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8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109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9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鲍璇 《实验生物学报》1989,22(3):325-335
Our object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coated vesicles and synaptic membranes during synaptogenesis. Neurons from spinal cords of fetal mice were established as isolated cells in primary culture. After a few days in vitro, the neurons extended their neurites and started their interaction. At timed intervals thereafter, cultures were fixed for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Coated vesicles were prominent in the neuronal cytoplasm at the time of synaptogenesis (about 7-10 days in vitro). Similar vesicles were seen in continuity with some cisternae in the Golgi regions and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number during the synaptogenic period. Indeed it is not established whether the coated vesicles were exocytotic or pinocytotic in nature, but the cisternae which were in continuity with coated vesicles could be labelled by glucose-6-phosphatase (G6Pase) but not by thiamine pyrophosphatase (TPPase). Such vesicles were also seen in continuity with the neuronal plasmalemma near the closest contact site and contributed their undercoating to pre- and postsynaptic densities. The formation of bilateral membrane specialization was described as being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synaptic active zones and appeared to be the first definitive sign of synapseformation.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synaptic dense material may derive wholly or in part from the exocytic coated vesicles which apparently budding off from endoplasmic reticulum cisternae. This incorporation could provide the mechanism for confining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neuronal membrane to the synaptic region.  相似文献   
62.
刘均利  张席锦 《生理学报》1989,41(5):523-528
本工作研究了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大鼠胃粘膜损伤中的可能作用。在胃粘膜损伤发生过程中、胃粘膜内非蛋白及蛋白结合的巯基物质含量均无明显降低。虽然半胱胺灌胃(132或264μmol)或皮下注射(132μmol)后均明显抑制消炎痛溃疡的发生,其抑制率分别为82%,92%和75%,但同样具有巯基的半胱氨酸却无保护作用。半胱胺(132μmol)皮下注射可使消炎痛大鼠胃酸分泌抑制46%,而灌胃则无此作用。两种途径给予的半胱胺均不影响胃壁结合粘液的分泌。这些结果表明,胃粘膜内巯基物质似不参与消炎痛的致溃疡过程。半胱胺在此种模型上虽有强烈的细胞保护作用,但似乎不是由于其分子上所带的巯基所致。因此,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模型上没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已经在生物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常规制片一系列操作中出现有各种溶液的取代更替,从而难以对一些水溶性放射性化合物在组织和细胞内的定位予以确切鉴定,同时放射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64.
根据各种膜颗粒表面电荷密度和疏水性的差异,通过适当的相分配系统,将一种膜颗粒从其它成份中分离出来,这便是相分配法。在相分配法应用之前,都是用离心法纯化膜颗粒的,但离心法纯化的膜颗粒纯度不够高。相分配法作为离心法的辅助技术,则能满足实验对分离纯化的膜颗粒的纯度  相似文献   
65.
干旱对大豆线粒体膜脂的磷脂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胁迫致使大豆叶片线粒体膜脂的PG摩尔百分含量降低,而LPC,PC,PI,PE,PA则明显提高。抗旱品种和敏感品种之间棕榈酸及亚麻酸含量有明显差异,且抗旱品种叶片线粒体膜脂的总脂肪酸不饱和指数低于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66.
心脏是由无数个独立的心肌细胞通过缝隙连接形成的一个功能性合胞体。心肌细胞间的电耦联是心脏“全或无”性动作电位传导和机械收缩的先决条件。缺氧、缺血、药物、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改变以及激素等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肌细胞间的电耦联,从而导致心脏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7.
植物细胞中膜H^+—ATPase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植物细胞中各种膜微囊的制备和分离原理,及其在膜转运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对质膜、线粒体和液泡,膜三种类型膜转运质子ATP酶(H~ -ATPase)的性质进行了比较,说明它们的催化特性和泵质子功能。  相似文献   
68.
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也有小部分与膜结合。文献报道,脱氧状态下两者相互作用加强,我们研究了这种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测定了脱氧状态下:(1)红细胞的低渗溶血速率;(2)红细胞膜对阴离子的通透性;(3)红细胞的变形性。  相似文献   
69.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到37个培养大鼠搏动心肌细胞充氮前后和复氧后的电活动参数。结果提示:充氮10min后,最大舒张电位(MDP),最大除极速度(V_(max)),动作电位振幅(APA)和动作电位时程(APD)等参数明显降低;自发节律增快,并出现多种形式的节律失常。83.8%细胞在充氮后30min内停搏,16.2%在50min左右停搏。复氧后,86.5%细胞在5min内复跳,13.5%未能复跳;12.5%复跳细胞在复跳10min内再次停搏。复跳细胞的各项电活动参数在30min内未能恢复到充氮前水平(p<0.05),且呈现不同程度的各类异常电活动。本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心肌细胞缺氧和复氧损伤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0.
配体蛋白与细胞膜受体蛋白结合后,可引起膜受体的构象与膜脂的有序性变化.本文研究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腹水肝癌细胞膜受体结合后膜热量变化,膜序参数改变和膜电荷及细胞迁移率的变更.就膜蛋白构象与膜脂有序性以及膜电荷等方面改变的生理意义与层粘连蛋白抗癌细胞脱落转移寻找理论关系.本文应用微量量热法、顺磁共振和细胞电泳等技术,得知层粘连蛋白与癌细胞膜作用后细胞膜有放热效应,膜流动性增大,细胞电泳动变慢.癌细胞膜的这些变化对于限制癌的恶性生长与脱落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