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酚酸类物质的抑草效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运用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分析5种常见的化感物质替代物水饧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香草酸和阿魏酸对田间伴生杂草稗草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肉桂酸对稗草根长抑制率的影响最显著。其关系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6.18,达极显著水平,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对稗草根长的抑制效应趋势与肉桂酸相同,效应曲线均为“n”形抛物线;而香草酸的效应曲线则为“U”形抛物线.当水饧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香草酸和阿魏酸浓度水平分别为0.06、0.60、0.24、0.02和0.02mmol·L^-1时,混合物对稗草根长的抑制率最大,达到78.65%。  相似文献   
2.
3.
不同环境下水稻谷粒重发育的杂种优势和遗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选用9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系),按双列杂交设计(6×5)配成两套亲本和F12个世代的遗传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发育遗传模型比较分析了水稻谷粒重发育的杂种优势和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早季在谷粒充实前期(1~12d)群体平均优势较小,中后期(13~28d)正向优势趋于明显,在谷粒充实的全过程均表现较小的负向群体超亲优势;晚季则在谷粒充实前中期(1~18d)表现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后期(19~28d)优势不明显,在谷粒充实前期(1~12d)表现正向群体超亲优势,之后转为明显的负向群体超亲优势,表明晚季谷粒发育的杂种优势表现较之早季更有利于提高籽粒充实质量,不同发育时期谷粒重之间以及与最终谷粒重之间的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早季以显性相关为主,晚季以加性相关为主,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相关趋于密切。  相似文献   
4.
选用光氧化敏感和不敏感的两大类型4个水稻品种研究早晚季耐光氧化反应特性与其稻米品质稳定性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原因.结果表明,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强的适强光生态型水稻品种的平均灌浆速率(Gmean)、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Tmax.G)和达最大灌浆速率百粒重(Wmax.G)等参数在早晚季灌浆结实期间保持相对稳定;而对光氧化敏感的弱光生态型品种佳禾早占以上参数的早晚季稳定性较差.比较早晚季籽粒灌浆充实过程中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可见,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强的品种,灌浆速率高峰到灌浆终期ADPG-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合成酶活性早晚季变异比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弱的品种小,且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强的品种灌浆高峰前后酶活性变异的幅度早晚季也较一致.  相似文献   
5.
水稻对低剂量UV-B辐射胁迫的分子应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水稻幼苗受低剂量UV-B辐射的mRNA表达丰度差异,获得了18个差异片段,其中15个差异片段在表达水平上有差别,1条为被抑制表达,而UV—B诱导特异表达的为2条.将这2条片段进一步回收、重扩增发现确为特异带型.对其中的一个差异片段RUVB2进行序列测定和国际互联网查询结果表明,该序列位于Oryza sativa第10染色体的OSJNBb0091N21BAC上(登录号:AC091122),且该cDNA片段与水稻的3个EST序列有95%以上的同源性,而与其它序列同源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选用化感作用潜力差异较大的 5个水稻品种 (系 )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4× 5 )配制成一套包括亲本、F1两个世代的遗传材料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测定其不同叶龄时期对受体植物莴苣幼苗茎长的抑制作用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数量性状加性 显性发育遗传模型 ,分析了水稻化感作用的动态遗传及与环境互作效应 .结果表明 ,水稻叶龄在 7叶期对莴苣茎长的化感作用受加性效应的影响 ,在 3叶期和 6叶期由显性效应控制 ,在 5叶期和 8叶期加性和显性效应均有作用 ,以显性效应为主 ,呈现间断表达的遗传特点 .普通狭义遗传率在 5叶期、7叶期和 8叶期达显著水平 ,随叶龄增大趋于下降 .水稻化感作用受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较大 ,应注意控制水稻生长发育的环境 ,以达到最佳利用水稻化感作用潜力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水稻化感作用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8,自引:21,他引:77  
选用具有强化感作用的6个水稻品种为供体,大田稗草为受体,研究了水稻化感作用及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提高水稻叶片浸提液浓度,可以相应增强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效果,这种抑制效果与杂草的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化感水稻叶片浸提液能显著抑制物质稗草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从而影响其生长;苯丙氨酸氨解酶(PAL)的活性大小与酚类物质的含量吴正相关;多种酚类物质的化感作用之间可能是增效的,也可能是拮抗的。  相似文献   
8.
水稻高产形成的分子生态学基础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介绍了10多年来在水稻产量形成的发育遗传及其分子生态学基础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传统上应用比较生理学研究作物高产形成的优点与不足,强调应积极引进其它学科的研究内容及其方法,深化对作物栽培科学问题的认识,提出了根据作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作用规律及其性质,研究制定相应措施。及时调控那些受显性遗传效应机制和加性效应基因与环境互作同向表达的性状是实现高产稳产的技术关键,认为这是作物遗传生态栽培学的主要特色与技术创新,并就作物栽培向分子栽培学的发展及其前景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Ⅱ交配设计的两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阶段,地上部干物质重以显性效应为主,控制地上部干物质重的加性效应基因几乎不表达,而显性效应基因在两年中的表达呈连续性,且在生长中期活动强度最大,环境和基因型互作会影响地上部干物质重加性效应基因的表达,而对显性效应基因表达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地上部干物质重杂种优势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   
10.
不同环境下籼型杂交稻穗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用穗干物质重性状差异较大的 4个籼型不育系 (A)和相应的保持系 (B)以及 5个籼型恢复系(R)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4× 5 ) ,配成一套亲本和F12个世代的遗传群体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 显性发育遗传模型 ,分析了两年的籼型杂交稻不同发育时期穗干物质重的遗传表现 .结果表明 ,穗干物质重的发育全过程均受到遗传主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控制 .在穗干物质重发育的前、中期 (15d前 )主要由显性效应控制 ,显性效应基因的表达量最大 ,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也较明显 ,可通过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为稻穗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促进杂种优势潜力的充分发挥 ;在发育的中后期 (15d后 )加性效应转为主要作用 ,加性效应基因的表达也呈最活跃状态 ,这一时期对穗重进行遗传选择会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度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