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L.)生长、开花、干物质积累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施肥[N-P2O5-K2O:(0.4-0.2-0.3)g/kg]能有效促进金盏菊的生长及花朵开放,其中干物质积累量和总花朵数,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加了264.3%和323.1%,比习惯施肥增加了16.0%和25.0%;不施肥、习惯施肥和推荐施肥三者干物质日积累量高峰均出现在移栽后29~35 d,分别为0.15、0.43、0.42 g/d;各处理氮、磷、钾吸收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推荐施肥处理N、P、K养分累积量分别为0.33、0.04、0.39 g/株,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6.93倍、3.94倍和3.61倍,为习惯施肥的1.49倍、1.35倍和1.24倍,各处理金盏菊对N、P、K养分吸收比例变幅为1∶(0.13~0.24)∶(1.20~2.30),平均比例为1∶0.17∶1.65。  相似文献   
72.
不同生长期干旱胁迫对刺槐幼树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幼树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进行了5种不同土壤水分含量试验,以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内干旱胁迫对该树种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长阶段内刺槐幼树茎、枝分配比率并不受土壤水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短期(15d)及中轻度干旱(70%和87.8%相对土壤含水量)胁迫对刺槐叶、地上部分干物质分配比率及根冠比的影响亦不明显;而长期(45~60d)严重干旱(40%相对土壤含水量)胁迫则显著降低了刺槐叶、地上部分配比率,提高了粗根干物质分配比率及根冠比。受树木本身生长特性和气候因素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同生长阶段之间干旱胁迫对刺槐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影响程度大小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苗移栽大田后仍能保持较强的生理生化优势,从分蘖期到乳熟期,旱育秧植株的抗坏血酸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ATP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4.09~12.22%、8.22~19.68%、10.19~24.73%、2.77~22.36%、36.11~137.5%和26.11~135.2%,丙二醛含量降低5.04~7.14%,膜透性相应减少29~16.06%,因而抗逆性强,秧苗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成穗率高,叶片不早衰,干物质积累多,高产.  相似文献   
74.
本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苗移栽大田后仍能保持较强的生理生化优势,从分蘖期到乳熟期,旱育秧植株的抗坏血酸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ATP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4.09~12.22%,8.22~19.68%,10.19~24.73%,2.77~22.36%,36.11~137.5%和26.11~135.2%,丙二醛含量降低5.04~7.14%,膜透性能相应减少29~16.0  相似文献   
75.
李天阳  何丙辉  张海香  袭培栋 《生态学报》2023,43(10):3894-3905
明确典型农作措施对紫色土坡耕地径流氮(N)流失的影响可为优化面源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9—2021年沙溪庙组发育的壤质紫色土坡耕地不同降雨等级次降雨产流事件,分析了常规施肥(CK),优化施肥(T1)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T2)措施下径流、径流中总氮(TN)、硝态氮(NO3-N)及铵态氮(NH4-N)流失浓度和流失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和T2的径流深分别减小了4.24%、12.71%,但减小程度不显著(P>0.05);CK与T1的径流系数相等,且比T2增加了12.5%(P>0.05);相比CK,T1和T2的TN浓度增加了19.35%、25.8%(P>0.05),TN流失量则均增加了11.54%(P>0.05),表明T1和T2的施用也有增加土壤N流失的潜在风险。与中雨、大雨和大暴雨事件相比,暴雨事件的径流深分别增加了6.5%—191.11%(P<0.05),而TN、NO3-N及NH4-N的流失量分别增加106.38%—177.14%(P>...  相似文献   
76.
雄性不育杂种油菜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雄性不育杂种油菜杂37、杂35与常规油菜品种S75-1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累积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供试杂交种较常规品种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的对氮、磷、钾素吸收累积均具有优势。不同品种氮素吸收累量与干物质及磷、钾素吸收累积量间有不同的数量相关关系。杂交种籽粒产量与常规品种籽粒产量差异达到LSR0.01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7.
油菜地上部干物质分配与产量形成模拟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油菜器官生长与发育进程及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构建了基于分配指数的油菜地上部器官干物质分配动态模拟模型.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指数随着生理发育时间而变化,基因型、播期、氮素及水分水平影响各器官干物质在地上部分配的大小.其中,氮素营养水平对绿色叶片干物质分配影响最大,氮素营养水平越高,绿色叶片分配指数越大;播期影响角果分配指数,晚播的角果分配指数高于早播.模型引入氮素营养指数、水分及播期影响因子来定量油菜各器官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分配强度,同时考虑了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通过不同品种氮肥处理试验建立模型,利用不同品种播期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初步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8.
红壤小流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以浙江德清县排溪冲小流域生态系统为实例,采用定位土芯Eu示踪和无界径流小区法研究了流域内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坡地不同利用方式磷素流失差异明显,流失最严重提是竹园,其次是旱地作物和新建果园,再次是幼龄茶园,林地和未开发利用的荒草地磷素的流失较轻;(2)泥沙结合态磷(Particulate phosphorus,PP)随泥沙迁移流失是红壤坡地磷素流的的主要形式,6种利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建立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幼苗在受控环境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与温度和CO2 等因子之间的关系,模拟了在受控条件下长白落叶松幼苗的日净光合速率进程与生长季中日干物质积累过程,并预测了在温度与CO2 浓度改变后干物质积累的变化。  相似文献   
80.
实验室条件下用远紫外线(UV-BC)光源照射紫杉幼苗,随照射时间延长,针叶的离子渗出率、膜脂过氧化水平、组织自动氧化速率及H2O2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体光系统II电子传递活性显著下降,外源活性氧清除剂苯甲酸钠和抗坏血酸对针叶膜脂过氧化有抑制作用;甲基紫精和DDC对针叶膜脂过氧化有促进效果,远紫外线引起的紫杉伤害可能和针叶树的越冬光氧化伤害有类似之处.紫杉苗对紫外辐射的抗性远高于一般农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