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1篇
  免费   1060篇
  国内免费   5818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505篇
  2022年   516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445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572篇
  2014年   715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742篇
  2011年   754篇
  2010年   731篇
  2009年   805篇
  2008年   979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604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532篇
  2003年   543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463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1.
12.
《广西植物》1987,(1):28-28
<正> 本刊用“Guihaia”作为外文刊名,是取自“桂海”的汉语拼音,并予拉丁化缀以“a”字尾而成。 “桂海”一词,较早出现在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杂体诗·袁太尉》:“文轸薄桂海”诗句中,以“南海有桂”,故曰桂海,桂海是泛指南方近海地方。其后,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任静江政(府治今桂林市)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地方长官,就其见闻,追述广西山川、  相似文献   
13.
莫新礼  钟业聪   《广西植物》1987,(4):287-291
<正> 小乔木。树高4—8米,嫩枝被灰黄色至黄褐色疏长毛。芽微小,倒卵形,密被灰黄色长柔毛。叶革质,狭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7)10—14厘米,宽(2)3—4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尖尾长1—2.5厘米,基部阔楔形,表面无毛,背面沿叶脉上有疏长毛,叶片干后两面密布小瘤凸,叶缘1/2—2/3以上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叶柄长1—1.5厘米,被疏长毛。花单生枝顶,花柄极短至近无柄,开花时直经3—4(5)厘米,苞片和萼片不分化,8—10枚,外面密被银灰色至灰黄色绢毛,里面无毛,质脆易碎;花辦淡黄白色,倒卵形至阔倒  相似文献   
14.
胡舜士  李信贤   《广西植物》1987,(2):167-171
<正> 广西广大农村的燃料主要依靠木柴。由于计划不周,大片丘陵山地天然植被愈砍愈光,人们常常要到几十里以外的山地去砍伐柴薪,费去大量的劳力。其实很多地方都有栽培薪炭林的习惯,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象三江、融水、龙胜、临桂、环江、苍梧、岑溪、容县等地。为了解决农村燃料短缺,大力发展薪炭林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为此,我们于1983、1984年专程到一些典型地区进行深入调查,现把材料整理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 调查地区位于亚热带区域,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18—2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12℃。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或黄壤,pH4.5—5.5。这样优越的水热条件,即使所在地土壤冲刷比较严重,要营造薪炭林应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黄成就   《广西植物》1987,(2):115-124
<正> 山小桔属Glycosmis Corr.建立于1805年。属的异名不下10个之多.属下一些分类群,因各学者的理解不同而解说纷云。迩来经Oliver(1861),Kurz(1876), Pierre(1893), Tanaka(1928, 1930), Guillaumin(1911, 1946), Narayanaswamy(1941), Swingle (1911, 1948), Reece(1967), Brizicky(1962), Stone(近年通信)等学者对一些分类群的名称作了订正,但对个别种的概念及其划分界限也有争议。究其原因,大抵是(1)早期学者多持人种概念,如Oliver, Kurz, Hooker f.等则在种之下分立多个多层次的分类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动物细胞超显微结构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前世界上发明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随着电镜及其样品制备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把人们的视野从宏观扩大到微观,又从微观发展到了超微观水平,当前这门新技术已经深入自然科学和工矿企业各个领域,而生物学、医学和农业方面的研究进展更为突出。 大约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超显微结构学逐渐形成,几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这门新兴的基础学科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研究者已经不满足限于细胞水平,而更多地追求从分子水平去探索,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人们不再  相似文献   
17.
桂西北红水河中上游流域鸟类考察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5—1986年,对广西西北部红水河中上游流域的鸟类作了初步考察,共采集到标本175种和亚种,分隶于13目33科,其中有17种和亚种为广西新纪录。在动物地理区划上,调查区归属于华中区,但据调查结果分析,其鸟类区系组成以华南区成份为主,结合该地植被和气候情况,作者认为,华南区的北界在桂西段应北移至沿红水河和南盘江北岸划线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幽门弯曲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0例胃疾患者的胃粘膜上皮组织观察到幽门弯曲杆菌,应用微需氧的技术对这种细菌进行了分离和培养。在活体组织上的幽门弯曲杆菌的菌体多呈3个弯曲的螺旋形。在体外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体为稍弯曲的杆状,而在较老的培养物中细菌形态则成为短杆或类球状。显微超薄切片显示出细菌的胞壁具有双层的结构和带鞘的鞭毛。这种菌的菌体表面光滑,具有1—3根极生鞭毛,鞭毛的末端有膨大的类球形物。对分离物中的10株幽门弯曲杆菌的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试验。其主要特征与典型的幽门弯曲杆菌基本相同,只是在25℃生长的性状有差异,并且经数次传代后能在  相似文献   
19.
气孔限制在植物叶片光合诱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0.
叶绿素b聚集体和它的能化态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