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急诊PCI对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组患者40例均采用急诊PCI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均采用延期PCI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为1、2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急诊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更好的近期心功能恢复能力,有利于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高原移居战士运动后心肌酶和心功能的变化及红益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平原入伍到高原6个月~24个月的健康男性战士8名,分别在服用红益胶囊前及服药5 d、8 d,检测运动前静息状态、运动后即刻的心肌作功指数(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30 min时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 (cTnI)。结果:在静息状态下,服药前、服药5 d、8 d运动后Tei指数、血清C K-MB、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LVEF均明显降低(P<0.01);与服药前运动后比较,服药8 d,运动后Tei指数、血清CK-MB、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P<0.01)。结论:平原移居高原久居战士在高原中等强度负荷运动时,有明显的心肌损伤及心功能降低。红益胶囊对减轻人体在高原体力负荷劳动时心肌缺氧性损伤,增强心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对SD大鼠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一次性腹腔注射麻醉对SD大鼠麻醉状态的影响.方法 经预试验确定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可维持相同的麻醉时间.比较两种麻醉药物对大鼠呼吸频率、体温、心室峰压、±dp/dtmaxt、心率和t-dp/dtmax等的影响.结果 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呼吸频率、体温抑制较强,并能抑制大鼠的心肌收缩性,表现为 dp/dtmaxt值降低,t-dp/dtmax值增大,心室峰压及心率下降;水合氯醛对大鼠呼吸频率和体温的抑制作用较少,但与前者比较,维持相同麻醉时间,使用剂量对心功能的抑制作用明显.结论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对大鼠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功能均有抑制作用;水合氯醛,一次性腹腔注射,获得较长的麻醉时间须增加剂量,但亦增加其对心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早期足量应用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缓慢注射美托洛尔15mg后予关托洛尔150-200mg/d口服;对照组按常规剂量给予美托洛尔25-50mg/d口服.其它治疗相同,两组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QTcd、心律失常发生的种类、心肌耗氧指数、梗死后心绞痛、梗死延展的发生率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QTcd、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耗氧指数、梗死后心绞痛和梗死延展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MI患者早期足量使用美托洛尔可以从多方面获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与益气复脉治疗老年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老年患者30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心肌缺血发作情况以及心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78%)(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64%)(P0.05);研究组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相比对照组降低程度更大,在各个时段以及总体的心肌缺血的平均发作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CO、CI及MPI均明显升高(P0.05),而心率没有显著变化,研究组的LVEF、CO、CI及MP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血管炎、血管疼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益气复脉治疗老年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明显,可以减少心肌缺血的发作,改善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记录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F值分别为65.22±4.52%和58.20±5.31%,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5.29±5.14%和45.20±4.89%,且观察组的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的死亡、顽固性缺血、恶性心律失常等近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1.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治疗急性左心衰能促进左心室功能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近期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究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吸氧、β受体阻滞剂、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功能、血清血清B型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和血清BNP、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VE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LVEDD、LVESD水平和血清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腹腔镜左肝外切除术(LLLR)和开腹左肝外切除术(OLLR)治疗左外叶肝细胞癌(HCC)的临床效果及生存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左外叶HCC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OLLR治疗,观察组患者行LLLR。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一年和两年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CAM-1,MMP-13,PCT,IL-6,IgA,IgM及Ig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CAM-1,MMP-13,PCT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gA,IgM及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08%)低于对照组(41.47%)(x~2=5.89,P=0.01);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LLR治疗HCC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及预后快等优点,能有效抑制术后炎症反应,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低,可显著降低肿瘤侵袭力,远期生存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两种心衰模型大鼠心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比较两种心衰模型大鼠心功能的特点。方法 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造瘘法及冠脉结扎法建立不同的心衰模型 ,用Doppler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称重的方法比较其心功能的各项参数。结果 两组大鼠的相对心脏重量均有所增高。造瘘组射血分数有所下降 ,但心输出量、血压维持正常 ,而冠脉结扎组术后 3周射血分散、心输出量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 ,等容舒张期延长。结论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造瘘所造成的是高输出量心衰 ,而冠脉结扎法所造成的是低输出量心衰 ,其心衰程度更为严重。Doppler超声心动图为大鼠心功能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可随访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0.
覃文豪  刘大鹰  胡春梅 《蛇志》2001,13(2):41-42
急性左心衰竭是各级医院急诊科和院前急救中经常遇到的急危重症 ,其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如果院前急救以及急诊室早期处理得当 ,可降低死亡率。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0月我科共有31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 ,其中 2 9例经院前急救和急诊科抢救 ,病情好转后转入心内科治疗。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中 ,男 1 2例 ,女 1 9例 ,年龄 37~ 86岁 ,平均 68.6岁。原发病为冠心病 9例 ,高血压病和高心病 1 2例 ,风湿性心脏病 3例 ,其他 7例 ,既往有急性左心衰竭发作史者 1 6例。临床表现 :胸闷、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