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8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5462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44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73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松辽盆地阿尔必期微体浮游植物新属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该文描述了松辽盆地中白垩世阿尔必期泉头组三段的微体浮游植物化石1新属7新种,隶属于微咸水沟鞭藻类2属5新种(含4新亚种),淡水绿藻1属1种和疑源类1新属1新种。并对沟鞭藻 Ngktericysta Bint,1986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32.
榆中贝母(Fritillaria yuzhongensis)生长于马啣山的高山地带,全生育期约100 d左右,是一种生育期较短的类短命植物。在果实成熟时,种子的胚发育不全,具有后熟作用的特点,包括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热两个阶段;因此,需要一定时期的低温处理,才能完成后熟过程,以解除休眠,促使种子发芽。本试验表明:榆中贝母完成形态后熟过程的最佳温度是7℃左右,经过100d以上的低温处理才能使原胚发育成熟,继续在7℃低温下处理70d以上,才能完成生理后熟过程。榆中贝母种子休眠时间长,需要经过170d以上的低温处理,种子才能萌发。本试验结果为榆中贝母种子的萌发提出了适宜的温度范围和低温处理时间,为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缩短栽培年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松辽盆地白垩纪微体浮游植物群及其环境讨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该文报道了松辽盆地白垩纪丰富的非海相微体浮游植物群,主要是沟鞭藻类及一些绿藻和疑源类;论述了藻类的生物地层特征,自下而上初步划分出10个组合带;结合微量元素和古地磁等资料,较详细地讨论了含微体浮游植物组段的沉积环境,认为松辽盆地在白垩纪至少遭受过两次重要的海侵(分别在青山口组一段及嫩江组一、二段沉积时期),导致古松辽湖泊五种不同水体环境的演替,指出微体浮游植物组合的变化是受古盐度、古温度和古水深等因素控制的。此外,对有关组段的地质时代也进行了讨论,进一步补充了新的浮游植物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34.
本文利用青蛙(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蝌蚪红细胞微核试验,作为检测城镇污水诱变活性的一种新的监测技术。在16d生活污水处理的实验中,青蛙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2d后就呈现统计上的显著增加,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第12d达到最大值。在不同浓度混合污水处理实验中,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加。上述实验证明城镇生活污水和混合污水都具有较强的诱变活性。作者从遗传毒理学的角度评价了湖北黄州综合生物塘系统对污水诱变活性的净化效能。城镇混合污水经综合生物塘各级塘处理,蝌蚪微核细胞率逐级下降,由进水的7.54‰下降到最后出水的1.52‰,接近对照(1.07‰)水平。其中综合生物塘的藻菌单元比水生植物单元对污水诱变活性具有更强的净化效力。本文提出污水“诱变指数”可作为综合生物塘一项功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5.
城镇污水诱发青蛙蝌蚪红细胞微核及其在环境监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36.
湘中、湘东地区早籼稻耐土壤潜育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低产稻田是潜育性稻田,约有一亿亩。挖掘其“潜在生产力”,种植耐潜育性土壤逆境胁迫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则是简便、经济而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几个早籼稻品种(组合)对潜育性稻田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测,并初步提出了耐潜育性的几个鉴定指标,诸如根系生长量和幼穗分化期根系氧化力;分蘖早期茎蘖增长速率;分蘖后期单株干物质产量;乳熟期剑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GDI和光合强度等。上述鉴定指标,综合应用于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和耐潜育性育种研究,有助于提高水稻抗逆性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37.
根分泌物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吴辉  郑师章 《生态学杂志》1992,11(6):42-47,F004
根分泌物是个古老而年轻的研究领域。早在18,19世纪,人们(Plenk,1795;Decandolle,1830)就观察到根分泌物对邻近植株的促生和抑制作用,1904年Hilter提出“根际”的概念,标志着人们对根分泌物及其生态效应的进一步认识。此后人们对根分泌物研究逐步展开。Lyon和Willson(1920)发现,生长于无菌水培液中的植物能释放有机物,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研究领域一  相似文献   
38.
不同利用方式下稻田效益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评价是多目标系统优化和决策的基础。和任何其他农业生态系统一样,稻田生态系统具有多目标、多功能的特点,单项指标难以反映系统的优劣。目前,川东南地区稻田开发利用方式多种多样,但效益评价主要是采用简单的比较分析或粗放的定性描述,尚未形成系统的  相似文献   
39.
影响根瘤菌竞争结瘤的生态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武 《生态学杂志》1992,11(4):50-54
根瘤菌的发现并确证其共生固氮作用已逾100年,根瘤菌剂的制备和应用也已超过半个世纪,实践效果有目共睹。如美国对豌豆根瘤菌、三叶草根瘤菌和大豆根瘤菌的应用以及澳大利亚对三叶草根瘤菌的应用都取得显著成绩。我国在豆科作物和豆科绿肥上应用根瘤菌接种措施已有30余年历史,采用筛选的优良菌  相似文献   
40.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荧光显微术研究ConA与巨噬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细胞骨架微丝组装的变化,实验证明ConA与膜受体结合后巨噬细胞内微丝含量增多,并且与ConA的浓度有关。荧光显微镜下还可见细胞面积增大。本实验成功地用流式细胞术定量研究活细胞内细胞骨架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