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0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51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在体外细胞质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犬肾传代细胞内形态发生及其抗原定位的电镜和免疫胶体金电镜研究,发现ICHV除了在宿主细胞核内发生外,还有一条细胞质内的发生途径。在细胞质内病毒核壳体的装配是以均质致密包涵体和副晶格包涵体为“基地”,这与人们熟知的细胞核内形态发生方式相似。免疫胶体金标记显示,细胞质包涵体中含有大量的ICHV抗原成分,显核壳体在细胞质内装配病毒的结构蛋白来源。此外,在感染的细胞质内还观察到与核内相同的病毒核心样结构。  相似文献   
92.
本实验用免疫印迹法纯化的抗EBNA亚型抗体,结合显微荧光分光光度检测技术,检测在不同感染状态下,三种亚型EBNA抗原在细胞中的表达程度。结果表明,处于潜伏感染状态下的Raji细胞EBNA-1表达量较大,经巴豆油和正丁酸诱导进入钝挫感染状态后EBNA-1表达减少,而EBNA-2的表达增强。B_(95-8)细胞也有相似的趋势。表明EB病毒的激活可能与不同EBNA亚型表达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3.
应用胶银技术,对软组织肿瘤特别是纤维源性肿瘤核仁组成区蛋白进行了定量研究。在软组织一些恶性肿瘤中,以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最高,并以此排列了它们的恶性度顺序。在纤维源性肿瘤中,纤维瘤、瘤样纤维组织增生、纤维肉瘤及其亚类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有显著与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其中随访的34例纤维肉瘤患者,具有高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5)与低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5)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20%和53%(P<0.05)。因此,作者认为核仁组成区蛋白定量在判定软组织肿瘤的恶性度、鉴别其良恶性及预测患者预后中均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猫延髓吻侧腹外侧区NPY、SOM和NT免疫反应物质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理学研究表明,延髓吻侧腹外侧区(RVL)在维持血压稳定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用免疫组化ABC技术,观察了猫RVL神经肽Y(NPY)、生长抑素(SOM)和神经降压肽(NT)免疫反应(IR)细胞和纤维的分布,以便为研究此区血压调节功能的机制提供形态学资料。结果表明:NPY—、SOM—IR细胞和少量NT—IR细胞主要分布于旁巨细胞外侧核、外侧网状核吻侧部以及外侧网状核背侧紧邻的网状结构。这些细胞从RVL尾侧向吻侧逐渐减少。NPY—IR纤维分布于旁巨细胞外侧核以及外侧网状核吻侧部的腹内侧区。NT—IR纤维较多,可见两丛中等密度的NT—IR纤维:一丛位于旁巨细胞外侧核;另一丛位于面后核、疑核以及二核紧邻的区域。此外还可见少量SOM—IR纤维。  相似文献   
95.
在扬州地区,稻象虫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其越冬存活率免耕田>少耕田>常规耕田,肾发育的高低温临界点为38.16℃和9.84℃,最适发育温度26.52℃,有效积温117.8日度,每头稻虫产卵卵3-29粒,平均18.8粒;成虫羽化后17-31天为产卵盛期;产卵孔平均高度为4.1±1.5cm,水象下卵孔占28.6%:产卵孔与取食孔特征不同.卵期7±1.8天.成,幼虫的各群空间格局基本属密集颁布(仅x^-≤3时的成虫种群为随机分布).单季稻的为害重于双季稻;沙质土壤的发生量多于粘壤土,稻—麦(油菜)两熟制田的为害显重于稻-稻麦(油菜)三熟制田。  相似文献   
96.
我们用免疫胶体金色埋前标记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了人胚肺细胞(HEL)内,人巨细胞病毒(HCMV-AD_(169))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ⅠSM_(44))抗原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在细胞这一微生境内,一病毒对另一病毒可能发生的影响。电镜下计数HSV-1组和HCMV HSV-1组特异性结合金颗粒数得HSV-1组为657个,HCMV HSV-1组的总数为283个。t检验P<0.01,差别非常显著。并且HSV-1组细胞的胞浆中的病毒颗粒,比HCMV HSV-1组明显多。荧光显微镜下:HSV-1组阳性细胞数为689个HCMV HSV-1组只有484个,经poisson分布u检验,P<0.01,差别非常显著。免疫荧光实验还表明:HSV-1组,抗血清在1:320时仍有荧光清晰的阳性细胞,而HCMV HSV-1组,抗血清在1:160时,却无荧光阳性细胞。细胞病变效应(CPE)动态观察显示:HSV-1组8小时即有细胞病变,24小时蔓延整个单层;而HCMV HSV-1组超感染14小时才有细胞病变。24小时约有75%细胞受累。结果表明HCMV对HSV-1的抗原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抑制作用的可能机理及其在分子生态学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正>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其流行以福氏菌群为主,在发达国家则以宋内氏志贺氏菌较多。由志贺氏Ⅰ型和福氏志贺氏菌引起的菌痢特别严重,且后者常引起慢性感染。痢疾菌的感染力较强,约为10-100个菌,ID50<1000个菌。由于菌痢的发病率高,感染性强,感染剂量小,血清型多,以及抗药性菌株的增加。因而对它的防治,在发展中国家就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年来人们在痢疾菌苗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现就其保护性抗原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8.
将编码Vi抗原的基因克隆到减毒的鼠伤寒沙门氏菌中组建的基因重组株Vi4072,以3×10~8CFU一次口服感染Balb/C小鼠,4天后按7,14,21,28,35,42,49,56,63,70天的间隔收集分离小鼠的集合淋巴结,肝,脾.鉴别是否有本菌出现,并检测血清和小肠匀浆液中的vi抗体.结果表明,感染后49天仍可从脾中分离到该菌;70天仍可从血清和小肠匀浆液中测出vi抗体。  相似文献   
99.
大鼠脑突触质膜糖皮质激素受体样抗原的免疫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红  王福安 《生理学报》1993,45(2):186-189
本文利用ABC金标记法(受体-抗受体中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马抗鼠IgG-金标链霉亲和素),首次在电镜下观察到大鼠脑突触质膜的外表面存在有糖皮质激素受体样抗原,为神经细胞膜上可能存在有糖皮质激素受体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川东南古蔺铁索桥剖面志留系兰多维列统沉积时的古地理位置处于滇黔桂古陆之北的陆表海环境。埃隆阶上部石牛栏组从下段薄层泥状灰岩形成之后,相变为上段的生屑-砂屑灰岩夹含少量粉砂质泥岩,展示海水深度变浅的过程。本文基于该剖面露头和灰岩薄片鉴定,专述石牛栏组上段生物-沉积类型并分析浅海环境指标。石牛栏组上段粉砂质泥岩中大化石稀少,而灰岩层中底栖型后生动物壳相化石具有中等多样性,少量出现能鉴定属级的大化石密集层,可识别3种不同水动力强度改造的腕足类介壳滩;该段上部赋存珊瑚-层孔海绵原地格架生长建造的小型点礁,标定了该时期最接近滇黔桂古陆的后生动物造礁群落生态域分布点。石牛栏组上段不同粒度的壳相生屑颗粒与泥状灰岩砂屑构成灰岩的重要组分;海底环境指标,特别是不同水动力强度作用主导了灰岩中颗粒与灰泥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