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由于花同源异型突变体可作为研究花形态建成的分子遗传分析模式系统,近十几年来,人们对于花同源异型基冈的分离、鉴定及转化均产生了很大兴趣,并对花器官特征决定基因的功能提出了“ABC”控制模型J和“异时性”(heterchrrony)假说。我们在进行黄瓜子叶离体培养时,发现了离体培养黄瓜子叶直接成花现象,进而建立起黄瓜子叶离体培养直接成花及黄瓜去顶苗直接成花的实验系统。在栽培重瓣大岩桐组培苗的过程中,观察到六种花同源异型变异体,其表型难以简单地用“ABC”控制模型解释。通过统计还发现同源异型花的发生频率与节位有关。这一现象为进一步探讨花  相似文献   
232.
四种网蝽科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昆虫图像特征提取技术在昆虫分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的研究报道涉及到多种较大型昆虫和节肢动物,但对身体较小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提取与分析,及其雌雄鉴别方面的报道不多。本研究利用中国农业大学IPMist实验室开发的Bug Shape 1.0对体型较小的4种网蝽科Tingidae昆虫成虫进行了外部形态特征的提取,分析了所得参数在其种类和雌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获得的10个参数在4种网蝽成虫中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4种网蝽雌雄成虫在面积、等效圆半径、偏心率、球状性和圆形度5个参数方面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初步认为可以作为区别这4种网蝽雌雄成虫的重要指标。判别分析证明,4种网蝽交叉判别的正确率高达98.5%,对种类和性别同时进行判别时,交叉判别的正确率为85.0%。利用重心法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符合传统昆虫分类学的结果,同一属的菊方翅网蝽Corythucha marmorata和悬铃木方翅网蝽C.ciliata优先聚为一类,其他2种网蝽先后分别聚类。本研究利用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得到的参数适合对此类昆虫进行种类和性别的鉴定,初步表明该技术在此类害虫分类鉴定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3.
种子异型性及其生态意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子异型性是指同一植株产生不同形状或行为种子的现象。根据异型种子在植株上的生长位置, 种子异型性可划分为地上下结实性和地上种子异型性两类。此现象已在26科129属292种被子植物中报道。异型性种子植物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荒漠和盐渍土地区等干扰强烈的环境, 在菊科和藜科中最为常见, 主要出现在一年生植物中。种子异型性在避免密集负效应、减弱同胞子代间的竞争、采取两头下注策略以适应时空异质性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进化生态意义。该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种子异型性的研究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 1)种子异型性的概念、类型和种类, 2)具有异型种子植物的生境和生活型, 3)异型种子的生态学特性, 4)种子异型性的理论模型, 5)种子异型性的生态意义。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 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针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提出两点建议: 1)系统调查具有种子异型性现象的植物种类, 摸清其生物学特性; 2)确定研究种子异型性现象的模式植物, 从生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角度来研究种子异型性的个体发育机制及分子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234.
植物同源异型基因及同源异型盒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同源异型基因及同源异型盒基因是涉及植物个体发育调节的两类重要转录因子编码基因.近10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两类基因及其产物的结构与功能具有明显的差异.深入研究这两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对揭示植物的发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5.
豌豆卷须肌动蛋白Ⅱ类异型体cDNA克隆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15个豌豆卷须肌动蛋白cDNA 克隆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发现在豌豆卷须中至少存在三类肌动蛋白异型体,分别命名为Ⅰ类(PEAc Ⅰ)、Ⅱ类(PEAc Ⅱ)和Ⅲ类(PEAc Ⅲ)异型体.三类异型体的克隆数目分别为10、4和1个,表明三类异型体在豌豆卷须中的表达是不同的,很可能具有组织或发育阶段的特异性.对Ⅱ类异型体的三个cDNA 克隆PEAc3、PEAc9和PEAc11进行了全序列测定,所测定的序列已被GenBank 数据库所接受.测序结果表明,PEAc3、PEAc9和PEAc11的序列长度分别为1550、1680和1091个核苷酸,其中编码区长1134个核苷酸,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为377(PEAc11缺少编码氨基端前96个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三个克隆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差别仅在于3′非翻译区的长度不同,即poly(A)的加入位点不同.这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同一基因转录而来,但转录后的加工过程不同.豌豆卷须中肌动蛋白基因poly(A)加入位点的使用,可能与组织或发育的特异性表达有关.此外,豌豆卷须肌动蛋白三类异型体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0%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 .  相似文献   
236.
绞股蓝雌雄种群觅源行为和繁殖对策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雌雄异株,种群性比偏雄。作者利用比较生态学方法,从行为生态学角度探讨相同生境中绞股蓝雌雄种群的觅源行为和繁殖对策,得到如下初步结果和结论:(1)绞股蓝雄性种群的主枝生物量比显著大于雌性种群,这意味着雄性种群的营养繁殖投资显著增加,而两性种群在其它结构中的生物量分配无显著差异;(2)雌性种群的叶面积比和单位叶面积比雄性种群显著增加,这与两性种群  相似文献   
237.
蛋用鹌鹑伴性羽色基因互作与连锁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研究首次发现了鹌鹑伴性羽基因的基因互作关系并进行了遗传验证.试验证明,鹌鹑的栗羽、黄羽和白羽是Z染色体上两个有连锁关系的基因座B/b和Y/y相互作用的结果.B和b为一对等位基因,不控制任何性状,只与色素的合成有关,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B对b为显性;Y和y为另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栗羽和黄羽,Y对y为显性.栗羽和黄羽的表现取决于有色基因B的存在,B与Y相互作用产生栗羽,B与y相互作用产生黄羽,白羽是白化基因b对Y和y上位作用的结果.B/b和Y/y两基因座在雄性表现出一定的互换率,在雌性为完全连锁.这一研究补充和发展了以前人们对鹌鹑羽色伴性遗传的研究,为人们利用鹌鹑羽色进行自别雌雄配套系生产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基础。 Abstract:The interaction of sex-linked gene for plumage color in quails was first discovered and identified by genetictest.It was proved that the phenotypic expressions of the maroon feather,the yellow feather and the white feather result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b and Y/y loci in the Z-chromosome.The allele B and b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pigment in plumage and nothing to do with any relative characters,the coloured gene B is dominant to its albino allele b.The maroon and yellow feather constituted a pair of relative characters determined by a couple of alleles Y and y,the maroon feather was caused by a dominant allele Y,and the yellow feather caused by a recessive allele y.But the phenotypic expression of maroon and yellow was decided by the present of the coloured gene B in Z-chromosome,the maroon feather wa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 B and Y,the yellow feather was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 B and y.The white was caused by a recessive albino gene b which epistasis to gene Y and y.The incomplete linkage was present between B/b and Y/y in Z-chromosome in male and complete linkage in female.This research enriches and delelops the earlier studies of the sex-linked inheritance of plumage color.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genetic basis for the quail autosexing system production by means of plumage color.  相似文献   
238.
采用SSR标记连锁图谱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在山西灌溉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对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黄早四×掖107组合的F3群体雌雄开花间隔天数(ASI)、结穗率和籽粒产量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及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处理下,ASI、结穗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灌溉和干旱胁迫下,分别检测到3个和2个控制ASI的QTL,位于第1、2、3和第2、5染色体上.在灌溉条件下,在第3和第6染色体上各检测到1个控制结穗率的QTL,基因作用方式呈加性或部分显性,可解释19.9%的表型变异;在干旱条件下,在第3、 7、10染色体上共检测到4个控制结穗率的QTL,基因作用方式为显性或部分显性,可解释60.4%的表型变异.在灌溉和干旱胁迫下,控制产量的QTL分别定位在第3、6、7和第1、2、4、8染色体上,基因作用方式均以加性或部分显性为主,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7.3%~22.0%.在干旱条件下,借助连锁分子标记和基因效应分析,可构建包含ASI、结穗率和产量QTL的选择指数,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239.
对形态发生突变体进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是揭示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的最有效的途径。最近,世界上若干开创性的研究小组正致力于用这种分子遗传学手段研究植物花发育的调控机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相似文献   
240.
异型雄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就异型雄蕊的概念、在被子植物中的分布、在传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发育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展望.异型雄蕊指一朵花内的雄蕊在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并存在不同程度分工的现象.异型雄蕊在野牡丹科、茄科、干屈菜科、豆科、雨久花科等多个科中都有分布,但其分化与程度常随类群而异.虽然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由来已久,但研究尚不深入.对于异型雄蕊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植物与其传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并为传粉生物学与植物繁育系统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