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左室长轴功能特点。方法:选取30名健康人(Ⅰ组)、EF>50%的心衰患者30名(Ⅱ组)和EF<50%的心衰患者30名(Ⅲ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DI在二尖瓣环室间隔(ivs)、侧壁(l)、前壁(a)、后壁(p)、下壁(d)测量其Sm、DSm、IVCTm、TSm、Em、Am、IVRTm、TEm等指标。结果:Ⅰ组、Ⅱ组、Ⅲ组DSm、Sm逐渐减低,(P<0.05);而IVCTm、TSm逐渐升高(P<0.05);IVRTm、TEm在Ⅰ组、Ⅲ组、Ⅱ组逐渐升高(P<0.05);DSm及TEm在诊断EF>50%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指标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同样DSp及TEp在五个位点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存在收缩减低;DSm及TEm是诊断EF>50%心衰患者心功能比较有效的指标;后壁是诊断的最佳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卡维地洛组(n=30).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3.125mg,1次/天)逐渐加至靶剂量(12.5mg,2次/天或3次/天)治疗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内皮素-1(ET-1)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ng Ⅱ及ET-1水平显著降低,卡维地洛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缩短(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P<0.01).结论:卡维地洛抑制心衰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激活,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日香桂是四季桂的变种,为木犀科常绿灌木,原产我国长江上游地区,它四季开花且气味浓香,属桂花中的珍品。 日香桂喜温暖,抗性强,较耐寒,在-7℃的低温环境下能安全露地越冬。平均气温7℃以上时开始生长,一年抽生三、四次新梢,在枝条各叶腋内多次或不断开花。花淡黄色,总花期260余天,以春秋两季花朵最为繁茂,香味浓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时限(QTc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及对心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应用NYHA分级进行分组,Ⅰ级26例,Ⅱ级37例,Ⅲ级例54,Ⅳ级3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诊断,对比四组患者QRSd、LVEF水平,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QRSd、LVEF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随后对所有患者在出院后维持12个月的随访,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终点事件患者和NYHA分级与治疗前相比升高>1级的患者分为心功能恶化组(n=50),将其余患者分为非心功能恶化组(n=100),对比两个亚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及QRSd、LVEF表达,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QRSd、LVEF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QRSd、LVEF表达对比差异显著,Ⅳ级患者QRSd水平高于Ⅲ级、Ⅱ级和Ⅰ级患者,Ⅳ级患者LVEF水平低于Ⅲ级、Ⅱ级和Ⅰ级患者(P<0.05);Spearm...  相似文献   
15.
快速成形技术制造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祥  王成焘 《生物工程学报》2008,24(8):1321-1326
支架作为组织工程的关键要素之一, 影响着所接种细胞的分布和增值以及新组织的形成。传统的方法虽然可以制造出各种孔隙率的支架, 但缺乏对支架多孔结构的控制。近年来, 快速成形技术发展迅速, 并成功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制造, 实现了组织工程支架内部多孔结构与复杂外形的精确控制, 从而使得构建理想的组织工程化结构体成为可能。以下回顾了应用快速成形技术制造组织工程支架的优势与潜力, 展望了未来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制造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左室功能早期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AS(中-重度)患者30例(AS组),正常对照组30例。获取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二腔观和四腔观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并计算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SL平均值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值(GLS)。结果:AS组与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组与对照组的主动脉瓣瓣口面积及平均压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患者整体、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GLS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评价主动脉瓣狭窄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早期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94、caspase12表达的影响,及依那普利叶酸片(简称依叶片)对其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雄性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依叶片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颗粒饲料喂养同时给予双蒸水灌胃,模型组给予含3%蛋氨酸的颗粒饲料喂养同时给予双蒸水灌胃,依叶片组给予含3%蛋氨酸的颗粒饲料喂养同时给予依叶片粉剂20 mg/kg/d灌胃。实验第8周末,用颈动脉插管法测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同型半胱氨酸检测仪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浓度,称取体质量、全心质量及左心室质量计算大鼠心肌肥厚指数HWI及LVEI,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GRP94及caspase12表达水平。结果:①大鼠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对照组大鼠血清Hcy值在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Hcy值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依叶片组大鼠血清Hcy值明显降低(P0.01)。②大鼠HWI、LVEI及MAP的变化。模型组大鼠的HWI及LVE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依叶片干预后大鼠的HWI及LVEI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的MAP均明显增高,但两组大鼠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依叶片干预后大鼠的MAP明显降低(P0.01)。③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相关因子GRP94及caspase12表达。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GRP94及caspase12表达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GRP94、caspase12表达增高更为明显(P0.05)。依叶片干预后大鼠心肌细胞GRP94、caspase12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Hcy通过ERS途径使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程度加重;依叶片可有效降低血清Hcy及血压水平,抑制心肌细胞ERS,从而有效逆转左室肥厚,其对左室肥厚干预的分子机制为"H型"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PTCA扩张导管     
日本Terumo公司新近推两种PTCA(经皮腔内冠状血管成形)扩张导管新产品,商品名为Tsurugi(Sword)和Bizzard M。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衰患者血清IRISIN水平变化规律,研究Irisin对心衰诊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收集西京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衰患者132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心功能Ⅱ级48例,Ⅲ级44例,Ⅳ级40例,同时选取心功能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risin水平,根据Irisin水平分为低Irisin组和高Irisin组,比较两组间心衰的发生率,分析Irisin水平与心衰的关系。结果:①心衰组Irisin水平显著低于心功能正常组(6790±3628 ng/mL vs 12691±2272 ng/mL,P0.01),且从Ⅱ级到Ⅳ级,逐渐降低;②心衰组LVEF值显著低于心功能正常组(45.7±8 vs 59.7±4.3,P0.01),且从Ⅱ级到Ⅳ级,逐渐降低;③心衰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2938±2795 pg/mL vs 184±151 pg/mL,P0.01),且从Ⅱ级到Ⅳ级,逐渐升高;④低Irisin组心衰发生率明显高于高Irisin组(92.6%vs47.5%,P0.01);⑤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risin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694,P0.05),与proBNP呈负相关(r=-0.45,P0.05);结论:心衰患者血清Irisin水平降低,而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显著降低,心衰患者血清Irisin水平与心衰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比较全软成形环与缘对缘瓣膜成形术在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行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成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各40例。第Ⅰ组患者在行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成形术中使用全软成形环进行治疗,第Ⅱ组患者在手术过程进行缘对缘瓣膜成形术。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二尖瓣口、二尖瓣环面积和收缩期及舒张期二尖瓣环周径、左心室内径、心搏出量、射血速率、射血时间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二尖瓣形态、左心室内经、心搏出量、射血速率及射血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与第Ⅱ组相比,第Ⅰ组患者二尖瓣口面积、心搏出量及射血速率较大,二尖瓣环的面积、收缩期及舒张期二尖瓣环周径、左心室内径较小,射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第Ⅱ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较第Ⅰ组(62.5%)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缘对缘瓣膜成形术相比,全软成形环在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成形术中的疗效更好,其机制可能与增大二尖瓣口面积、心搏出量及射血速率,减小二尖瓣环的面积、收缩期及舒张期二尖瓣环周径、左心室内径,缩短射血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