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良性囊肿患者应激反应、卵巢功能以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接收的80例卵巢良性囊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患者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B组患者术中采用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以及黄体生成素(LH)]、应激反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皮质醇(Cor)]、T细胞亚群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FSH、LH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E2降低,但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ACTH、NE、Cor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CD3+、CD4+/CD8+、CD4+均降低但B组高于A组(P<0.05);CD8+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极电凝止血相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缝合止血可减轻卵巢功能损害,降低应激反应,减轻免疫抑制,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2.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18例,按随机信封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n=59,罗哌卡因TAPB麻醉)和B组(n=59,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炎症反应、术后疼痛、术后谵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APB阻滞即刻(T1)~拔管时(T4)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较麻醉前(T0)时间点升高(P<0.05),B组T1~T4时间点HR、MAP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5 d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术前,但术后5 d 低于术后3 d(P<0.05),B组术后3 d、术后5 d的IL-6、TNF-α、Cor、NE水平低于A组(P<0.05)。B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较A组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B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炎症反应,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3.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腰方肌阻滞(QLB)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应激反应和Thl/Th2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接收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各为40例,对照组接受QLB,联合组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QLB。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两组镇痛急救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对比两组应激反应和Thl/Th2平衡。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联合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镇痛急救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均较术前升高,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干扰素-γ(IF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较术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IL-4较术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QLB可有效改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减轻应激反应,并改善术后免疫抑制状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4.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合理准备对老年下肢骨折全麻手术患者营养状态、糖代谢、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准备及麻醉管理,观察组采取术前合理准备及麻醉管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反流误吸、恶心、呕吐、口渴、饥饿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前12小时 (T0)、术后即刻(T1)、术后24小时(T2) 的营养状态指标(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水平,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 (Cor)、肾素(R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T淋巴亚群(CD4+、CD8+、CD4+/ 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反流误吸、口渴、饥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降低,观察组T1、T2时点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IRI、Cor、Rn、ACTH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升高,观察组T1、T2时点血清空腹血糖、IRI、Cor、Rn、AC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IgA、IgM、IgG、CD4+、CD4+/ CD8+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降低,CD8+ 较T0时点显著升高,观察组IgA、IgM、IgG、CD4+、CD4+/ 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合理准备能够降低老年下肢骨折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全麻手术对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糖代谢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摘要 目的:对比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SSLH)与双孔腹腔镜疝修补术(DSLH)治疗腹股沟疝患儿的疗效,并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患儿应激反应和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36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DSLH组(DSLH,71例)和SSLH组(SSLH,65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疼痛介质指标[P物质(SP)、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SLH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DSLH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DSLH组,手术时间长于DSLH组(P<0.05)。术后1 d两组Cor、NE、ALD均升高,但SSLH组均低于DSLH组同时间点(P<0.05)。术后1 d两组SP、5-HT均升高,但SSLH组均低于DSLH组同时间点;β-EP下降,但SSLH组高于DSLH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SLH相比,SSLH治疗腹股沟疝患儿,具有更好的疗效,可改善临床指标,减轻应激反应程度,降低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麻,其中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15 min内静脉输注1 u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术中0.3-0.6 ug/(kg×h)维持;而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0.9%的Nacl溶液。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及苏醒期测定并观察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中TNF-α,IL-2和IL-6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TNF-α,IL-2和IL-6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及苏醒期TNF-α,IL-2及IL-6浓度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及苏醒期TNF-α,IL-2及IL-6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清TNF-α、IL-2和IL-6浓度具有调节作用,可缓解或降低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7.
《生物磁学》2012,(16):I0003-I0003
最近英德两国研究者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一种名为Popdc的蛋白在促使心率加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种蛋白会对肾上腺素信号作出反应。从而使心脏能够在面对压力时产生正确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8.
99.
内质网应激反应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内质网应激是导致心脑组织缺血梗塞、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发生的重要环节 .目前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氧化应激、钙代谢紊乱等都能引起内质网应激级联反应 ,表现为蛋白质合成暂停、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等 .这些表现包括在未折叠蛋白反应 (UPR)、整合应激反应 (ISR)和内质网相关性死亡 (ERAD)三个相互关联的动态过程中 ,每一过程的分子机理现已逐步被揭示 .作为细胞保护性应对机制的内质网应激体系一旦遭到破坏 ,细胞将不能合成应有的蛋白质 ,亦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甚至会出现细胞凋亡 .掌握内质网应激过程对进一步理解多种疾病的发生机理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钉螺对夹竹桃化感物质三萜总皂甙毒理作用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用0.02 mg/L-0.1mg/L系列浓度的夹竹桃三萜总皂甙水溶液处理钉螺 ,设无氯清水饲养与浓度为1 mg/L 氯硝柳胺溶液浸杀对照,研究夹竹桃三萜总皂甙是否为夹竹桃灭螺的化感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夹竹桃三萜总皂甙水溶液处理钉螺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对试验数据进行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表明浸杀处理2、3、 4和5 d的LC50分别为78.31、30.26、20.50、14.19 mg/L,其对应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 63.60-108.19、9.49-44.42、2.86-30.90、0.23-22.79 mg/L;以不同处理浓度、时间下钉螺的死亡率为因变量,对夹竹桃三萜总皂甙水溶液浸杀灭螺效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夹竹桃三萜总皂甙的浓度、处理时间的长短对钉螺的死亡率均有极显著的作用效果,并且药液浓度与处理时间之间的交互效应也极显著.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40 mg/L浓度处理后钉螺软体表层呈现明显的损伤;透射电镜观察40 mg/L浓度处理后钉螺样品发现24 h后肝细胞核肿胀,核仁消失,核质稀疏,内质网断裂,线粒体增多;当处理时间延长到48 h时,损伤加重,内质网几乎全部囊泡化,细胞核开始破裂,线粒体也破裂;处理24 h后钉螺小肠表面的微绒毛排列有些不整齐,有一小部分微绒毛出现脱落,肠周缘细胞出现肿胀,细胞核出现少量小空泡;处理48 h时的钉螺小肠表面微绒毛排列明显不整齐,大部分微绒毛脱落,肠周缘细胞肿胀明显,有大量空泡,有时还出现游离核,胞质内的细胞器有大小不等的空泡样变性 ,细胞器结构已无法辨别,严重变性,胞膜不完整.采用聚丙稀酰胺电泳技术分离经40 mg/ L夹竹桃三萜总皂甙水溶液处理1、2、3、4、5 d后的钉螺样品的酯酶同工酶,处理1-2 d后酶的活性比清水对照增强,应激反应明显,而处理达3 d时酶的活性开始下降,5 d时,酶谱带数及其色泽与用1 mg/L氯硝柳胺水溶液处理1 d的对照相当.本研究获得化感作用植物夹竹桃灭螺的超微结构证据[动物学报 54(3):489-499,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