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5 毫秒
21.
以10名健康男青年为被试者,分别于静坐及轻、中度(200、600Kg.m.min~(-1))体力活动条件下观察了外加吸气阻力负荷所引起的面罩腔压力(P)及外呼吸功(w)变化;并采用辨别阈梯级(JND)与多级估量量表(MES)相结合的方法测出了不同体力负荷条件下的呼吸阻力感觉阈限。结果表明:(1)面罩腔压力与外呼吸功分别与呼吸感觉量值呈高度相关关系(P<0.01)但又以压力指标相关程度更为密切,故选用面罩腔压力波动幅度()作为反映呼吸感觉程度的客观生理指标较外吸气功率更为适宜。(2)体力负荷与外加吸气阻力对面罩腔压力、外呼吸功及感觉量值均具有协同的增强效应。(3)随体力负荷的增强,呼吸阻力感觉的阈限值也相应升高。在轻度体力负荷下能引起轻、中度呼吸阻力感觉的面罩腔压力波动幅度阈限值分别为(60、100mmH_2O);在中度体力负荷下,则分别为80、130mmH_2O。述结果对制订航空供氧装备附加呼吸阻力生理学标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2.
以9名健康男性为对象,测量了其对于10~500mmH_2O·l~(-1)·S范围吸气(I)或呼气(E)阻力负荷(R)的辨别阈梯级(或“最小可觉差”梯级,JND梯级),以及各梯级所对应的呼吸感觉类别量表值和相应的呼吸型式变化。结果如下:在所观察的阻力范围内,IR或ER负荷的感觉连续体,一般包含6~7个JND梯级。物理或生理刺激量(Y)(如R、口腔压力、外呼吸功等)均与JND感觉单位(X)呈下列指数函数关系:Y=~(A bx)-K(A、b、K—参数)。由多级估量法评量之呼吸感觉量与JND感觉单位亦呈指数函数关系,并能反映I、E在感觉强度上的差别。当感觉强度达3JND时,多数呼吸型式参数已有较明显变化;4JND时,肺通气量仍可维持对照水平。3JND之阻力感觉类别仍属“轻度”,在IR或ER负荷下,其相应的Pmax分别为70或55mmH_2O。本文提出可将JND梯级测量作为一种辨别阈量表用于呼吸感觉评量,并就其对制订呼吸防护装备生理标准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清醒猕猴前额叶和运动前区神经元多感觉活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对清醒猕猴前额叶和运动前区神经元多感觉活动进行了观察。在动物进行课题操作中记录单神经元放电。课题中包括视、痛、热三种感觉刺激。在所记录的338个课题相关神经元中,对一种感觉刺激呈现反应者156个,对两种刺激反应者94个,对三种刺激都反应者88个。为了观察不具有信号意义的感觉刺激的作用,在课题操作的间歇期给动物以痛、热、视、听、触等自然刺激。在测试的176个课题相关神经元中,仅72个神经元对自然刺激呈现反应。其中对一种感觉刺激反应者45个,对两种刺激反应者19个,三种者5个,四种者3个。多数神经元对痛(N=33),视(N=30)和热(N=29)刺激呈现反应,仅有3个神经元对声音,9个神经元对触刺激出现反应。绝大多数神经元位于弓状沟上支内侧的颗粒和无颗粒皮层内。本实验表明,痛、热、触、视、听觉等投射到额叶皮层的相同部位,不同程度地会聚到同一神经元上。有信号意义的刺激与没有信号意义的刺激相比,前者可激活更多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调任通督针刺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注意力和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东莞市中医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ADHD患儿100例,入组患儿按门诊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单数,感觉统合训练)和研究组(双数,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各为50例,两组患儿均干预3个月。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注意力、脑动脉血流速度、Conners父母评症状量表(PSQ)、联合型瑞文测验 (CRT) 评分。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注意力情况:错误数、漏报数较干预前减少,反应时间较干预前缩短,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干预3个月后双侧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均较干预前增快,且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患儿(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PSQ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下降,CRT评分升高,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改善ADHD患儿注意力,促进临床症状改善,调节脑血流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25.
慢性应激致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的动物模型,为相关药物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孤养附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建立IBS模型,每只大鼠受到的刺激因子包括:24h禁水、24h禁食、昼夜颠倒、4℃冰水游泳15min、45℃高温5min、钳尾致痛1min、束缚制动5~8h、高速震荡15min等共8种,每种刺激因子出现5次,共40d。用腹部回撤反射压力阈值(AWR)和排便粒数检测动物的内脏感觉和胃肠运动功能变化;用敞箱行为评分和蔗糖水偏嗜度评价动物神经精神活动变化。结果造模2~3周腹部回撤反射压力阈值明显降低,排便粒数明显增加;造模3~4周模型组动物敞箱实验行为评分和蔗糖水偏嗜度明显降低。造模40d时,上述变化趋势仍存在。结论慢性应激加孤养可诱导动物胃肠运动亢进、内脏感觉致敏和神经精神活动的改变,模拟IBS患者的临床特征,可作为一种有效的IBS动物模型,用于评价相关药物。  相似文献   
26.
鱼类侧线机械感觉猎物识别和定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鱼类侧线机械感觉猎物识别和定位的研究进展梁旭方(暨南大学生物系广州510632)关键词鱼类侧线机械感觉猎物识别和定位1侧线机械感觉在鱼类捕食中的作用虽然早已证实侧线对水面波的感受被某些鱼类用来捕食落于水面的陆生昆虫,但这种现象仅见于极少数具有奇特捕食...  相似文献   
27.
李朝 《生命世界》2004,(12):66-67
“我看到了!”现鸟人时常会发出这声呼喊,这声音听上去和一个盲人复明时发自内心的惊喜一模一样。其实对我而言.观鸟的体验正和一个盲人复明的过程一样。那种感觉就像脑海中曾经有过那么多的鸟的影子,却一时想不起,甚至跳到眼前也看不见。很多刚开始观鸟的人也都有同样的体会,去了很多山,却没看到什么鸟,“谁说那里有鸟,鸟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28.
东亚飞蝗滕下器由具橛感器组成,每一具橛感器主要由三类细胞组成,即:感觉细胞、感橛细胞和冠细胞。感觉细胞位于最近端.细胞核圆且大,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多泡小体等细胞器。感觉细胞向近端发出轴突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向远端发出树突。树突内古有大量的线粒体、纵行微管,树突内最复杂的结构当属纤毛根,从近端到远端依次由远端基体、近端基体、主纤毛根和纤毛小报组成。树突顶端,由远端基体发出一条感觉纤毛,纤毛具有典型的“9 0”结构。主纤毛根和纤毛小根具有明暗相间横纹结构,两横纹间的间隔距离约为65nm。感觉纤毛穿过由感橛细胞形成的感橛空隙,末端进入一高电于密度的顶端细胞外结构——帽。感橛细胞内最明显的特征为具有感橛,感橛细胞围绕着远端树突和感觉纤毛部分,冠细胞紧密地包围着感橛细胞和帽。东亚飞蝗膝下器中同时古有一或两个感觉细胞的具橛感器,这在以往研究报道中是较为少见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以后对此器官的生理功能研究提供形态学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9.
在大鼠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刺激皮层体感Ⅰ区(SI区)和大脑脚(CP)对皮肤强电刺激诱发的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DR)神经元长潜伏期反应(C-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激SI区对背角WDR神经元C-反应的影响以抑制为主,刺激CP的作用与刺激SI区的作用相似,但刺激CP更为有效。抑制作用的持续时间在不同神经元差别很大,短者在刺激停止后仅持续400ms,长者可达10min以上。静注纳洛酮对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静注二甲麦角新碱在部分神经元可使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或完全消失,提示5-HT部分参与皮层下行抑制作用的实现,而内鸦片肽则否。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吗啡对炎性大鼠触诱发痛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后二头半腱(PBST)肌肌电及胫神经A、C类纤维单位放电.结果:静脉注射吗啡(1 mg/kg)能明显抑制大鼠炎症侧PBST肌伤害性屈肌反射,此作用可被纳洛酮(1 mg/kg)阻断;相同剂量的吗啡对来自炎症脚趾的胫神经A类纤维自发放电无影响,但却可明显抑制相同侧C类纤维的自发放电.结论:吗啡抑制炎性大鼠触诱发痛,此作用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非通过外周神经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