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6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长喙毛茛泽泻(泽泻科)的交配系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濒凶植物长喙毛茛泽泻的交配系统作了综合研究。结果理:该种的花粉粒和柱头较平滑,花内分泌细胞存在但欠发达,开花前花粉萌发率较高而开花1h后花粉萌发能力急剧衰退,花粉/胚珠比较低,花部综合特征与其花前期闭花授粉的交配习性相适应。该种的自然居群及实验居群中均未观察到花间的虫媒传粉,仅有极小型昆虫起花内传粉作用,亦未检出风媒花粉流。  相似文献   
102.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宿主植物提供碳水化合物供其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添加外源物质调控AMF和宿主植物的关系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措施。通过盆栽实验种植番茄,探索土施不同糖类对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的侵染率、产孢能力和功能(宿主植物生长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和蔗糖可提高接种了摩西球囊霉的番茄的地上部生物量以及磷、钾吸收量,但对地上部氮吸收量影响不显著;添加麦芽糖和淀粉对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均不显著。添加糖类处理,土壤碱解氮均有下降趋势;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随着地上部磷和钾吸收量增加有下降趋势。糖类添加对土壤有机质没有影响。添加不同糖类均提高了AMF的侵染率,其中添加蔗糖处理的侵染率较单独施用摩西球囊霉菌处理增加了114%。单独施用摩西球囊霉菌剂处理土壤孢子数为10个/g,添加葡萄糖和淀粉处理的孢子数均为8个/g,添加蔗糖和麦芽糖处理的孢子数均为11个/g,添加糖类均对AMF产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分析其对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60例糖尿病(DM)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DN前期组58例(A组),DN早期组52例(B组)及DN临床组50例(C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61例为对照组(D组)。比较四组受试者血中NGAL、CysC、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EA),及尿中微量清蛋白(UMA)水平的差异,分析血NGAL、CysC与UMA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A、B、C组受试者NGAL、CysC及UMA水平显著高于D组,且CB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BUN和CREA水平均明显高于A、B、D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较D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NGAL、CysC与尿UMA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59,0.64;P均0.05)。结论:DN早期患者血浆NGAL与血清CysC水平显著升高,且二者均与尿UMA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肾脏损害程度及DN早期诊断的较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麻疹减毒活疫苗检定用Vero细胞代次的稳定性范围。方法用DMEM培养液将Vero细胞137代连续传至173代,检测其细胞活力,并观察Vero细胞的形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参考品进行病毒滴定及热稳定性试验。结果 170代以下Vero细胞形态良好,细胞活力在85%以上,麻疹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度热稳定性试验的结果:137~169代Vero细胞活力及原麻疹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度热稳定性试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170代以上代次的Vero细胞活力及原麻疹减毒活疫苗热稳定性试验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169代以下Vero细胞为检定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最佳细胞代次。  相似文献   
105.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136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心律失常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8例用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68例用胺碘酮治疗,治疗4周观察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Q-T离散度,平均心室率,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Q-T离散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胺碘酮治疗后Q-T离散度变化不大。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平均心室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平均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治疗心律失常,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究恒频-调频蝙蝠下丘神经元恢复周期特点及其对声脉冲跟随率的影响,实验采用模拟的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自然状态下的恒频-调频发声信号为声刺激,在5只听力正常的大蹄蝠上记录了下丘神经元的声反应和恢复周期(n = 93).结果发现,根据神经元恢复率达50%时的双声刺激间隔(inter pulse interval,IPI),可将其分为长时恢复型(long recovery,LR;47.4%)、中等时间恢复型(moderate recovery,MR;35.1%)和短时恢复型(short recovery,SR;17.5%).每种类型依据其恢复率随IPI增加而呈现的不同变化又可进一步分为单IPI反应区神经元,多IPI反应区神经元,以及单调IPI反应神经元.LR,MR和SR型神经元恢复率达50%时的平均IPI分别为(64.0 ± 24.8),(19.6 ± 5.8)和(7.1 ± 2.4) ms (P < 0.001),相对应的平均理论每秒声脉冲数分别为(18.2 ± 7.0),(55.4 ± 15.7)和(171.3 ± 102.9) Hz (P < 0.001).结果提示,单IPI和多IPI反应区神经元具有特殊IPI反应特性,能对蝙蝠捕食和巡航期间所处的时相做出准确判断,而单调IPI反应神经元对IPI变化的敏感性较强,但时相判断性较差.另外LR,MR和SR型神经元恢复周期和理论脉冲跟随率的平均结果均能与这种蝙蝠回声定位期间3个时相的发声行为相匹配,且神经元恢复周期参与决定声脉冲跟随率,满足了蝙蝠巡航、捕食的行为学需要.  相似文献   
107.
大兴安岭落叶松林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林17个科26种植物丛枝菌根(AM)定居情况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在26种植物根样中形成典型AM定居的有23种,占88.46%。菌根侵染率为0~78.7%,平均为21.69%。在26种植物根样中,4种植物形成重楼型(Par-is-type)AM,占15.38%;10种植物形成疆南星型(Arum-type)AM,占38.46%;9种植物形成中间型(Intermediatetype)AM,占34.62%,3种植物未能形成AM菌根,占11.54%。从23种植物根围土样中分离到50种AMF,分属于5个属,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24种占48%;球囊霉属(Glomus)19种占38%;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5种占10%;原囊霉属(Archaeospora)1种占2%;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占2%。Acaulospora和Glomus2属真菌在大兴安岭落叶松林土壤中占绝对优势;尼氏无梗囊霉(A.nocolsonii)和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是优势种。植物根围土壤中AMF的孢子密度平均为68.94个.100g-1风干土;AM...  相似文献   
108.
上海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对固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上海市区航片数字化、代表性样地群落调查、优势树种生理参数测定和CITYgreen模型软件,对上海城市森林固碳能力进行评估,并探讨群落结构对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城市森林总碳贮量为478472t,年碳固定量为6256t.a-1,平均碳密度为47.80t.hm-2,平均固碳率为0.625t.hm-2.a-1;城市森林的固碳率与郁闭度及群落密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平均胸径负相关;碳密度与郁闭度及平均胸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群落密度无显著相关;低密度高胸径群落比中、高密度群落具有更高的碳密度;混交林碳密度高于纯林,复层林碳密度和固碳率都高于单层林,且固碳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受平均胸径、群落密度等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中药益坤宁(yikunning,YKN)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益坤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30只自然衰老的围绝经期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益坤宁实验组、围绝经期对照组和利维爱(livial)对照组,另选10只青年雌性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连续灌胃处理4周后,采用原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大鼠卵巢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卵巢中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益坤宁组大鼠卵巢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围绝经期对照组(P0.01);益坤宁组大鼠卵巢中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围绝经期对照组,高于青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益坤宁通过降低围绝经期大鼠卵巢细胞凋亡率,下调卵巢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从而延缓卵巢衰老,这可能是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0.
褐藻寡糖抗环磷酰胺诱导蚕豆根尖的细胞遗传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褐藻寡糖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褐藻寡糖能有效抑制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核率随褐藻寡糖处理浓度的降低而减少,但低于一定浓度后反而呈上升趋势;不同浓度的褐藻寡糖均可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大;褐藻寡糖还能有效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因此,褐藻寡糖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诱抗活性和调节细胞分裂生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