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不同年龄鼠骨髓干细胞在体外的生长状态和移入受损心肌后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说明年龄对骨髓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对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分离培养3日龄,1月龄,6月龄,12月龄Wister雄鼠骨髓干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描记生长曲线。将60只大鼠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成心肌梗死模型后两周,随机分为三组:Ⅰ组:3日龄组(n=20只):给予3日龄的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的鼠骨髓干细胞;Ⅱ组:6月龄组(n=20只):给予6月龄的Brdu标记的鼠骨髓干细胞;Ⅲ组:对照组(n=20只):给予培养液。各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改善情况。处死动物取出心脏,进行直接测量后取左心室作石蜡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鉴定植入的细胞和心肌、毛细血管再生情况。结果:不同年龄鼠骨髓干细胞培养结果示3日龄及1月龄组增殖能力均高于6月龄及12月龄组,但3日龄与1月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2月龄组在原代培养后期即死亡。治疗前超声心动图显示Ⅰ、Ⅱ、Ⅲ组心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之后四周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示:Ⅰ、Ⅱ组LVEF、FS、IVST、LVPW和LVES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Ⅲ组;Ⅰ组LVEF、FS、IVST、LVPWs和LVESD又明显高于Ⅱ组;Ⅰ、Ⅱ、Ⅲ组LVEDD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脏直测结果显示Ⅰ、Ⅱ组的Wh、Wh、Wb、L、I度均较第Ⅲ组有所增加,其中Ⅰ组又明显高于Ⅱ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Ⅰ、Ⅱ组于梗死周边均发现Brdu(+)细胞存在,心肌特异性抗体阳性,且Ⅰ组阳性率明显高于Ⅱ组。毛细血管密度检测结果显示Ⅰ组毛细血管增生情况明显优于Ⅱ组。结论:不同年龄鼠骨髓干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不同,年龄越小,增殖能力越强。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脏功能,增加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抑制心室重构,且年龄与移植效果成反比。  相似文献   
42.
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13C和15N)研究了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 结果显示由于食物来源变化多样性影响, 导致贡湖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变化较为复杂, 贡湖主要生物类群13C、15N值表现出较大的种间差异。消费者13C值从摇蚊幼虫的-32.3到锯齿米虾的-22.1, 其值大小与营养级的关系没有规律性。消费者平均15N值从褶纹冠蚌的10.3到位于顶端间下鳙的19.0, 随营养级位置而升高。群落中所有种类的15N、13C值之间没有相关性(r=0.1835, P0.05), 表明该食物网是非线性食物网。研究结果验证了杂食性生物有机体普遍存在于富营养化的贡湖水域生态系统中, 且13C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固着藻类以及沉水植物为贡湖食物网中大多数生物有机体的主要碳源。贡湖食物链长度为4.44营养级。  相似文献   
43.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BI-RADS 3级对乳腺病灶患者的诊断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收治的168例乳腺病灶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分析结果。分析BI-RADS 3级对乳腺病灶的阴性诊断率,采用Kim分级对BI-RADS 3级结果进行重新分级,分析影响BI-RADS分级及重新分级的主要因素。结果:168例BI-RADS 3级乳腺病灶中,159例为良性病变,9例为恶性。168例BI-RADS 3级乳腺病灶的阳性预测值为5.4%(9/168),阴性预测值为94.6%(159/168)。病灶数目、年龄、医师年资、病灶大小对BI-RADS 3级良恶性乳腺病灶判断无明显影响,而BI-RADS 3级恶性乳腺病灶较良性病灶更易触诊(P 0.05)。重新分级发现,124例仍为BI-RADS 3级,44例上升至BI-RADS 4级,重新分级恶性病灶的检出率为100%(9/9),假阳性率为20.8%(35/168)。病灶多发、年龄≥40岁更可能评估为BI-RADS 4级(P0.05),医师年资、病灶大小、病灶触及情况对重新分级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BI-RADS 3级对乳腺良性病灶有较高的阴性诊断率,重新分级可提高乳腺恶性病灶的检出率,但会造成较高的假阳性率,影响BI-RADS分级的主要因素为病灶可否扪及,影响重新分级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年龄及乳腺病灶是否多发。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西安市某医院不同年龄段的成人与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VD)水平,并探讨其水平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西安高新医院检测血清25-OH-VD的2116例样本,比较成人与儿童血清中25-OH-VD水平的差异,分析成人与儿童血清中25-OH-VD水平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儿童组健康人群、低水平人群血清25-OH-VD水平均高于成人组(P0.05);儿童组健康人群、低水平人群血清25-OH-V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成人组健康人群血清25-OH-VD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西安市某医院的儿童血清25-OH-VD水平高于成人,且成人与儿童的血清25-OH-VD水平与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有必要建立不同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治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5.
濒危物种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物种受威胁等级评估则是濒危物种保护的方向指引。经过多年的发展, 物种受威胁等级的评估由定性评估逐渐向定量评估为主、定性评估为辅的方向发展。本文综述了国内植物受威胁等级定量评估系统的研究进展, 同时介绍了国外较为成熟的IUCN红色名录评估系统、CITES评估系统、美国自然保育协会评估系统, 提出未来制定受威胁物种定量评估标准时要兼顾以下方面: (1)等级设置定义要明确、统一且合理; (2)评估标准应该定量化、客观且不冗余; (3)评估系统应该适应不同地理范围, 最好能同时表达出各范围的受威胁等级; (4)评估指标要包含物种动态信息, 能定量分析物种在过去或者未来的变化。此外, 本文认为国内的物种受威胁等级定量评估系统应该形成规范化的大纲, 加大宣传力度, 尽量将理论研究与具体的保护行动结合起来; 同时, 我国还应该采用全球广泛应用的受威胁等级评估系统获取物种受威胁等级, 将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纳入到全球范围中去。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明海草床内主要生物类群间的营养关系以及食物网结构, 作者于2018年8月分别在东营黄河口潮间带和烟台西海岸潮间带海草床采集大型底栖生物样品, 采用δ 13C和δ 15N稳定同位素方法, 对生物样品的碳、氮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东营海草床内生物的δ 13C、δ 15N值范围分别为-21.99‰至-12.13‰和5.23‰-11.05‰, 烟台海草床内生物的δ 13C、δ 15N值范围分别为-18.11‰至-14.06‰和6.60‰-10.22‰。东营海草床主要生物的营养级范围为2.00-3.85, 烟台海草床主要生物的营养级范围为2.00-3.15。根据δ 15N值计算所得的营养级图分析可知两区域海草床内初级消费者主要为滤食性双壳类和多毛类, 次级消费者为植食性或杂食性甲壳类,肉食性鱼类和腹足类。与近海海域大型底栖生物食物网相比, 海草床内底栖生物的营养级均值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47.
目的调查分析本地区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妇科门诊就诊的1 830例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分布,并探讨阴道菌群分布与年龄、季节以及复发性阴道炎之间的关系。结果 1 830例患者中菌群正常者547例(29.89%),细菌性阴道病(BV)319例(17.43%),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331例(18.09%),滴虫性阴道炎(TV)13例(0.71%),混合性阴道炎(MCVI)94例(5.14%)。共有90例(4.92%)患者在治疗后复发,混合感染者复发率最高(10.64%)。阴道菌群异常者的年龄主要集中于30~40岁(73.00%)和41~50岁(76.06%),混合性阴道炎、VVC和BV主要集中于30~40岁和41~50岁的患者。秋冬季患者菌群异常的检出率高于春夏季,春季BV检出率最高,秋季VVC和菌群抑制检出率最高。结论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分布既可表现为正常,也可表现为失调状态,其中混合性阴道炎最容易复发。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患者阴道菌群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索山西省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特征及性别和年龄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方法应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山西省99名健康个体的粪便细菌DNA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山西省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在属水平分为两个集群,相对丰度最高的分别是拟杆菌属和普氏菌属;在区分这两个集群中,拟杆菌属与普氏菌属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97、1.00。男性组与女性组的物种丰富度(richness)和多样性(diversity)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主坐标分析(PCoA)图显示两组人群的样本分布没有明显分离(相似性分析:r=-0.0296,P>0.05),LEfSe分析显示与性别分组有关的细菌很少。30-39岁、40-49岁和50-59岁三组人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PCoA图显示三组人群的样本分布没有明显分离(相似性分析:r=0.0109,P>0.05),LEfSe分析显示几乎没有与年龄分组有关的细菌。结论山西省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更倾向分为两种肠型(拟杆菌型和普氏菌型)。性别对肠道菌群组成可能没有显著影响,30-59岁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49.
长江口水生动物食物网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长江口水生动物食物网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运用胃含物分析法研究了2016—2017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捕获的43种水生动物的食性类型与营养结构, 并与20世纪90年代和2006年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捕获的水生动物分为4种食性类型: 浮游生物食性、底栖生物食性、游泳生物食性、混合食性, 其中浮游生物食性消费者占绝对优势, 为39.53%; 游泳生物食性消费者所占比例最少, 为11.63%。所分析样品的营养级可分为3级, 其中植食性消费者占优势, 为76.75%; 中级肉食性消费者所占比例最少, 为4.65%; 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 12种常见鱼类的平均营养级由3.80下降到2.87。长江口水生动物食物网结构较为复杂, 生产者类型包括底栖藻类、浮游植物、有机碎屑3种, 主要由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构成复杂的食物网。  相似文献   
50.
西藏双须叶须鱼八种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耳石、星耳石、脊椎骨、鳃盖骨、臀鳞、胸鳞、侧线鳞和背鳞等8种年龄鉴定材料识别和鉴定西藏双须叶须鱼的年龄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 以确定适宜的年龄鉴定材料。结果显示: 臀鳞形态特化严重, 胸鳞、侧线鳞、背鳞的年轮特征不明显, 与微耳石比较的平均百分比误差(IAPE)分别为41.63%、51.26%、50.50%和51.26%, 其他4种年龄材料与微耳石比较的IAPE相差不大, 依次为: 星耳石(12.28%)、脊椎骨(15.67%)、鳃盖骨(17.81%); 低于23龄时, 微耳石鉴定的平均年龄与耳石和脊椎骨鉴定的平均年龄较为接近(P>0.05), 分别为14.39龄、13.13龄和13.20龄, 显著高于鳃盖骨和4种鳞片(P<0.05); 高于23龄时, 7种年龄鉴定材料都显著低于微耳石所鉴定的平均年龄(P<0.05)。用微耳石鉴定所得的最大年龄为49龄, 星耳石鉴定所得的最大年龄为35龄, 脊椎骨鉴定所得最大年龄为34龄, 鳃盖骨为34龄, 臀鳞为22龄, 胸鳞为19龄, 侧线鳞为16龄, 背鳞为17龄。微耳石年龄鉴定的年龄读数与体长呈极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P<0.01)。综合分析认为, 微耳石最适宜作为双须叶须鱼的年龄鉴定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