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报道中国扁角菌蚊科1新记录属——乌菌蚊属Urytalpa Edwards,1929,并记述1新种:簇毛乌菌蚊U.bartata Caoet Zhou,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簇毛乌菌蚊Urytalpa barbata Caoel Zhou,新种(图1~4) 雄:体长4.1mm,翅长3.4mm。 本新种与分布于日本的U.crassicauda Uesugi,2004相似,但新种C脉略超过R5脉端至M1脉端距离之半,而U.crassicauda的C脉仅略超过R5脉端;新种Sc脉未达Rs脉基部,而U.crassicauda的Sc脉远超过Rs脉基部。另外,新种第8腹板端部中央有1卵圆形毛斑及第9背板端两侧各具1伸向腹面的长突起等特征也与该属内其它种有显著差异。 正模:♂,浙江泰顺乌岩岭,2005-V-27,王义平采自马氏诱捕器。副模:1♂,浙江庆元百山祖,1994-Ⅳ-21,吴鸿采;1♂,贵州江口梵净山,1988-Ⅴ-15,王象贤采。词源:新种学名意指其第8腹板端部中间着1簇紧密刚毛。  相似文献   
82.
报道采自中国海南省和云南省的扁蜡蝉科鳎扁蜡蝉属Tambinia Stal 1中国新记录种:似鳎扁蜡蝉T.similis Liang,2003,对雌性外生殖器进行了首次描述,并附中国已知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83.
扁蚜亚科昆虫虫瘿多样性研究(半翅目,蚜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虫瘿是蚜虫诱导植物异速生长的结果,虫瘿作为蚜虫重要的延伸特征,对蚜虫系统分类、系统发育关系、以及起源演化等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虫瘿的形态结构、着生部位等在蚜虫的物种间存在非常丰富的多样性,是蚜虫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也是物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在已有标本采集记录和资料的基础上,从结瘿的植物、虫瘿着生部位、形态结构及类型等4个方面对扁蚜亚科虫瘿的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亚科蚜虫大多都在原生寄主上形成虫瘿,个别属及种可在次生寄主上成瘿;虫瘿在类型上有虫瘿和伪虫瘿之别;在着生部位上,有叶片、叶脉、叶柄、小枝、粗枝等;虫瘿的形状也十分多样,有管状、袋状、球状、半球形、刺球状、纺锤形、圆锥形、分支状、香蕉束状等;在结构上既有单室、多室之分,也有开放型、封闭型之别.对于虫瘿多样性的研究,可为虫瘿演化规律的探讨提供重要信息,也是基于虫瘿进行物种鉴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4.
中国六种重要药用真菌名称的说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戴玉成  李玉 《菌物学报》2011,30(4):515-518
对我国6种重要药用真菌的名称进行了考证,按照国际命名法规及《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对这些种类的拉丁和汉语学名进行了讨论。建议下列汉语名称和拉丁名称为规范的汉语学名和拉丁学名: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 (M. Zang & C.H. Su) Sheng H. Wu et al.,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Ach. ex Pers.) Pilát,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Bull.) Quél.,刺槐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robiniophila (Murrill) Ryvarden,滑子蘑Pholiota microspora (Berk.) Sacc.,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G.H. Sung et al.,其他相关名称均应为异名。  相似文献   
85.
在伊朗, 麦扁盾蝽Eurygaster integriceps是小麦和大麦上的主要害虫。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具有较强活性的杀虫剂, 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应用触杀和熏蒸两种生测方法测定了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和啶虫咪)对麦扁盾蝽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效。触杀法生测结果显示, 各杀虫剂对麦扁盾蝽没有强烈的触杀活性, 但是在高浓度下(5 000 mg/L a. i.), 可见较高的死亡率。熏蒸法生测结果显示, 所有杀虫剂对麦扁盾蝽的若虫和成虫均有较好的毒性。结果提示应用熏蒸方法可能是治理这一重要害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6.
通过调查我国现有樟科油脂植物资源,本研究对74份(9属47种)樟科油脂植物样品的含油率、脂肪酸甲酯组成、碘值及其油酸甲酯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的评价标准,初步筛选出了19份(5属18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樟科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为樟科油脂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筛选、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
半蓝角伪叶甲Cerogria basalis(Hope,1831)为角伪叶甲属Cerogria Borchmann,1909的1个大型种,过去仅知道分布于印度,尼泊尔,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一直缺乏详细和正式的形态描述。近年来,我们从云南采集到该种的雌虫和雄虫。本文对该种雌性和雄性成虫,特别是触角、腹板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作了详细描述。提供了该种雌、雄两性成虫的背面观和腹面观以及生境照片,以及触角、雄性末节腹板以及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图片。本文还讨论了种内变异。这些工作为该种的正确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8.
樟芝是台湾特有的珍稀药用真菌,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等多种功效。为了考察液体发酵樟芝菌丝体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单纯性疱疹病毒II型的抑制作用,本文采用MTT法测定樟芝提取物对细胞的毒性和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樟芝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Vero细胞有微弱毒性,但是1.5mg/mL的乙醇提取物和2.5mg/mL的水提取物对细胞基本无毒性,二者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0mg/mL和1.32mg/mL。樟芝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9.
分析昆虫被寄生蜂寄生后血淋巴蛋白质组分及组分含量变化,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寄生蜂寄生引起寄主昆虫的生理变化,有利于探索寄生蜂调控寄主的机理。以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和椰扁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为研究材料,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椰心叶甲蛹被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后不同时期血淋巴蛋白质图谱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寄生后0.5, 1, 2, 3和4 d,被寄生蛹血淋巴共检测到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982, 926, 712, 636和680个,其中特异性蛋白斑点的数量分别为650, 400, 336, 229和150个;同期未被寄生蛹血淋巴共检测到的到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645, 817, 640, 873和940个,其中特异性蛋白斑点的数量分别为313, 291, 264, 466和410个;被寄生蛹和同期未被寄生蛹能匹配的蛋白斑点分别为332, 526, 376, 407和530对。被寄生蛹血淋巴蛋白斑点数量的异常变化表明寄主的生理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石菖蒲4种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谷蠹、长角扁谷盗和锯谷盗4种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石菖蒲4种溶剂提取物对4种试虫均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和触杀作用,处理60 h的平均驱避等级均达到Ⅲ级以上,对4种试虫的触杀死亡率均达到41.11%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