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21.
对肾上腺素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相关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进一步探讨客观评价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指标。方法观察皮下注射10mg kg异丙肾上腺素(ISO)造成SD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模型后心电图的变化、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游离脂肪酸(FFA)以及心肌组织的坏死面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ISO后30s,大鼠心电图的J点开始降低,2min后缓慢回升,但20min后仍未回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20min内各时间点与给药前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J点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波则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0s后开始下降,10min内两组的T波一直保持显著差异(P<0.05),而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30s(P<0.01)以及5min(P<0.05)与给药前比较,T波均有显著差异;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CK、LDH、FFA以及心肌组织中MDA浓度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心肌坏死面积与这些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心肌组织中SOD浓度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J点可以作为评价此种动物模型的主要指标,T波可以作为辅助指标,应重点观察20min内心电图的变化;可以选择CK、LDH、FFA、SOD、MDA等生化指标以及心肌坏死面积等来探讨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2.
ATP敏感的钾通道与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药物等多种因素产生的预适应现象都具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ATP敏感的钾通道是介导预适应保护作用的重要环节。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是线粒体而非质膜ATP敏感的钾通道介导了预适应的保护作用,但它是否为此过程的最终效应器尚有待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未来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的克隆和调控机制的揭示,将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检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诱导CD4+T细胞趋化的趋化因子的表达。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45 min后恢复再灌,在不同的再灌注时间点0、2、6、9、12 h获取心脏组织(每组4只),相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作为对照。RT-PCR检测趋化CD4+T细胞的趋化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趋化因子诱导的CD4+T细胞的募集;组织学评价心肌细胞的损伤。结果诱导CD4+T细胞募集的趋化因子的表达在再灌注2 h即迅速增高,随后出现下降。其中,CXCL-10(IP-10)的表达高峰出现在2 h,与其共用同一受体CXCR3的其它两个趋化因子CXCL9(Mig)和CXCL11(I-TAC)的表达,分别在再灌注12 h和9 h出现另一高峰。受趋化因子的诱导,组织中浸润的CD4+T细胞逐渐增多;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也随之不断加重。结论诱导CD4+T细胞募集的趋化因子,通过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作用,最终导致了心肌的梗死。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白首乌C21甾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 Wistar系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打开胸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下穿线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LAD;去势组:去势后恢复4w,然后再结扎LAD;白首乌C21甾苷治疗组:结扎LAD手术前1w胃给予白首乌C21甾苷10 g/ kg,连续7d,然后结扎LA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肌钙蛋白(cTnT)和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6(IL 6)含量,并对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白首乌C21甾苷治疗组TNF α、IL 6和cTnT含量明显降低,心肌病理损伤减轻。结论:白首乌C21甾苷可显著抑制心肌炎症因子,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组织形态损伤,改善受损的心肌功能,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5.
目的:研究紫铆花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紫铆花素低、中和高剂量组(10,20和40μM)。检测细胞存活率,LDH释放水平,试剂盒检测MDA、SOD、IL-1和IL-6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以及AMPK和GSK-3β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紫铆花素能够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LDH水平,降低MDA、IL-1和IL-6,增加SOD水平。减少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P0.05)。同时,紫铆花素能够剂量依赖性的促进AMPK和GSK-3β磷酸化。进一步研究发现,紫铆花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GSK-3β的促磷酸化被AMPK抑制剂Compound C抵消。结论:紫铆花素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AMPK/GSK-3β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6.
目的:研究心宁片对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STZ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诱导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心宁片高、中、低剂量组(心宁片10、20和30 mg·kg~(-1)),每组10只。在此基础上,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小鼠体内血糖和血脂水平,测定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酶(LDH和CK-MB)、心梗面积以及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心宁片能够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小鼠体内血糖和血脂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情况。心宁片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梗死,降低LDH和CK-MB水平,减少MDA水平。同时,还发现心宁片能够促进AMPK蛋白磷酸化。采用AMPK特异性抑制剂Compound C抑制AMPK后,LDH水平显著升高,心宁片的心肌保护作用减弱。结论:心宁片能够保护糖尿病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AMP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27.
Zhu XY  Yan XH  Chen SJ 《生理学报》2008,60(2):221-227
为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I/R组、2.8μmol/kg体重NaHS干预组、14 μmol/kg体重NaHS干预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扎再灌注60 min,心电图Ⅱ导联检测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评价制作的心肌I/R模型:测定血浆中H2S浓度变化;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LV±dp/dtmax);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肌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心肌I/R后血浆中H2S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30.32±5.26)vs(58.28±7.86)μmol/L,P<0.05]:2.8和14μmol/kg体重NaHS均可显著改善I/R引起的心功能改变,且14μmol/kg体重NaHS较2.8 μmol/kg体重NaHS作用强;14 μmol/kg体重NaHS明显减轻心肌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损伤,同时降低大鼠I/R心肌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0.20±0.06vs0.32±0.10,P<0.05).以上结果提示,H2S对大鼠心肌的I/R损伤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降低c-Fo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8.
姜明  宋迎训  武娜  胡发奎 《蛇志》2001,13(4):40-41
近年来 ,我们应用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 3 0例 ,并与常规治疗的 3 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比较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0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1] ,且不合并严重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消化性溃疡、出血性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等。入选病例的心电图均有缺血性 ST-T改变 :ST段下移≥ 0 .0 5 m V和 (或 )伴有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0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 8.3(49~ 72 )岁 ;对照组 3 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观察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对心肌细胞核膜核苷三磷酸酶(NTPase)动力学及mRNA出核转运的变化。方法:制备家兔离体心脏I/R模型,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心肌细胞核膜,按Tiffany等的方法测定NTPase活性及mRNA的转运率。结果:心肌细胞核膜NTPase在以ATP或GTP为底物时,与对照组比较,I/R组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降低26%及22%(P<0.01)。Km值分别升高54%及72%(P<0.01);而缺血组Vmax及Km值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以ATP或GTP启动反应时I/R组10min内心肌细胞核mRNA转出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7%及32%(P<0.01);而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核膜受损,核膜上NTPase活性降低,导致细胞核膜mRNA出核受阻,从而可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表达。  相似文献   
130.
一氧化氮在铁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angendorff灌流大鼠心脏和酶解分离的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研究铁负荷下心肌损伤情况以及一氧化氮(NO)在铁诱导的心肌损伤中的地位。结果显示:(1)心肌铁负荷(Fe-HQ)可使分离心肌细胞舒张期细胞长度缩短、收缩幅度和速度降低,离体灌流心脏左室发展压(LVDP)、±dp/dtmax、冠脉流量呈现双相变化;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释放量和心肌丙二醛(MDA)增高。(2)NO的前体L-精氨酸(L-argi-nine,L-Arg)引起心肌细胞舒张期细胞长度缩短、收缩幅度降低。离体灌流心脏LVDP、冠脉流量、和±dp/dtmax增高,用K-H液复灌后可恢复正常。(3)L-Arg预处理,再行Fe-HQ灌流,与单纯的L-Arg或Fe-HQ组相比,心肌细胞舒张期细胞长度、收缩幅度和速度减小;离体灌流心脏LVDP、±dp/dtmax、心率和冠脉流量明显下降,冠脉流出液中LDH、CK增加。(4)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和Fe-HQ合并灌流后,与单纯Fe-HQ组相比,心肌细胞舒张期细胞长度、收缩幅度和速度增加。L-NAME可阻断Fe-HQ引起的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dp/dtmax降低,冠脉流出液中LDH、CK增高。(5)用Triton X-100短暂处理以去除冠脉内皮后,与保留冠脉内皮的心肌相比,Fe-HQ引起的LVDP和±dp/dtmax的一过性增高现象被抑制,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