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7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73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李春瑶  李军生  梁倩华  杨继华   《广西植物》1989,9(3):243-246+291
本文从形态学和组织学方面研究了甘蔗幼叶胚性愈伤组织发生及体细胞胚胎的形成过程。甘蔗幼叶片切段培养于含2.4—D1.5mg/1的MS培养基上,4—6天后切段开始形成愈伤组织,约10天后愈伤组织表面出现白色颗粒状结构。将含有白色颗粒状结构的愈伤组织转移至不含激素的培养基中,7—10天后可见有小植株长出。组织学和形态学观察表明,甘蔗离体再生植株是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相似文献   
72.
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跟骨的功能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形态描述和统计入手,对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的跟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跟骨变量无论数值大小还是几何图形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跟骨最大宽、跟长、后距骨连结面长、跟骨高度及相对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平。猕猴跟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比短尾猴的表现得更为紧密。据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我们认为:与猕猴相较,短尾猴更适应于地栖生活。这似乎与短尾猴具更大的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73.
三七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人工种子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桂进 《实验生物学报》1992,25(2):139-147
  相似文献   
74.
懒猴的牙齿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云南所产懒猴的牙齿形态作初步观察。恒齿式为(2.1.3.3)/(2.1.3.3)=36;上门齿为异形齿,中门齿比侧门齿阔大,形态亦不同;上犬齿有性别差异,下犬齿特化为门齿形;前臼齿无论齿数和齿尖分布都与猕猴、金丝猴和长臂猿有较大差别,但齿尖分布却与树鼩有某些相似之点;下颌第1前臼齿犬齿化;在臼齿的齿尖分布方面,与猕猴、金丝猴相似,上颌M~3次尖架消失,只具3个齿尖。  相似文献   
75.
背联体贻贝棘尾虫的每一虫腹面含有相当于正常棘尾虫的腹面纤毛系统,背联两虫任意一侧属于一虫的背面有4列背触毛,它们的排列分布相似于正常棘昆虫的第1—4列背触毛,另一虫背面打2列背触毛,它们相似于正常棘尾虫的第5、6列背触毛。结果表明,背联体棘尾虫是其中两虫各以背面第4列和第5列背触毛之间的皮层区相联接形成的。也有的背联体中背部皮层联接区有变化。无性分裂中背联两虫皮层纤毛结构的形态发生相似于正常棘尾虫,并且两者其皮层纤毛器如口围带、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和背触毛等相应结构的发育是同步进行的,推测背联两虫的皮层发育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有某种机制控制着相互间的协调。背联体棘昆虫在无性生殖周期中总是经历着一个调节成单体的过程,认为这于背联两虫都具有一套结构功能正常的运动胞器(特别是口围带),而产生向不同方向运动的“不协调”的力有关。  相似文献   
76.
一种珍稀野生动物——新疆北鲵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北鲵 Rancdon sibiricus Kessler 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1989年9月,我们在新疆西部阿拉套山海拔2750米处的小溪流中采到了新疆北鲵的活体标本,其中幼体6尾,亚成体4尾,成体4尾,雌雄个体在外形上无差异。 现将其形态特征描  相似文献   
77.
78.
核桃属部分种的小孢子发生及核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采用常规压片法,观察了核桃属(Juglans L.)四个种花粉母细胞(PMC)的减数分裂过程和花粉形态,检测了两个种的花粉生活力,分析研究了七个种的核型。结果表明,普通核桃(J.regia)核桃楸(J.mandskurica Maxim.)和黑核桃(J.nigra L.)的PMC减数分裂基本正常,但河北核桃PMC的减数分裂过程都极不正常,供试的七个种,除普通核桃为2C核型外,其余均为2B核型,仅黑核桃一种带有随体染色体。根据核型特点把七个种分成三组,并探讨了组间与组内种间的亲缘演化关系。作者认为,河北核桃应为一种独立的种,核桃科在系统发育上可能来源于染色体基数为8的两群)不同植物。  相似文献   
79.
根据Fuzzy数学原理和三化螟生物学特性,组建了四代三化螟发生动态综合预测模型经对福建省将乐县16年四代三化螟发生期、发生量回报及1995年的预报,拟合率及正确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