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82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荆条叶性状对野外不同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宁  张秀茹  王炜  陈华  谭向峰  王仁卿  郭卫华 《生态学报》2011,31(20):6049-6059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对生长在野外5种不同光环境下(林外、阔叶林林缘、阔叶林林下、针叶林林窗和针叶林林下)的荆条的叶片进行取样研究,通过对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磷含量以及叶片形态的测量,来反映荆条对不同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研究结果表明,荆条叶片对于野外不同的光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机制,叶片功能性状受到结构性状的调节。低光下通过高的比叶面积(SLA)、单位质量叶绿素含量、光系统II最大量子产量,低的暗呼吸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叶绿素a,b的比值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效率,维持生长;高光下则通过与SLA有关的叶片结构的变化对光合作用进行调节。大多数的叶性状只受到日光照总量的影响,SLA的大小与日最高光强有关,可以对不同日变化模式的光照做出迅速的响应,是适应不同光照的敏感指标。尽管光照是不同光环境下影响荆条叶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养分含量同样会对叶性状产生影响,高土壤养分下的高叶长与叶柄长的比值体现了植物对资源获取和支撑结构之间分配的权衡。  相似文献   
112.
50年来山东塔山植被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远  陈玉峰  董恒  郝加琛  慈海鑫 《生态学报》2011,31(20):5984-5991
为分析塔山植被与物种多样性50a自然演替和动态变化,2009-2010年,采用系统勘踏法和典型取样法进行了调查。当前塔山主要植被类型为"黑松林-赤松林-栓皮栎林"。50a间,该区针叶林从黑松(Pinus thunbergii)林演替为黑松林、赤松(P. densiflora)林和油松林(P. tabulaeformis)为主的混合针叶林,但针叶林的整体优势度下降,以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和麻栎(Q. acutissima)为建群种的阔叶林面积明显增大,由针叶林向阔叶林的演替趋势明朗。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较低,处于森林演替初期。  相似文献   
113.
三峡库区9种植物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在植被恢复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敏  鲍大川  江明喜 《生态学报》2011,31(4):906-913
三峡大坝蓄水后形成的库区消涨带面临植被消亡、生态退化等问题。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库区消涨带植被恢复的植物, 将9种1年生植物种子放置在库区消涨带不同海拔进行水淹(W 165-8 m, 121 d;W 155-18 m, 230 d;W 147-26 m, 271 d), 然后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萌发, 研究在消涨带淹水胁迫下这些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 (1) 除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金色狗尾草(Setaria glauca)种子在各条件下萌发率都较低外, 不同水淹条件对萌发率影响不同: 与新鲜种子相比, W 165水淹后, 旱稗(Echinochloa hispidula)和婆婆针(Bidens bipinnata)种子萌发率显著上升, 其余种子萌发率均显著下降; W 155水淹后, 所有种子的萌发率都显著下降且只有鱧肠(Eclipta prostrate)、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合萌(Aeschynomene indica)3个物种有萌发, 萌发率分别为11.0%、7.3%和2.7%; W 147水淹后, 旱稗和婆婆针种子萌发率显著上升, 鱧肠种子无显著差异, 其余种子萌发率显著下降。(2) 鱧肠、黄花蒿、婆婆针和旱稗种子比其它物种更耐水淹。W 165水淹后, 鱧肠、黄花蒿、婆婆针、旱稗种子萌发率分别为44.7%、42%、20.7%和4.3%, W 147水淹后分别为76.3%、23%、15%和26.3%, 高于其他物种。(3) 水淹后种子萌发时间格局也受到影响, 大部分种子起始萌发时间推迟、萌发速度变慢。鱧肠、黄花蒿、婆婆针和旱稗的种子对三峡库区消涨带的水淹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可根据它们对水淹条件适应能力的差异在消涨带不同海拔高度进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14.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恢复土壤水分的相对亏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磊  卫伟  莫保儒  陈利顶 《生态学报》2011,31(11):3060-3068
土壤水分是制约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关键因子。而缺乏科学指导的人工植被恢复会加剧土壤水分耗竭,造成土壤水分亏缺,从而严重阻碍该区生态系统恢复和脆弱生境的有效改善。本研究以典型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甘肃定西龙滩流域为例,对比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储水状况,并通过构建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CSWDI(Compared Soil Water Deficit Index)和样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PCSWDI(Plot Compared Soil Water Deficit Index)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发现各人工植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亏缺。其中,柠条、油松、山杏林地PCSWDI分别达到0.65、0.62、0.62,土壤水分亏缺严重,尤其是100 cm以下土层;山毛桃林地和苜蓿草地PCSWDI分别为0.38和0.17,在100—200 cm土层有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但相对较轻;侧柏林地土壤水分的亏缺主要集中在20—100 cm这一层次,100 cm以下则随深度增加而降低;0—200 cm土层内,杨树林地、撂荒草地和马铃薯农地无显著水分亏缺,且在0—100 cm内土壤水分有一定的补充。CSWDI和PCSWDI能有效反映不同层次和样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状况,可用于同一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响应的定量化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115.
中国矿区土壤种子库研究的必要性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ang Q  Zhang DW  Li X  Peng J  Guan AN  Liu XS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343-1350
土壤种子库是土壤及其表面凋落物中所有具生命活力的种子,可反映区域特有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其多数存在于表层土壤.作为植被恢复生长的基础和潜在的绿化材料,表土和土壤种子库是矿区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土壤种子库研究是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领域的热点之一.由于矿业生产的特殊性,矿区土壤种子库研究不能仅仅关注土壤种子库中种子类型、数量及其与地表植被相互关系等常规静态内容,还需要借鉴特殊生境下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矿区土地利用特征,在研究体系和思路上寻求突破.本文总结了矿区土壤种子库研究的特殊性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了特殊生境下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进展及启示,并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壤种子库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为强化我国矿区土壤种子库研究、提高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中表土及土壤种子库利用效率、加快植被恢复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生态能质(eco-exergy)在水生生态系统建模和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能质(eco-exergy)是指系统从给定状态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所做的功,可以度量生态系统的复杂生物化学组分及生态结构。系统具有的能质越大,有序化程度越高,稳定性也越强。生态能质和比生态能质(specific eco-exergy)指标能够评价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水生生态系统演替阶段具有指示作用。本文阐述了生态能质的定义、生态学意义以及生态能质值和权重因子fi值的计算方法。对生态能质作为功能函数在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动力学模型(structural dynamic models,SDMs)中以及作为生态指标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态恢复研究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探讨了生态能质指标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此外,文中建议将eco-exergy和specific eco-exergy统一翻译为生态能质和比生态能质。  相似文献   
117.
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花米草是全球海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最成功的入侵植物之一,对中国沿海湿地土壤生态系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从入侵地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组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与物质循环(土壤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和重金属元素)两大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互花米草入侵对沿海滩涂与河口地区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指出了未来互花米草的研究方向,包括加强互花米草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的研究,整合互花米草对地上、地下资源竞争和生态过程影响的研究,以及互花米草在全球变化大背景下入侵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18.
龟类是一类古老的爬行动物,在赏玩、工艺品、食用和药用诸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近几十年不科学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使其在世界范围呈现快速衰减的趋势。所以,加强龟类保护刻不容缓。阻止龟类非法贸易是加强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龟类的鉴定是严格执法的第一步。对于海关、林业、渔政和工商执法人员来说,龟类的鉴定难度很大。尽管目前有关龟类识别的图谱已出版多种,要么缺乏检索引导,要么专业性很强,很不适合非动物学专业的执法和保护人员使用。由  相似文献   
119.
《人与生物圈》2011,(3):102-103
黑龙江五大连池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境内,总面积1060平方公里,以保护火山遗迹为主。200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京哈高速→哈尔滨→黑河→北安→鹤嫩公路→五大连池保护区。地方特产:蘑菇、木耳、蕨菜、黄花菜、猴头、蜂蜜、山芹。旅游资源: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由火山岩浆填  相似文献   
120.
光强在低温弱光胁迫后番茄叶片光合作用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光强在低温弱光胁迫后番茄叶片光合作用恢复中的作用,以番茄品种浙粉202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弱光后恢复期全光照与遮荫对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8℃/12℃,PFD 80 μmol·m-2·s-1)导致番茄叶片PnΦPSⅡqPFv′/Fm′的下降,但诱导了NPQ的上升,未引起Fv/Fm的变化;全光照(100%光照)下恢复1 使得植株叶片PnFv/FmΦPSⅡqPNPQFv′/Fm′均大幅下降,随后光合和荧光参数可缓慢恢复至对照水平;遮荫(40%光照)恢复植株Fv/FmΦPSⅡFv′/Fm′仅在第一天稍有下降,而PnqP还略有上升,NPQ虽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水平,随后光合和荧光参数均可迅速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低温弱光虽抑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但并未引起光抑制的发生;全光照恢复加剧了叶片光抑制的发生,而遮荫恢复可通过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的快速恢复和天线色素热耗散能力的增强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