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急慢性脑梗死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溶栓疗效。 方法 用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脑梗死 50例 (急性期 3 1例 ,慢性期 1 9例 )为实验组 ,急、慢性期用药剂量不同 ;用川芎嗪治疗脑梗死 3 2例为对照组 ,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基本治愈和总有效率 ,实验组分别为 2 1例 ( 42 %)和 4 3例 ( 86%) ,对照组分别为 9例 ( 2 8.1 3 %)和 2 1例 ( 65.6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急性期总有效率 80 .65%,慢性期总有效率 94 .74 %,急、慢性期疗效比较无差异 ( P >0 .0 5)。1例原有肝功能轻度损害病人用药后有出血倾向终止治疗。 1例原有乙肝病史病人用药 1 4天后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检查显示力源精纯溶栓酶可显著降低血纤维蛋白原 ,对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影响甚微。 结论 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急慢性脑梗死均有明显疗效 ,副作用少。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或不用。该药是预防和治疗急慢性脑梗死快速、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92.
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相关病毒(XMRV)是第一个能够感染人的γ型逆转录病毒。由于逆转录病毒具有插入宿主染色体引发基因突变的特性,以及部分γ型逆转录病毒携带原癌基因并能诱发癌症,致使XMRV感染与人类癌症发病之间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西方研究表明XMRV感染与前列腺癌和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成为研究热点。但各地报告的检测结果却不尽相同,甚至有矛盾之处。XMRV致瘤性可能是能够激活内源性原癌基因,从而导致细胞转化。在我国,目前尚未见XMRV感染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相关研究报道。XMRV感染的地区间或人群间差异性也有待研究。其感染的途径及临床可普及应用的检测手段也未被阐明,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群中的感染率、与疾病的关系、对我国人口健康的潜在影响,均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次,1次/d;呋塞米片20mg/次,1次/d;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片20mg/次,1次/d;地高辛0.125mg/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次,1次/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及芪参益气滴丸,一次1袋,3次/d,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清NT-BNP、hs-CRP、cTnI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BNP、hs-CRP、cTnI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NT-BNP、hs-CRP、cTnI水平较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BNP、hs-CRP、cTnI水平,临床疗效较好,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采用PCR方法研究CFS与微生物感染的关系.方法: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冷水游泳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停药法,建立肾虚型复合应激大鼠模型,电针组在造模的同时进行针刺治疗.结果:PCR和Southern实验分析多重支原体表达的阳性率,肾虚模型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P<0.01),肾虚电针组阳性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降低了肾虚型复合应激模型大鼠全血中多重支原体表达的阳性率,说明电针可以调节疲劳状态下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995.
低蛋白饮食用于治疗慢性肾疾病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有效的低蛋白营养饮食管理,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并维持到患者接受透析乃至透析之后,使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长。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应用丽珠肠乐治疗肝硬化腹泻肝癌腹泻及其它慢性腹泻共15例,有效率93%。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恐惧条件反射以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26只雄性SD大鼠(190~200 g)随机分成两组(n=13):对照组和模型组。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模型组大鼠,用恐惧条件反射实验检测两组大鼠的恐惧反应,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大鼠脑电活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恐惧记忆阶段不动时间百分比减小(56.64%±13.78%vs69.72%±18.10%,P<0.05),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第二个正向波(P2)潜伏期也明显缩短(70.54±10.13 msvs78.46±7.80 ms,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恐惧条件反射的不动时间与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存在正相关(r=0.507,P<0.05)。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制大鼠恐惧反应,并缩短体表感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恐惧反应行为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存在正相关,提示大鼠恐惧反应与体表感觉诱发电位可能有共同的神经递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