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单孔组(n=63,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和三孔组(n=64,采用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临床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应激反应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三孔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而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术后7d单孔组皮质醇、生长激素、PGE_2均低于三孔组(P0.05)。术后3d单孔组CD3~+、CD4~+以及CD4~+/CD8~+高于三孔组(P0.05)。术后3个月单孔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平均分数高于三孔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损害较轻,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全麻老年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血清IL-1β、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法将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拟行全麻手术的200例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n=102)和对照组(n=98),研究组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50-59之间,对照组BIS维持在40-49之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手术2h(T_1)、术后24 h(T_2)检测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内皮素-1(ET-1)、T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CD3-CD16+CD56+)、血清白介素-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Cor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且研究组T_1、T_2时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CTH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_1、T_2时ET-1水平低于T_0时及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8~+、CD3~-CD16~+CD56~+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研究组T_1、T_2时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L-1β水平均先升高后降低,研究组T_1时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MGB1水平持续上升,研究组T_1、T_2时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BIS50-59的浅度麻醉可降低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水平,促进术后免疫功能恢复,降低HMGB1水平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减轻围术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直肠癌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择期进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30例。A组:0.4μg/kg舒芬太尼、B组:0.5μg/kg舒芬太尼,C组:0.6μg/kg舒芬太尼,观察并比较各组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恢复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插管后1 min及3 min,各组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水平均较基础值显著上升,A组以上指标依次高于B组、C组(P0.05);A组、B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较基础值上升,A组以上指标高于B组,C组以上指标低于基础值(P0.05);A组、B组BIS值均较基础值下降,A组以上指标高于B组、C组(P0.05)。A组、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吸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短于C组(P0.05)。A组呛咳率显著高于B组、C组,C组恶心呕吐率高于A组、B组(P0.05)。结论:0.5μg/kg舒芬太尼能够减轻直肠癌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且无苏醒延长,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反应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Cor、ACTH、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直径≤2 cm的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相当,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导致的术中出血量更少,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更轻,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肺保护、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80例,上述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麻醉诱导后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维持至术毕,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停机后6h(T2)、停机后24h(T3)的肺功能[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和肺顺应性(CL)]、心肌功能[心肌肌钙蛋白I(cTnI)、缺铁修饰白蛋白(IMA)]、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应激反应[皮质醇(Cor)、血糖(Glu)、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情况。结果:两组T2~T3时间点RI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3时间点OI、CL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3时间点cTnI、IMA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3时间点Cor、Glu、NE、E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3时间点IL-6、TNF-α、IL-1β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术中予以右美托咪定,可有效保护其肺功能、心肌功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及炎性刺激,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摘要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15日~2019年12月2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 h 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睁眼时间、睫毛反射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动作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毕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血管紧张素 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血流波动及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7.
鱼类遭受低温胁迫易产生分子、细胞和组织损伤, 甚至导致个体死亡。鱼类机体细胞感受到低温刺激后, 通过多种应激通路将低温信号传递至细胞核, 启动低温应激反应, 建立新的胞内稳态, 从而增强抗寒能力。低温可激活鱼类内分泌系统释放皮质醇和甲状腺素等激素, 调控代谢、渗透压和免疫反应, 最终引起生理和行为变化。鱼类低温应激反应受表观遗传修饰、转录和翻译、前体RNA可变剪接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多层级的复杂调控。目前, 采用多组学技术已经鉴定到大量与低温响应相关的效应基因和调控通路。研究表明, 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应激反应在鱼类抗寒能力的建成起着重要作用。其他环境因子(如低氧和盐度)及鱼体生理状态(如饥饿和营养)也影响鱼类对低温刺激的反应和抗寒能力。鉴定抗寒相关的分子标记并解析其关联基因的作用机制对鱼类的抗寒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受病原菌或寄生物侵染后,昆虫体液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应激反应,包括血细胞总数、血清中酚氧化酶等多种酶的活性以及血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生成量等方面的变化。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冯从经等以我国重要农业害  相似文献   
8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全切2型糖尿病患者应激反应、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静吸复合麻醉组,每组各30例。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接受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接受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应激激素[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Ⅰ(AngⅠ)、空腹血糖(FPG)]水平,术后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差异。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切皮时(T2)、缝合时(T3)、术后6 h(T4)时,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的HR、MAP低于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血清中Cor、NE、AngⅠ、FPG的水平低于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P<0.05)。拔管后5 min、术后6 h,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的Steward苏醒评分总分及各个子项目评分均高于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P<0.05)。拔管后5 min,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高于全凭静脉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可有效减轻腹腔镜子宫全切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应激反应,且在提升苏醒质量、改善拔管后早期认知功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丙三组,各50例,甲组在麻醉诱导后以0.8 μg?kg-1?h-1的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乙组在麻醉诱导后以0.4 μg?kg-1?h-1的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丙组给予患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应激指标、麻醉恢复时间、气腹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改良镇静-躁动评分(RASS)、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发生情况。结果:T0(麻醉诱导前10 min)时,三组HR、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气腹后5 min)时,甲组、乙组HR、MAP均低于丙组,甲组HR、MAP低于乙组(P<0.05);T3(术毕)时,甲组、乙组HR均低于丙组(P<0.05),甲、乙、丙三组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术后1 h、6 h、12 h时RASS评分均低于丙组(P<0.05),甲组术后1 h、6 h、12 h时RASS评分低于乙组(P<0.05);T1、T2、T3时,甲组、乙组去甲肾上腺素(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低于丙组,甲组NA、ACTH水平均低于乙组(P<0.05)。甲、乙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丙组,甲组短于乙组(P<0.05)。甲组、乙组、丙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2.00%(1/50)、10.00%(5/50)、24.00%(12/50),甲组POCD发生率低于丙组(P<0.05)。三组麻醉恢复时间、气腹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其中0.8 μg?kg-1?h-1右美托咪定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