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9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29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覃丽 《蛇志》2014,(4):417-418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膝关节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而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也逐年增加。为使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功能康复训练尤为重要。胡艳君等[1]将膝关节置换术的整个护理过程分为术前、术后护理两部分。而杨晓霞等[2]则分为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和功能康复训练。张艳等[3]介绍美国护理专家Diem提出的护理模式:不按手术的阶段区分,而按病人的  相似文献   
992.
罗利华 《蛇志》2014,(1):105-107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d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完全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也是一种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1],据WHO预测,即使有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至2020年COPD的病死率也将高居第3位[2]。为了加强对COPD的预防、治疗与控制,本文就近年来对COPD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周觅  刘如娟  王恩多 《生命科学》2014,(10):1032-1037
转移核糖核酸(tRNA)的转录后修饰对tRNA正常行使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功能包括tRNA的正确折叠和维持其稳定性、在核糖体上正确解码。虽然tRNA转录后大部分核苷酸修饰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已被鉴定出,但最近才在大肠杆菌及酵母中鉴定出催化这些tRNA核苷酸修饰的酶的绝大部分基因。这些修饰酶基因的鉴定为研究tRNA转录后修饰的生物功能开启了新的大门。人胞质tRNA和线粒体tRNA(mt tRNA)都存在大量核苷酸修饰,这些修饰的缺陷常常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因此,研究tRNA核苷酸修饰有助于我们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994.
徐静宜  高建鹏 《生命科学》2014,(10):1046-105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性DNA病毒,感染后可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炎,而慢性感染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主要病因。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转录和相关疾病进程中,microRNA(miRNA)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后能引起细胞内microRNA表达谱的改变:一方面,microRNA能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转录和诱导宿主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另一方面,microRNA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包装和复制。重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能影响宿主血清microRNA的表达。因此,这类特殊的microRNA今后可成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疾病诊断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将对乙型肝炎病毒与宿主microRNA之间相互作用及其相关生物学效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5.
乳酸菌菌属作为治疗性微生态制剂具有安全有效、无耐药性、环保无残留的优势,因其优势可成为治疗奶牛生殖道疾病的抗生素替代物之一。本研究就乳酸菌作用于奶牛生殖系统各个靶器官的研究概况,乳酸菌补给途径以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6.
在体外受精过程中,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性诊断(PGD)对有遗传风险患者的胚胎进行植入前活检和遗传学分析,选择无遗传性疾病的胚胎植入子宫,而PGD诊断异常的胚胎则会被丢弃。本研究尝试将PGD异常胚胎用于分离人胚胎干细胞,以获得携带遗传缺陷的人胚胎干细胞系。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第3-5天胚胎进行PGD检测,结果异常的胚胎进一步用于分离获取胚胎干细胞系,然后对h ES细胞系进行核型及干细胞表面标记、多能性基因表达、端粒酶活性以及分化能力等特征性鉴定。总共从13个PGD异常胚胎中分离获得8个人胚胎干细胞系,建系效率为61.5%,其中1个核型正常,5个核型异常。说明利用PGD异常胚胎可以获得携带遗传缺陷的人胚胎干细胞系,不仅为评估PGD技术临床结论的准确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更重要的是为研究各种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有效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收集2012 年1 月至2013 年7 月我院收治的80 岁以上COPD 患者(高龄组)和80 岁以下COPD 患者(非高龄组)各50 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合并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结果。结果:①与非高龄组比较,高龄组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延长,因急性发作的入院率、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总费用均显著增高,喘息、呼吸困难和下肢浮肿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P〈0.05)。②高龄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者更多,以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律失常和脑血管病后遗症为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高龄组C 反应蛋白、B型尿钠肽前体、肌红蛋白和高敏肌钙蛋白均显著升高,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④高龄组胸腔积液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降低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咳嗽、咳痰、发热及合并呼吸衰竭、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肌酸磷酸激酶、血气分析包括PH 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肺部炎症、肺气肿、肺大泡、陈旧性肺结核、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发生率和心电图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两组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COPD 患者急性发作临床症状不典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亦不显著,需要重视出现的喘息,呼吸困难和下肢浮肿症状。患者症状隐匿,常因病情突然加重而急诊入院;高龄COPD患者合并症多,基础疾病与COPD急性加重症状易重叠,导致病情复杂、危重使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延长。高龄COPD 患者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其预后不良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98.
高尔基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胞器,最近研究表明,它除了蛋白加工外,还能参与细胞分化、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其功能障碍也许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某种联系。随着蛋白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筛选新的肿瘤标志物成为可能,其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被认为是最值得期待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尤其是早期肝癌的血清标志物。本文对近年来有关GP73结构、表达分布以与及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不同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疾病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影响到胎儿心脏功能,会引起胎儿体内血循环的不同改变。静脉导管是胎儿血循环中重要的组成,也会随之出现相应的频谱改变。通过对49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胎儿的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及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胎儿不同类型心脏疾病对静脉导管(DV)血流频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们在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49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的胎儿,分别测量DV血流频谱并进行参数分析,根据DV频谱是否正常分为两组。结果:DV频谱正常组有29例(59.18%),表现为S波、a波的流速和方向正常,PVIV及DVRI指标位于正常范围。DV频谱异常组有20例,表现为S波流速降低、a波缺失或反向,PVIV及DVRI升高。结论:DV血流频谱和参数是评价胎儿心功能的良好指标。不同种类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对胎儿心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不同,其DV频谱也有着不同改变。通过对DV频谱的波形和参数分析,了解胎儿心脏异常的病生理机制,评价其严重程度和预后,这对于指导临床诊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吴长东  张静  梁玥  刘政疆  薛克栋 《生物磁学》2014,(19):3726-372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其它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95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血后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hs-CRP)、血常规(blood General,WBC)、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rate,ESR)、白介素六(interleukin-6,IL-6)检测,同时采集痰标本后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检测,分析其血清PCT水平与其它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95例AECOPD患者中,PCT增高者43例(22.1%),正常者152例(77.9%),其血清PCT水平与hs-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percentage,NEUT%)均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62、0.382、0.333,与ESR、IL-6、痰培养结果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判定AECOPD患者是否合并感染有一定的局限性,联合检测hs-CRP、WBC、NEUT%,可作为诊断AECOPD感染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