol/L氯化钙(CaCl_(2))以及0.3 mg/L的2,4-表油菜素内酯(EBR)溶液,测定各处理幼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渗透调解物质等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与正常生长对照(CK)相比,干旱胁迫(DCK)显著抑制笔筒树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但能够显著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干旱胁迫显著抑制笔筒树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加剧对细胞膜的损害,进而引起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显著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干旱胁迫也使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显著降低。(2)与DCK处理相比,叶面喷施外源物质可以显著提高笔筒树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有效清除细胞内过多的活性氧,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使细胞膜系统代谢正常,减轻干旱胁迫对笔筒树幼苗造成的伤害,并提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有效减轻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抑制。(3)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适宜浓度的水杨酸(SA)和褪黑素(MT)处理对笔筒树幼苗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82.
干旱是限制向日葵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向日葵苗期抗旱性分子机制,该研究以向日葵K55与K58杂交构建的150个F7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其在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两种水分处理条件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根长进行表型测定,利用前期建立的SNP、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5个抗旱相关的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1)共定位到向日葵QTL位点11个,其中正常浇水条件下5个,干旱胁迫条件下6个,表型贡献率为0.768%~7.547%,且5号连锁群上定位到的QTL位点最多(3个)。(2)QTL置信区间内共筛选到62个与干旱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位于qLA 8 1上的rna23019、rna23004、rna22661、rna22193、rna23294、rna22783和位于qCC 13 1上的rna40140,这些基因可作为后续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的重点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为向日葵抗旱性研究及其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持续运动和间歇负重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骨骼肌组织细胞形态、骨骼肌Rab5 mRNA及蛋白表达、骨骼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选取8只为空白对照组(CR),其他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STZ(35 mg/kg)构建T2DM模型。选取24只T2DM分3组(n=8),分别为:T2DM模型组(DRM)、持续运动组(DCRE)、间歇负重运动组(DWRE)。持续运动方案:为前1~2 周准备活动15 m/min(10 min)、运动20 m/min(40 min)、整理活动15 m/min(10 min),后3~8周为 18 m/min(10 min)、25 m/min(40 min)、15 m/min(10 min);间歇负重运动方案:采用负荷重量为15%(1~2周)、30%(3~4周)、45%(5~8周),运动均为15 m/min(5 min),共12组,组间休息3 min。8周后,通过HE观察骨骼肌病理形态变化,qRT-PCR检测骨骼肌Rab5、葡萄糖转运酶4(GLUT4)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及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Rab5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浆Rab5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浓度。结果: 相比CR,DRM存在骨骼肌病理损伤,骨骼肌Rab5mRNA及蛋白表达、GLUT4 mRNA表达均降低(P<0.01),血浆Rab5和GHb均显著升高(P<0.01);与DRM比较, DCRE、DWRE骨骼肌病理损伤均显著减轻,骨骼肌Rab5 mRNA及蛋白表达、GLUT4 mRNA表达均升高(P<0.05,P<0.01),血浆Rab5和GHb降低(P<0.01);DCRE与DWRE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种运动方式均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理损伤,并可通过提高骨骼肌Rab5基因和蛋白表达从而增强 GLUT4转运能力,缓解骨骼肌糖代谢稳态失衡,但2种运动方式对骨骼肌Rab5蛋白和糖代谢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84.
以黑麦草和苜蓿为对象,分别叶面喷施和根施100 μmol·L-1的褪黑素溶液,在干旱胁迫下测定了生物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养分含量(有机碳C、全氮N、全磷P)等指标,研究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植物抗氧化能力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和苜蓿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降低,外施褪黑素能够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黑麦草和苜蓿生长的抑制作用,叶面喷施和根施褪黑素使干旱胁迫下黑麦草的生物量分别增加14.5%和29.6%,苜蓿的生物量分别增加36.6%和49.1%。干旱胁迫下,黑麦草的SOD、POD活性和苜蓿的SOD活性显著降低,外施褪黑素显著提高黑麦草和苜蓿的SOD、POD、CAT活性,减少叶片中MDA的积累,使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干旱和外施褪黑素对黑麦草和苜蓿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叶片和根中的N、P含量以及苜蓿根中的N含量降低,外施褪黑素提高黑麦草和苜蓿根和叶片中的N、P含量,这表明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和苜蓿的养分吸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施用褪黑素不仅能改善植物的抗氧化能力,还能调节养分吸收以增强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而且叶面喷施褪黑素效果好于根施。  相似文献   
85.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沙垄4个坡位和坡向,设置减少65%和增加65%生长季降水量以模拟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事件,研究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事件对沙垄不同坡位和坡向短命植物层片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极端干旱使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和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分别显著降低48.8%和13.7%,极端降水使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和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分别显著增加37.9%和23.2%。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的敏感性(0.26和0.21 g·m-2·mm-1)显著强于地下净初级生产力的敏感性(0.02和0.03 g·m-2·mm-1)。沙垄东坡地上净初级生产力(24.22 g·m-2)和地下净初级生产力(5.77 g·m-2)与西坡相比显著增大29.7%和71.7%,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和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在不同坡位和坡向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6.
土壤干旱对元宝枫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控水法和P—V技术研究分析了不同土壤干旱(速度、程度)条件对元宝枫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元宝枫具有很强的渗透调节能力.但该能力受土壤干旱的速度和程度影响,在缓慢干旱条件下,元宝枫叶片的ψw、ψ0、π100、RWC^0、ROWC^0均明显降低.其中与渗透调节能力直接相关的(π100可下调0.52MPa,ψ0下调1.51MPa。在快速干旱条件下π100和ψ0分别仅下凋0.20MPa和0.48MPa。△π100值也表明缓慢干旱条件下元宝枫渗透调节能力是快速干旱下的45倍。在缓慢干旱条件下.由轻度到中度干旱时其渗透调节能力显著增强(增加270%);由中度到严重干旱时.增加不明显(增加了24.5%)。从3种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π100值的动态变化可见,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对渗透调节能力的贡献是第一位的.其次是Pro、游离氨基酸。  相似文献   
87.
干旱胁迫下沙棘叶片细胞膜透性与渗透调节物质研究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57  
研究了在干旱胁迫下沙棘幼林苗木渗透调节能力与沙棘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Pro在干旱中、后期累积显著增加而降低渗透势,使沙棘具备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而表现为低水势耐旱特性;K^ 在干旱下无显著累积。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Pro)的共同作用,使长期轻度、中度干旱下沙棘叶片可溶性蛋白降解少,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加缓慢,重度二进下也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这些物质是构成沙棘强耐旱性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88.
九种沙生灌木水分关系参数的实验测定及生态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压力-容积(PV)技术测定了毛乌素沙地9种灌木的水分关系参数,结果表明:沙生及荒漠灌木水分关系参数有较大的变异性,并且有些参数对不同灌木的生态适应性具有一定指示意义。两种荒漠灌木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Maxim.)及霸王(Zygophyllumxonthoxylon(Bge.)Maxim)具有很强的干旱适应性,其它的多数沙灌生灌木则表现多样的适应性,沙柳(Salixpsamm  相似文献   
89.
土壤大气湿度组合对玉米生长和WUE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气候生长箱盆栽试验,模拟土壤和大气湿度不同组合处理,发现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显著抑制玉米生长。大气湿度提高,在一定程度能改善作物的水分状况,降低蒸腾,解除土壤干旱危害,产生生长和生理补偿效应,明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0.
谢艳兰 《蛇志》1998,10(4):68-69
颅脑损伤并发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的急重症疾病,病情重,病死率高。外伤性颅内血肿在颅脑损伤中占8%~10%,及时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从1996~1997年开始对28例颅脑手术后进行持续冲洗引流的方法,除2例合并有严重的脑干损伤造成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