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1.
通过对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研究,以获得具有与桑黄子实体相似功效成分的桑黄菌丝体液体发酵工艺。以菌丝体收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单因子及L9(34)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桑黄液体发酵工艺条件。桑黄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玉米粉2%,葡萄糖3%,酵母膏0.5%,蛋白胨0.5%,KH2PO40.3%,Mg SO4·7H2O 0.15%,VB120μg/100 m L,p H5.5,接种量8%,培养温度28℃,摇床转数180 r/min,培养周期82 h。优化条件下所获得桑黄菌丝体粉为土黄色,菌丝体平均得率为1.67%,菌丝体黄酮含量(0.84%)与桑黄子实体(0.88%)相当,菌丝体多糖含量(5.15%)是子实体(1.71%)的3倍。可见,该桑黄液体发酵工艺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野生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野生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子实体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化学成分的差异,探讨其高抗氧化能力的来源。以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β-胡萝卜素漂白实验作为抗氧化的指标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杨树桑黄的抗氧化活性显著强于桑树桑黄;杨树桑黄醇提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高于桑树桑黄醇提物。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比较了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乙醇提取物成分差异,桑树桑黄中共鉴定出19种多酚类物质,杨树桑黄中除了与桑树桑黄中相同的19种物质,还另外分析出3种多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灰毡毛忍冬花蕾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晒法、烘干法、蒸制生晒法和蒸制烘干法对灰毡毛忍冬花蕾进行干燥处理.参照《中国药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扫描(UV)法测定干燥样品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利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法测定干燥样品中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含量.结果:蒸制烘干法处理的灰毡毛忍冬花蕾中绿原酸含量和皂苷总量最高,分别为3.705%和11.834%,木犀草苷含量为0.103%,均高于《中国药典》对山银花和金银花指标物质含量的规定.结论:不同干燥方法对灰毡毛忍冬花蕾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影响,以蒸制烘干法最优.  相似文献   
74.
吴声华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20,39(5):781-794
桑黄的药用记载源自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桑黄名称最早出自唐初甄权所著《药性论》。桑黄异于其他药用真菌之处是外观相似的种类多。两千年来多本古籍所记载之桑黄,乃不同人对于不同真菌种类的阐述,因为古代无能力研究显微特征以区分种类,亦无分子手段进行种类鉴定。现代桑黄的研究起于1968年日本学者发现桑黄的卓越抗癌能力。日、韩过去普遍以Phellinus linteus当作桑黄的拉丁学名。然而,中国学者在1998年发现P. linteus是中美洲的种类,亚洲并无分布。2012年发表真正的桑黄为新种Inonotus sanghuang,只长在桑树上。2016年发表桑黄及其相近种类属于新属: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桑黄的拉丁学名因此改为Sanghuangporus sanghuang。桑黄孔菌属目前所知有14种,与生长的树种常具有专一性,只有桑树桑黄这一种长在桑树上。桑树桑黄的药理活性优于市售常见的杨树桑黄S. vaninii及暴马桑黄S. baumii。在中、日、韩广泛栽培的所谓桑黄子实体并非桑树桑黄,而是杨树桑黄(简称杨黄)。有鉴于桑树桑黄及杨树桑黄的优良保健功效及安全性,建议政府部门应尽早研究将这两种药用真菌收录于中国药典,纳入食品原料以及中药品,以促进民众健康和桑黄产业发展;并且应该明确规范这两种药用真菌产品的正确拉丁学名及中文名称。  相似文献   
75.
建立了大样本的桑黄发酵液样品中总黄酮的高通量测定方法。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确定了基于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的微孔板检测方法,优化后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最佳反应条件:5%亚硝酸钠30μL,10%硝酸铝30μL,10%氢氧化钠50μL,室温反应10min,检测波长为510nm。检测结果表明,针对大样本检测,该法稳定性高,平均回收率为100.7%,相对标准偏差为0.607%,线性范围为0—50μg/m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4。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和多种传统总黄酮测定方法相比,实验所建立的高通量测定方法检测大样本快速、准确、用药量小,且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76.
蓝锭果忍冬干燥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锭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var.edulis Turcz.ex Herd.)主要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南部、青海、四川北部及云南西北部。其果实味酸甜,可供食用、酿酒和药用,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野果资源。对蓝锭果忍冬鲜果原汁和发酵后调制的果酒营养成分已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但有关其干燥果实的营养成分尚未进行过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7.
药用真菌桑黄(phe ili nu s sP . )抗癌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桑黄(phellinus sp.)是一种近年来由韩国、日本兴起开发的稀有药用真菌,有着很好的抗癌效果。本文主要从提高机体免疫、抑制癌转移、调节药物代谢酶等多个角度,着重介绍桑黄多糖和小分子天然产物的抗癌功效和机理,并提出了以后桑黄抗癌药物深入开发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8.
灰毡毛忍冬新品种‘银翠蕾’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植物名称灰毡毛忍冬新品种‘银翠蕾’(LoniceramacranthoidesCV.‘Yincuilei’)。 2材料类别 带腋芽或顶芽的春梢嫩茎段。  相似文献   
79.
对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Rupr.)Maxim)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月上中旬,幼嫩的花粉囊壁由表皮、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共4层细胞组成,绒毡层类型为变形绒毡层。4月15日左右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面体型四分体,四分体时期后,部分小孢子为空瘪状态。4月23-26日即将开花时形成三细胞型的成熟花粉。(2)子房三心皮,中轴胎座,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4月下旬开花前发育形成成熟胚囊,胚囊的发育为蓼型,合点端具有承珠盘。研究结果表明金银忍冬雌雄配子体的发育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80.
本文报道枝孢属Cladosporium 的二个新种: 忍冬生枝孢C. lonicericola和山菅兰生枝孢C. dianellicola。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中文描述及形态图。模式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