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6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铁核结构对马脾铁蛋白释放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H^% 参与马脾铁蛋白释放铁的动力方程,H^ 以1/2级反应方式参与铁蛋白释放铁核表层的铁。在酸性介质(PH6.5)中,铁蛋白释放铁的总平均速率(332Fe^3 /HSF.min)比在碱性介质(P8H8.0)中放铁的总平均速率(73Fe^3 /HSF.min)高4.6倍,铁蛋白的铁核结构和外加的磷酸盐均能影响该蛋白释放的速率,但并不改变其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92.
用耐缺铁的香橙(Citrus junos Sieb. ex Tanaka)和极不耐缺铁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 (L.) Raf.),在铁胁迫条件下对根的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活性变化和酶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离体根的酶活性测定表明,在铁胁迫4周时,香橙根的酶活性增强约20倍,枳仅增强约3倍.用拟南芥的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基因作探针进行组织印迹的Northern杂交检测香橙和枳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的mRNA,在铁胁迫2周时,香橙吸收根、幼茎和新叶中均检测到强烈的表达信号,而枳相同器官的表达信号则极其微弱.实验结果表明,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活性在缺铁胁迫下被诱导强烈增加是香橙耐缺铁的重要原因,该酶活性的调控发生在转录水平上,而且该酶基因在诱导条件下在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93.
地球上细胞最小、丰度最大的放氧光合自养原核生物原绿球藻( Prochlorococcus )发现于热带大洋,并被证实可在某些近海甚至近岸水域大量分布.但除温度之外,原绿球藻自然分布的控制因子尚不明了.从近海和大洋生态条件的主要差别考虑,在南海进行了主要营养盐--氮、磷和微量元素--铁、钴扰动的现场培养实验,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监测原绿球藻及聚球藻( Synechococcus )、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pico-eukaryotes)的细胞丰度和单细胞色素含量的响应以及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和钴的添加有利于原绿球藻,而氮和铁的添加更有利于聚球藻和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同时,由环境条件引起的生物响应又间接地导致超微型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原绿球藻在近海的分布,可能受到营养盐组成等环境因子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多方面的限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94.
植物铁富集的基因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铁吸收的生理生化机制出发 ,对铁吸收中的相关基因进行分析 ,进而探讨这些基因的潜在利用价值 ,以此来说明基因工程获得富铁植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详细研究了托叶铁科两属的2种代表植物Stangeria eriopus和Bowenia serrulata的羽片脉序和羽片解剖学,两个属在气孔器特征与不具副传输组织方面极为相似。而在气孔的分布,羽片脉序式样与叶缘形态,粘液道的有无,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的分化。工字厚壁组织与表皮细胞垂周壁特征方面则有较大的差异。将这些特征与苏铁科和泽米铁科作了比较,并讨论了这些特征在系统学上的意义。研究结果支持Stevenson(1992)将该科分为两亚科以及托叶铁科是介入苏铁科与泽米铁科之间的观点。  相似文献   
96.
110ke V Fe^ 离子注入原卟啉IX二钠盐薄膜亲品后的一些谱学分析结果表明,低能铁离子束辐照可以导致生物分子的损伤和化学改性,并且初步证实注入铁离子在样品分子中慢化沉积后形成含铁的金属络合物,即注入铁离子的质量沉积。  相似文献   
97.
低能铁离子束辐照氨基酸衍生物的红外光谱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能量为110keV的Fe^ 离子束辐照L( )-半胱氨酸盐酸盐单晶水合物固态样品的结构变化情况。对辐照样品的两次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有所不同,表明固态样品不同部位受低能铁离子束作用后可发生不同的分子改性;但二者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反映了原分子中氨基、羧基和巯基等基团的受损及硝基和酰胺基团等的生成。  相似文献   
98.
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在香橙和枳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耐缺铁的香橙 (CitrusjunosSieb .exTanaka)和极不耐缺铁的枳 (Poncirustrifoliata (L .)Raf.) ,在铁胁迫条件下对根的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活性变化和酶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离体根的酶活性测定表明 ,在铁胁迫 4周时 ,香橙根的酶活性增强约 2 0倍 ,枳仅增强约 3倍。用拟南芥的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基因作探针进行组织印迹的Northern杂交检测香橙和枳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的mRNA ,在铁胁迫 2周时 ,香橙吸收根、幼茎和新叶中均检测到强烈的表达信号 ,而枳相同器官的表达信号则极其微弱。实验结果表明 ,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活性在缺铁胁迫下被诱导强烈增加是香橙耐缺铁的重要原因 ,该酶活性的调控发生在转录水平上 ,而且该酶基因在诱导条件下在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99.
从营养扰动实验看原绿球藻在近海分布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上细胞最小、丰度最大的放氧光合自养原核生物原绿球藻 (Prochlorococcus)发现于热带大洋 ,并被证实可在某些近海甚至近岸水域大量分布。但除温度之外 ,原绿球藻自然分布的控制因子尚不明了。从近海和大洋生态条件的主要差别考虑 ,在南海进行了主要营养盐———氮、磷和微量元素———铁、钴扰动的现场培养实验 ,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监测原绿球藻及聚球藻 (Synechococcus)、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 (pico_eukaryotes)的细胞丰度和单细胞色素含量的响应以及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 ,磷和钴的添加有利于原绿球藻 ,而氮和铁的添加更有利于聚球藻和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同时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生物响应又间接地导致超微型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 ,原绿球藻在近海的分布 ,可能受到营养盐组成等环境因子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多方面的限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0.
植物体和土壤中的铁与其它营养盐一样都是限制植物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植物体和土壤中的铁通常都采用原子吸收和电化学法进行分析,本研究用萃取法从盐酸溶液中分离Fe(Ⅲ),采用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研究酸度,温度以及盐析剂等条件对萃取分配系数的影响并对铁的反萃取进行讨论,从而确定最优萃取条件,为植物体内铁的萃取富集分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