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6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71.
本研究试图揭示 (1)社会环境影响雌性果子狸 (Pagumalarvata)的交配日期 ,(2 )哺乳期母兽有雌二醇浓度升高的现象。通过检查是否排出交配栓并结合交配行为的发生与否确定开始交配的日期 ,使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尿中雌二醇浓度。结果表明 (1)一雄两雌组中优势雌兽开始交配的日期显著早于劣势雌兽和单雌组雌兽 ,劣势雌兽和单雌组雌兽之间无差异 ;交配期优势雌兽尿液中雌二醇浓度明显高于劣势雌兽 ,而与单雌组中的雌兽无差异 ,但单雌组中雌兽尿液中雌二醇的浓度明显高于劣势雌兽雌二醇的浓度 ;(2 ) 5头母兽产后第二天雌二醇浓度开始上升 ,在第 5天时达到高峰 ,其中 4头母兽的雌二醇浓度共出现了两个峰值 ,其间隔为 16 75± 4 4 6 (4)天。上述结果说明 :(1)社会影响仅对优势雌性个体的繁殖有促进作用 ;(2 )哺乳期雌二醇水平的升高是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2.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禾谷缢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钧  杨惠敏等 《昆虫学报》2002,45(4):477-481
利用开顶式熏气室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和土壤水分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种群动态的影响,并分析了禾谷缢管蚜密度与被处理小麦叶片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禾谷缢管蚜种群密度随CO2浓度升高而持续增大并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各CO2浓度下均以60%田间持水量时的密度最大;(2)CO2和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影响,麦叶水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随CO2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上升而增加,纤维素含量随CO2浓度上升而增加、随土壤水分含量上升而降低,单宁、丁布(DIMBOA)含量在CO2浓度为550 μl/L时最高,但单宁含量随土壤水分上升而增加,丁布含量在60%田间持水量时最低;(3)禾谷缢管蚜密度与叶片水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与丁布、单宁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在未来的气候条件下,随着CO2浓度升高禾谷缢管蚜种群可能会持续增长,这种增长在半干旱区更加突出。禾谷缢管蚜种群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大气CO2和土壤水分条件改变了植物的化学成分构成。  相似文献   
173.
CO2浓度升高和干旱对春小麦生长和水分利用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开顶式气室对春小麦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CO2倍增盆栽实验,土壤水分控制为3个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FWC)的80%,60%,40%)。结果显示,CO2倍增显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但在相同的CO2测定浓度下,生长在加倍CO2浓度下的小麦的光合速率比当前CO2浓度下小麦低22%。高CO2浓度显促进小麦生长,相对增加幅度在适宜水分下最大为14.8%。80%FWC水分条件下高CO2使植株的干重/高度比增加15.7%,高CO2条件下,小麦的蒸腾速率降低,累积耗水量减少,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WUE的提高幅度在适宜水分下最大,为30%。干旱(40%FWC)使小麦地上干重和WUE在当前CO2条件下分别降低72%和19%,加倍CO2条件下降低幅度较大,分别为76%和23%。根据以上结果得出结论:(1)高CO2条件下,小麦的光合速率,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植物长期生长于高CO2浓度导致光合能力降低;(3)高CO2对植物侧向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垂直生长,即高CO2下植株将相对粗壮;(4)高CO2对植物的生态效应依赖于土壤水分,在适宜水分下相对较大;(4)在未来高CO2条件下,干旱引起的减产和水分利用效率减低幅度将会更大。  相似文献   
174.
超薄切片及冰冻撕裂电镜观察、吸收光谱及 77K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结果表明 :CO2 浓度倍增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 .)叶绿体的超微、超分子结构及光谱特性的影响均为正效应。具体反映在 :(1)小麦叶绿体中除了比对照积累有较多的淀粉粒外 ,其基粒和基质类囊体膜发育较好 ;(2 )叶绿体的光合膜系 ,无论是垛叠和非垛叠膜区 ,其镶嵌于内质膜撕裂面 (EFs和EFu)及原生质膜撕裂面 (PFs和PFu)的功能蛋白粒均比其对照的发育良好 ,尤其PFs与EFs面较为突出 ,即它们除了所含蛋白粒的密度较大外 ,在EFs面上有时还呈现出密集有序的阵列结构 ;(3)叶绿体整个吸收谱带 ,尤其红区和蓝区的主峰均较其对照有较大的光吸收 ,表明对光能的捕获能力明显高于对照 ;(4)无论是以 4 36nm还是以 4 80nm波长激发的 ,其叶绿体的F684/F73 3 (PSⅡ /PSⅠ )的比值均较对照的高 ,表明CO2 浓度倍增条件下生长的小麦叶片叶绿体的PSⅡ相对荧光强度有所增强 ,这与叶绿体的超微、超分子结构及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相一致。以上结果可为小麦在高CO2 浓度下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5.
保卫细胞胞质中Ca^2+浓度变化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外界环境因素刺激(环境胁迫、激素等)引起保卫细胞内外Ca^2 转移,进出胞质或进出液泡、内质网等细胞器,导致胞质中Ca^2 浓度发生变化,从而最终制约着气孔的开闭。文章对保卫细胞胞质中Ca^2 浓度变化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6.
研究了用开顶箱控制CO2浓度在500和700μmol·mol-1左右时红松幼苗的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高浓度CO2(500、700μmol·mol-1CO2)和对照(对照开顶箱、裸地)条件下,红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的变化不同.红松幼苗在500μmol·mol-1CO2条件下,RuBPcase活性最高,呈现光合上调反应,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大,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生长在700μmol·mol-1CO2的红松幼苗呈现光合下调反应,光合作用明显低于对照植株,其酶活性及物质含量均最低.  相似文献   
177.
9月和12月测定了生长于3种不同光强(100%、36%和16%的自然光)下生长的乔木荷树、黧蒴和灌木九节、罗伞盆栽幼苗叶片的Rubisco羧化速率(RCR)、碳酸酐酶(CA)活性和细胞间CO2浓度(Ci)。当生长光强降低时,4种供试植物的RCR和CA活性明显降低。9月时生长在16%自然光下荷树的RCR和CA比100%自然光者分别降低55%和50%,藜蒴则降低20%和35%,耐有的灌木树的降幅较小,仅为33%-38%(RCR)和22%-30%(CA)。12月的RCR和CA的水平较9月时低,翌年1月时自然林不同光强下生长的同类植物的RCA和CA随光强变化也有类似的趋势。RCR和CA活性呈正相关性,且两者与Ci呈弱负相关。推测高光强可能有利于激活Rubisco,促进CA内化的CO2→DlC(可溶性碳)→CO2活性和DlC的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178.
研究孔雀石绿对长刺 96小时的急性毒性反应以及温度对长刺存活的影响 ,结果表明 ,孔雀石绿对长刺的安全浓度为 0 0 30 3× 10 -6;长刺的存活温度为 1~ 44℃ ,最适温度是 18~ 2 5℃  相似文献   
179.
体外实验证明,同时加入小于抑菌浓度的氯丙嗪,可提高青霉素对一定菌量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力;但对敏感菌株则作用不明显。这种合并用药的效果可以由菌的生长曲线表达出来。氯丙嗪20微克/毫升加入小于抑菌浓度的青霉素,在7小时后菌数已经减低,菌液中的青霉素量并未减少;不加氯丙嗪者则在7小时后菌数逐渐增高,此时菌液中的青霉素已全部破坏。可能是氯丙嗪影响了青霉素酶的活性或生成。这个结果可能在解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上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80.
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是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或其所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常用仪器。测定过程中的气流通过分析仪时,需要一定的平衡时间才能得到一个稳定的读数,要想测出只有几十毫升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非常困难。为此,我们参照Qop等人[‘]的方法,对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