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3 毫秒
221.
酶标免疫测定法(ELISA)中最关键的化合物是酶-抗体结合物,将酶和抗体交联起来需用交联剂。本文作者使用了N-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基二硫)丙酸酯(简称SPDP)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兔抗小鼠IgG(兔IgG)交联起来。我们试验了SPDP/HRP,SPDP/IgG和HRP/IgG的不同比例,以期获得活性高的酶-抗体结合物。此外还研究了从结合物中去除自由HRP和自由IgG的方法。用SDS-PAGE及硝酸纤维膜电泳转移法证明本法制备的结合物不含HRP及IgG的自身聚合物。用ELISA法鉴定结合物制品时,一般稀释度可达到1:10,000以上,有的可达到1:20,000(当结合物浓度A_(280nm)=1.0,底物显色A_(492nm)=1.0时)。  相似文献   
222.
沙田柚雌雄蕊发育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妙男  张莹  麦适秋  欧善汉   《广西植物》1993,13(2):170-173+199
沙田柚为例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具多个孢原细胞,其中之一发育形成大孢子母细胞,四个大孢子呈直线形排列,功能大孢子居合点端,胚囊发育为蓼型,珠孔端有珠心冠。 花药为四分孢子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小孢子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 同一朵花中,雌雄蕊发育的相关性是:当大孢子母细胞形成时,小孢子进入单核期。当雌蕊发育进入大孢子时期,双核花粉粒形成。大孢子和双核花粉粒都在开花前10天左右形成,雌雄蕊同时成熟。  相似文献   
223.
我国首例雌雄嵌合体蜉蝣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兴永  归鸿 《昆虫学报》1993,36(3):382-384
在雌雄异体的动物中偶尔出现的雌雄嵌合体由于同时具有雌雄两性的特征,长期以来引起了胚胎学家和遗传学家的兴趣。它们被用来描绘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层的命运图和测算形成成体某一特定结构的原始细胞的数目,从而在遗传、进化和发育的研究中起着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4.
侯一平  苟清 《遗传学报》1994,21(5):337-341
应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吸附抑制实验,对我国3个民族8个群体2104份血样进行了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2m(23)因子检测。经多元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中国人G2m(23)基因频率分布呈沿海拔高度和纬度变化的渐变群,据此建立了可预测中国人群G2M(23)基因频率的多元回归方程,本文还讨论了G2m(23)基因频率形成渐变群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5.
226.
昆虫色斑型与基因型的关联性以及与环境适应性的关系,是昆虫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作为一种重要的昆虫色斑多型性资源,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于2012-2015年通过调查统计泰安市异色瓢虫不同时期鞘翅底色、不同位置斑点、联斑、二窗型和四窗型、性比等指标的变化特点,并进行了多项式拟合、χ2(卡方)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明确了异色瓢虫色斑型和性比的周年变化特点及其与月平均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浅色型异色瓢虫中,浅色型、不同位置斑点和联斑数量比例均随月份先降后升,与月平均温度显著负相关,均在夏季出现最低值。深色型中,深色型数量比例随月份先升后降,与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其中的二窗型数量比例在夏季和冬季上升,春季和秋季下降,四窗型则相反,但均于月平均气温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09和0.09。异色瓢虫种群、浅色型和深色型均表现为偏雌现象,在夏季更为明显,且与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90和0.66。χ2检验可知,异色瓢虫浅色型和深色型数量、不同位置斑点数量、联斑数量、二窗型和四窗型数量以及种群、浅色型和深色型雌雄数量均与月份显著关联。综合分析可知,异色瓢虫浅色型中各指标受月平均气温影响均较大。除数量比例和性比受温度影响较大外,深色型中二窗型和四窗型比例变化较小。异色瓢虫各指标均月份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227.
以贵州烤烟主栽品种‘南江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观察研究,探讨烤烟生殖过程与花蕾形态变化的关系,为田间栽培控制花期以及实现烟草的遗传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南江3号’雄蕊的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绒毡层为腺质异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有四面体型和十字交叉型2种;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具3或4个萌发孔。胚珠倒生,薄珠心;孢原细胞体积较大,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4个大孢子呈线性排列;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为7细胞8核。烤烟‘南江3号’的雌蕊发育晚于雄蕊,当雄蕊发育为四分体时期时雌蕊才开始发育,且花蕾发育到5.0~6.8cm时胚囊才逐渐成熟。研究认为,烤烟‘南江3号’的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各阶段与花蕾形态有关,通过花蕾的形态可初步判断各个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228.
罗汉果雌雄株同工酶性别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电泳技术结合同工酶染色,分析了罗汉果雌雄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和过氧化氢酶同工酶。结果表明:罗汉果雌雄叶片在同工酶谱上,存在着与性别性状相关的酶带;雌雄间的差异酶带在每一种同工酶中均有一条以上,可作为罗汉果雌雄株间的性别鉴定。此外,还比较了高产、低产、不结果雌株之间同工酶的酶带和活性差别。  相似文献   
229.
高等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顺式元件,综述了高等植物启动子的构成,包括转录起始位点、TATA框和上游启动子元件。并着重从组成型、组织特异型和诱导型启动子3个方面介绍了其结构特征、功能,以及它们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简述了双向启动子、可变启动子和串联启动子的研究情况,提出植物启动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230.
重瓣紫蓝大岩桐组培苗的花同源异型现象(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x types of floral homeotic variants of in vitro seedlings were observed in doubleflower sinningia. Type I, red and green mosaic petals exist in the outermost whorl of petal-whorls, 2.38%. Type II, the outermost whorl of petal-whorls exhibit green petals with thin yellow edge, 25.0%. Type III, green petals exist in the innermost side of normal red petal whorls, 1.78%. Type IV, multiple whorls of green petals exist in the inner side of normal sepals, no stamen and carpel, 1.67%. Type V, it exhibits duplicated whorls of sepals in the outermost, 7.14%. Type VI, it exists multiple whorls of green sepals, no petal, stamen and carpel, 0.12%. The total percentage of all types of floral homeotic variants is up to 38.1%. The distribution of nodal site of homeotic flowe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omeotic flower occurred mainly at the fourth and fifth no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