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恶性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采用疫苗防治该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PfMSP-1抗原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鼠伤寒沙门菌、卡介苗、酵母菌、根癌农杆菌、嗜热四膜菌、腺病毒、牛痘病毒和杆状病毒等微生物经过改造后均可成为有希望的疫苗载体。本文综述了重组鼠伤寒沙门菌(rSt-PfMSP-1和rSt-PfMSP-1_(19))、重组BCG疫苗(rBCG-PfMSP-1c和rBCGPfMSP-1_(19))、重组酵母菌(rPp-PfMSP-1)、重组根癌农杆菌(rAt-PfMSP-1_(42)、rAt-PfMSP4/5和rAtPf38)、重组嗜热四膜菌(rTt-PfMSP-1_(19))、重组腺病毒(rAd5-PfMSP-1_(42)和rChAd63-PfMSP-1)、重组牛痘病毒(rVV-PfMSP-1和rVV-PfHGFSP)以及重组杆状病毒(rBDES-PfMSP-1_(19))的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的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胆红素异常的处理策略,以提高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134例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总胆红素≥171μmol/L)患者,按胆红素水平分为中、重度黄疸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术前黄疸的处理方法、术后肝功能、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胆道引流后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引流前,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行术前胆道引流患者与未行胆道引流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行术前胆道引流患者与未行胆道引流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无论中度黄疸还是重度黄疸,原则上术前不必行胆道引流。对于伴有脏器功能不全、急性炎症或其他暂不宜手术的患者,可先行胆道引流处理,限期手术。若行术前胆道引流,采用PTCD方式,更为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干扰素α1b(IFN-α1b)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A375,通过MTT法检测和比较IFN-α1b和IFN-α2b对A375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分析IFN-α1b对A375细胞迁移的影响;Annexin V-FITC/PI染色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分析IFN-α1b对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随着IFN-α1b和IFN-α2b浓度的增加,A375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药物作用48 h和72 h后,IFN-α1b作用的A375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IFN-α2b,IFN-α1b和IFN-α2b作用48 h的IC50分别为(22.69±1.52)μg/mL和(35.69±1.01)μg/mL(P0.01);IFN-α1b和IFN-α2b作用72 h的IC50分别为(10.00±0.98)μg/mL和(25.02±0.44)μg/mL(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IFN-α1b能够使A375细胞的迁移指数和迁移能力降低,且随着IFN-α1b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细胞迁移作用增强。随着50μg/mL IFN-α1b作用的A375细胞的凋亡率为(29.31±0.45)%,较对照组(8.21±1.36)%相比明显上升(P0.01)。结论:IFN-α1b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与IFN-α2b相比,IFN-α1b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IFN-α1b能够降低细胞A375的迁移能力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4.
采用遗传工程技术获得了含有恶性疟原虫子孢子CS抗原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MC055-CS的工程菌株,能高效分泌CS抗原的融合蛋白至胞外,可达25mg/L.具有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和子孢子CS的抗原性.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C57纯系小鼠,免疫后抗CT-B抗体滴度可达1:3200~6400,抗CS抗体滴度可达1:320~640.免疫小鼠采用约氏疟子孢子腹腔攻击,保护率达34~45%.  相似文献   
55.
采用遗传工程技术了获得了含有恶性疟原虫子孢子CS抗原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MC055-CS的工程菌株,能高效分泌CS抗原的融合蛋白至胞外,可达25mg/L,具有霍乱毒素B亚单位和子孢子CS的抗原性;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C57纯系小鼠,免疫后抗CT-B抗体滴度可达1:3 200-6400,抗CS抗体滴度可达1:320-640,免疫小鼠用纸氏疟孢子腹腔攻击,保护率达34-45%。  相似文献   
56.
疟疾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寄生虫疾病之一。近年来在世界上尤其是落后及发展中国家有卷土重来之势。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是这类寄生虫中危害最大的病原体。它感染力强,增殖迅速,症状严重,初次感染者致死率高,是医务工作者和疫苗研究人员的主要征服目标[1]。世界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拟对近几年来恶性疟原虫疫苗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日本石油公司开发了发酵法生产维生素B_(1 2),(Ⅰ)的技术。  相似文献   
58.
其它药剂     
<正>本文描述了在探求疟疾疫苗中的一种使用多特异性人血清筛选表达恶性疟原虫。D-NA序列的大肠杆菌集落的方法。使用不A-mp3作为表达恶性疟原虫cDNA的克隆化工具。Lambda一Amp3。DNA重组物  相似文献   
59.
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新技术--肽脉冲曲殿波刘传暄综述马清钧审校(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850)前言利用疫苗来治疗肿瘤的想法由来以久,甚至可以追溯到200年前[1]。本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移植过肿瘤组织的动物在进行肿瘤移植时就可以产生排斥反应[1]引起这种反应的抗原被称之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umorspecifictransplantationantigen,TSTA)...  相似文献   
60.
目的:Pfs25蛋白是传播阻断型恶性疟疾疫苗的侯选抗原,在毕赤酵母中表达Pfs25蛋白,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pfs25基因序列,通过毕赤酵母喜好密码子分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采取定向克隆策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fs25/pGAPZαA,经BstXⅠ线性化,电转染法转化酵母菌株GS115,在Zeocin抗性的筛选培养基上获得表达目的基因的pfs25/pGAPZαA/GS115重组酵母菌,SDS-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产物;通过在YPD培养基上传代培养和目的基因表达,验证重组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了Pfs25蛋白,且重组菌株遗传性质稳定。结论:为研制基于Pfs25蛋白的传播阻断型恶性疟疾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