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miR-29a在脂多糖(LPS)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s)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LPS损伤HPMVECs模型。RT-qPCR检测miR-29a表达变化;试剂盒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测蛋白质表达水平;Microcosm、starBase、Pictar、TargetScan软件预测 miR-29a的可能靶基因,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9a和PTEN的靶向关系。结果:使用LPS处理HPMVECs,显著降低细胞中miR-29a的表达和细胞存活率,诱导LDH释放量和HPMVECs凋亡率增加,上调细胞中PTEN、Bim蛋白表达,下调p-Akt/Akt、p-FOXO3a/FOXO3a表达 (P<0.05);过表达miR-29a逆转LPS对HPMVECs的损伤作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29a 靶向PTEN,转染miR-29a mimics显著下调PTEN蛋白表达,转染miR-29a inhibitors明显上调PTEN蛋白表达 (P<0.05),但PTEN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miR-29a可能通过抑制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激活Akt/FOXO3a/Bim信号通路对LPS致HUVECs的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清镁、血小板聚集率(PAR)的相关性。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和体检中心的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糖耐量减低合并微血管病变组(n=30),糖耐量减低无微血管病变组(n=30),糖尿病组(n=30),正常对照组(n=30)。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化指标、血清镁与PAR的相关性、血镁水平以及PAR与FPG、HbA1C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减低合并微血管病变组患者的所有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镁水平与PAR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血镁水平与糖耐量减低合并微血管病变组、糖耐量减低无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组中FPG、HbA1C呈负相关关系(P0.05);PAR与糖耐量减低合并微血管病变组、糖耐量减低无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组中FPG、HbA1C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镁与PAR在预测糖耐量患者微血管病变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手术切除乳腺癌蜡块标本及其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检测标本为乳腺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B组为实验组,检测标本为乳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形态计量检测TGF-β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CD34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al mier oveseulardensity,MVD),并分析其与TGF-β1和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65例乳腺癌组织中,TGF-β1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45/65),TGF-β1阳性表达者MVD值(25.31±4.05)显著高于TGF-β1阴性表达者(21.23±4.29);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8.46%(51/65),VEGF阳性表达者MVD值(26.62±3.41)亦明显显著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18.95±6.52)(均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TGF-β1、VEGF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F-β1、VEGF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且组织学分级越高、淋巴结转移越多,MVD值越大。结论:TGF-β1与VEGF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并与乳腺癌肿瘤血管的生成有关,二者有望作为乳腺癌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技术检测缺氧状态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内钙离子(Ca2+)浓度动态变化的价值。方法:HPMVEC常规培养,按观察时间点不同分为5个缺氧培养组(1h hyp组、2h hyp组、4h hyp组、6h hyp组和8h hyp组)以及1个对照组(0h con组)共6个组,每组设8个复孔,应用LSCM技术测定缺氧后HPMVEC内Ca2+浓度水平及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结果:LSCM技术显示HPMVEC内Ca2+的荧光强度1h hyp组与0h con组比较、2h hyp组与1h hyp组比较、4h hyp组与2h hyp组比较、6h hyp组与4h hyp组比较、8h hyp组与6h hy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2+荧光强度与缺氧时间成正相关(r=0.969,P〈0.01)。结论:HPMVEC内Ca2+浓度随缺氧时间增长而增高;LSCM在动态检测缺氧状态下HPMVEC内的Ca2+浓度变化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5.
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protein4,RBP4)是一种分泌型视黄醇结合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在协助视黄醇发挥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RBP4是一种新的循环性脂肪因子,亦能由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它不仅能够抑制肌肉组织中的胰岛素信号通路,而且能够促进糖异生,增加肝糖输出,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目前RBP4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关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RBP4的生理功能、RBP4与T2DM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技术检测缺氧状态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内钙离子(Ca2+)浓度动态变化的价值。方法:HPMVEC常规培养,按观察时间点不同分为5个缺氧培养组(1h hyp组、2h hyp组、4h hyp组、6h hyp组和8h hyp组)以及1个对照组(0h con组)共6个组,每组设8个复孔,应用LSCM技术测定缺氧后HPMVEC内Ca2+浓度水平及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结果:LSCM技术显示HPMVEC内Ca2+的荧光强度1h hyp组与0h con组比较、2h hyp组与1h hyp组比较、4h hyp组与2h hyp组比较、6h hyp组与4h hyp组比较、8h hyp组与6h hy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2+荧光强度与缺氧时间成正相关(r=0.969,P<0.01)。结论:HPMVEC内Ca2+浓度随缺氧时间增长而增高;LSCM在动态检测缺氧状态下HPMVEC内的Ca2+浓度变化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的变化、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应用CD34及D2-40分别检测41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内、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中MVD及LVD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转移间的相关性;以及癌组织MVD与癌旁组织LVD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41例胰腺癌组织配对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平均MVD值分别为46.585±16.935,11.100±4.036,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配对癌组织内、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中平均LVD值分别为11.244±4.800,15.829±7.470和13.512±5.139;其中癌旁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LVD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60>0.05),癌旁组织与胰腺癌组织的LV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1)。癌组织内MVD值与癌旁组织LVD值之间有相关性(P=0.025<0.05)。结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MVD及LVD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存在关联。胰腺癌组织内MVD值与癌旁组织LVD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evacizumab组、吉西他滨组和联合用药组。观察用药前后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Bevacizumab和吉西他滨单药均能抑制肿瘤生长,两药联合疗效明显增强(P=0.000)。与对照组和吉西他滨组相比,Bevacizumab组和联合用药组能明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MVD值均明显降低,以联合用药组最为明显(P均0.000)。Bevacizumab和吉西他滨单药均能下调Bcl-2的表达,两药联合下调作用明显增强。结论: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能增强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微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刺激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MVECs)后,乳酸(LA)调控NF-κB信号通路中磷酸化IκBα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情况,阐明乳酸发挥作用的最佳时间及其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部位。方法提取RIMMVECs总蛋白和总RNA,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IκBα及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用real-time PCR对TNF-α和IL-6 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乳酸能降低LPS诱导RIMMVECs分泌的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并分别于24 h和3 h下调效果最明显;乳酸能抑制IκBα磷酸化及NF-κB转录活性,并于4~8 h达到最佳效果;乳酸发挥作用部位是抑制信号通路中IκBα磷酸化。结论乳酸通过抑制IκBα磷酸化而阻断NF-κB的激活,抑制下游炎性因子表达,进而发挥出很好的预防炎症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研究福安泰-03(Fuantai,FAT-03)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s)凋亡和小鼠创伤愈合的影响。MTT法检查FAT-03对HUVECs和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生长的影响:聚碳酸酯膜小室趋化运动模型(Transwellmodel)检测,]FAT-03对HU-VECs运动能力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FAT-03作用下HUVECs的形态变化;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V-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AnnexinV-FITC)双染检测Ⅳm03对HUVECs早期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FAT-03对HUVECs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法分析FAT-03对HUVECs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Bcl.2、Bax表达的影响;小鼠背部创伤模型检查FAT-03对组织修复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查FAT-03对创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和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FAT-03明显抑制HUVEC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抑制效果与剂量和作用时间相关,作用HUVECs24,48,72h的Ic50值为0.22,0.17,0.09mg/mL,但FAT-03对CNE.2Z细胞的生长却无明显的影响;0.16mg/mLFAT-03作用HUVECs24h对细胞迁移的抑制率为57.9%(P<0.01):FAT_03处理HUVECs48h,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增加(P〈0.05);FAT-03阻滞HUVECs于G0/Gl期,并呈现典型的凋亡峰;0.16mg/mLFAT-03作用48,72h,HUVECs的凋亡率分别为14.6%、41.7%:鲋m03下调HUVECs的VEGF和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其效果与剂量相关。FAT-03明显延迟小鼠创伤的愈合,且其作用与剂量相关。FAT-03组小鼠创伤周围组织微血管密度和VEGF阳性表达细胞都明显减少。因此,可以推测,FAT-03抑制HUVECs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创伤组织的血管生成,进而延迟创伤愈合;它的这些作用可能与其下调VEGF、Bcl-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