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双翅目,无缝组,食蚜蝇科麻眼尾蛆蝇成熟精子的超微构造。麻眼尾蛆蝇的精子与果蝇的精子基本相似,呈线形,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全长500—600微米。头部呈圆锥型,前端为单层结构的顶体,呈楔形插到核的侧面与核拼接。精子的尾部在头的后方,前粗后细,长500余微米。精子尾部内的微管排列为9+9+2的典型昆虫型。头部与尾部相接之处称为颈部,组合情况颇为复杂。本种精子尾的轴丝不直接与核相接,而是轴丝串联着基体(中心粒衍生物)隔着一层中心粒侧体与核相接。这种间接连接现象在果蝇未成熟的精子中可以见到,当精子成熟时中心粒侧体即行消失,核就直接与串联着基体的轴丝直接相接。麻眼尾蛆蝇成熟精子具有其他蝇类未成熟精子的性状,故可认为麻眼尾蛆蝇在蝇类系统发生中的地位较原始。  相似文献   
152.
香溪耳羽叶表皮构造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异。上表皮较厚,无气孔器,无乳状突起和毛状体基。表皮细胞较规则,矩形,可分为脉路和脉间带。下表皮略薄,具气孔器,乳突状突起密集分布。气孔带上的细胞排列不规则,脉路由2—3行略呈矩形的细胞组成。气孔合唇式,微下限,大小多变,多数整齐排列成或长或短的形状,少数散生。保卫细胞略低于副卫细胞,角质化程度较邻近的表皮细胞强。  相似文献   
153.
地球的构造     
张法奎 《化石》1989,(4):20-23
  相似文献   
154.
小壳化石保存,壳壁成分和显微构造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大量薄片,初步总结了寒武纪小壳化石的保存类型及其形成过程。论证了以磷质为特征保存的小壳化石原始成分绝大部分经过了次生磷酸盐化改造,相当一部分为钙质,并提出不同壳壁原始成分的鉴定标准,认为磷质小壳化石多层壳壁结构多为成岩次生构造叠加,原生壳壁显微结构罕见。报道了软舌螺化石具有交叉纤晶显微壳壁构造。  相似文献   
155.
A strain of food-poisoning bacterium has been isolated by Jin Jiexiang (1963) in China from the fermented cornflour that has gone bad. Thes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has been identified and named Pseudomonas by Zhao Naixin in 1988, which is the same species as P. cocovenena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were conformed to these of the species P. cepacia of section 2 of the genus Pseudomonas.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fine structures of the above mentioned three strains of Pseudomonas have not been described yet, we decided to observe them with electron microscope. Results indicate 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common among the three strains, such as: appearing short rods, 0.6-0.8 microns in diameter by 1.5-2.0 microns in length, one polar multiflagella; non-pili, non-capsules, non-endospores; containing intranuclear inclusions (electron-dense bodies or concentric laminae bodies), accumulating intracytoplasmic PHB granules; forming filaments, minicells and bizarrecells; producing extracellular cellulose-like materials by the three strain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相似文献   
156.
黑胸散白蚁腹腺的形态学与细微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清  赵刚 《昆虫学报》1990,33(3):314-318
对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腹腺整体装片和切片进行了描述.腹腺分前、后两部分.“腹腺前部”有两类分泌细胞和一个中央腔.两类分泌细胞中,一类是圆形,个体较大;另一类细胞突起很长,具扁平的核.复盖于腹腺前部的体壁上有许多小管和一些感器,表明腹腺前部的分泌细胞产物可能是经体壁上的小管或者先贮存于中央腔中,再经体壁小管逸出体外.“腹腺后部”由大的椭圆形分泌细胞组成.根据腹腺前部紧贴于第Ⅴ腹节表皮层,而腹腺后部是可动的,并且复盖于腹腺后部的体壁上无排出小管,作者认为这些细胞的分泌物可能是释放入血淋巴中.腹腺前部及腹腺后部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有不同的机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7.
蕉带羽叶属一新种(Nilssoniopteris hailarensis sp.nov.)化石采于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盆地的一个钻孔中(北纬47°58′,东经117°10′)。其层位属于下白垩统伊敏组。该种以其全缘的窄线形长叶为特征。叶片及脉序为带羊齿型,表皮构造为本内苏铁型。叶片着生于中脉上表面的两侧。中脉在下表面宽约3mm,但在上表面露出的宽度仅有下表面宽度的1/3。被报道的种在叶形方面与西欧威尔登植物群的 Nilssonioptetis beyrichii(Schenk)典型标本较为接近,但两者的角质层特征有明显区别。对此本文作了较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58.
159.
本文以3种鱼类组织细胞系为材料,对鱼类微细胞和小分离细胞制备技术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在微细胞制备中,观察了细胞的微核化过程,微核是由间期状态的细胞核不规则分裂而成。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在小分离细胞聚集体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与微细胞的微核化过程相一致,但其细胞质的分裂机制不同,当细胞质进行异常分裂的同时,细胞的微核也随同细胞质不规则分裂而被分配至各个小分离细胞内。  相似文献   
160.
福寿螺的形态构造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对引进我国的一种大型淡水养殖螺类——福寿螺(大瓶螺)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进行了描述,其中内部构造部分为国内首次系统报道,并附有形态解剖图。在解剖中我们发现,福寿螺有一些特殊的结构:(1)栉状鳃着生于外套腔的右侧,这与所属的中腹足目及瓶螺科的特征(鳃位于外套腔的左侧)明显不同。(2)胃的内壁有许多列隆起,其上有磨状齿,用以磨碎食物;胃腔凹面的底部有一呈倒U型的胃楯。(3)大动脉的基部膨大成副心脏,这在腹足纲动物中很少见。(4)雄性生殖器有前列腺囊,囊内的前列腺呈细丝状,长可达70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